继续持有优质资产 耐心等待价值兑现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权益) 史博
从业23年来,在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原则基础上,我的投资策略始终围绕“质量成长”这一核心,并不断积淀和进化,致力于为客户创造长期可持续的超额收益。质量成长策略并不聚焦某一两个行业和主题,而是结合产业环境和时代背景,寻找各个行业中高质量成长型核心标的来构建投资组合。
市场中的投资者大体可以分成两类———追求概率(收益的确定性)型和追求赔率(收益的弹性)型。质量成长策略是追求一定概率条件下有较好赔率的投资策略。质量成长策略信奉的投资理念是不断寻找依靠商业模式驱动、持续提升现金流创造能力的优质公司。
在我们看来,好的商业模式可以分成三类:培养用户心智、拥有利基市场、不断自我进化。这三类好的商业模式往往不体现在财务报表里,而是属于公司的“无形资产”。我们希望这些在行业上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公司能够持续拥有这些“无形资产”,能够比市场预期更久地实现利润增长,使公司自身的价值不断提升。
我们预计,牛年资本市场仍是震荡格局,建议以权重指数净资产收益率为预期收益,不排除市场阶段性或结构性调整;市场整体结构平衡,全球经济复苏使得顺周期公司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整体来看,较高估值的优质公司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不大,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消化估值。
我们的策略是继续持有优质公司,重点关注顺周期制造业和消费龙头,以及科技和医药领域的创新突破。
围绕经济复苏盈利修复 寻找高成长资产
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平衡风格投资总监 洪流
牛年投资应以“稳”为主。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会带来流动性边际转向,投资要重新回归到结构性的主题上,重点关注长期高成长领域,同时,会对一些非常确定性的盈利增长深入跟踪,尽量在风险收益比较好的框架上构建投资组合。
中长期重点关注大消费、先进制造、医药、科技四大赛道,以及顺周期资产,行业均衡配置,主要寻找符合“三好学生”框架的公司。“三好”包括好行业、好公司及好的买入价格,好行业指具有成长空间且被低估的行业,好公司指具备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好的买入价格指建立在严格风险收益比及深度研究基础上的合理价格。
现阶段仍是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中长期结构性慢牛的起点。我们对A股市场长期走势持乐观态度,同时,战略性看好港股市场,尤其注重科技行业的长期发展。
港股的确定性非常强,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投资机会明显。从政策面看,香港是中国面向全球开放的窗口之一,资金南下便利;香港的很多资产根植于内地基本面,过去两年,A股的涨幅均超40%,但香港市场过去两年基本没有上涨,意味着A/H的价差溢价率已经到了历史高值;同时,优秀的中概股纷纷回归香港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市场实行注册制,上市条件低,一大批优质创新类公司等待被挖掘。嘉实基金已布局香港市场多年,我们会立足于中国本土经济的增长确定性,同时兼顾海外资产的稀缺性,在两个市场基于风险收益比和产业布局的平衡,对港股市场做战略性的长期配置。
做好风控 降低预期
国泰君安资管投资研究院院长、组合投资部总经理 李少君
回顾过去一年,估值扩张推升股票市场上涨,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为应对疫情全球央行联合宽松,推动无风险利率快速下行;其二,货币宽松推升了风险偏好的持续回升。此外,经济复苏及其预期也推动了下半年市场的风格切换。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牛年宏观环境更加复杂,资本市场走势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全球货币宽松政策的退出或边际收紧的速度,二是我国出口的韧劲持续超预期的程度。
就货币政策而言,历史告诉我们,美联储政策的退出应是远虑,国内市场的情况似乎又表明,我们的货币政策已出现边际收紧的迹象,至少此种近忧已经存在。货币政策的松紧将直接影响估值扩张的前景。
有观点认为,去年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主要源于出口,而出口的亮眼又源于国内保供应、海外保需求的巧合。因此,以医疗、机电等产品为代表,出口增速亮眼。然而,区分清楚这种高增长是疫情冲击下的阶段性应激,还是疫情催化带来的新市场开拓,可推演的出口数据将会有显著差异,亦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度与节奏。
面对复杂的局面,我们将围绕三个方面开展新一年的投资计划:首先,立足战略配置,紧密跟踪,交叉验证,不盲目判断多空;其次,风格均衡,适当战术倾斜,保护好贝塔,努力获取阿尔法;第三,紧跟业绩,去伪存真,避免预期落空,并且适当关注低估值、高分红的绝对收益机会。
经历了两年丰收,牛年要特别做好风险控制,降低收益预期。恭祝各位牛年大吉!
顺势而为 聚焦成长
泰康资产公募事业部股票投资执行总监 薛小波
对于牛年的市场,我们整体维持中性略偏乐观的观点。从影响资本市场的几个维度来看:
基本面,经济复苏延续,结构维持强势,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偏正面,需密切关注未来疫情的动向和海内外疫苗接种情况。
政策面,货币和财政政策最宽松的时期已过去,或将从稳货币和宽信用阶段进入到紧缩前期,无风险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将对市场估值形成压制,但短期内预期政策过度收紧概率不大。整体来看,货币和财政政策对股市影响偏中性,后续需密切关注房价和通胀对政策的影响。
估值面,当前估值水平中性偏高,整体看牛年市场估值提升难度较大。二季度之前市场或没有较大的风险,短期流动性宽松对高估值有支撑,可以赚取经济复苏带来的业绩增长的收益。一些受益于经济复苏或有自身产业逻辑的细分领域仍有估值扩张的可能,结构性机会较多。
资金面,公募基金的热销对微观流动性影响较大。此外,北上资金入场增加,资金供需缺口边际好转。总体来看,资金面对股市的影响仍略偏正面。
风险方面,国内主要关注信用风险事件,海外关注短期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动向及新冠疫苗大规模生产、接种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我们将在具有业绩支撑的细分行业中挖掘成长性的公司,一是新兴成长方向,特点是成长空间很大,如新能源车、光伏、智能化等;二是稳健成长的行业,特点是市场份额大,量价齐升,如白酒、调味品、云计算、疫苗等;三是周期成长性的行业,受益于经济复苏,市场份额提升显著,如化工、机械、养殖等。
抓住经济和业绩主线 挖掘确定性机会
工银瑞信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 王筱苓
短期来看,市场的主要矛盾是流动性的转向预期。我们预计流动性大概率会在年中的某个时候发生转向,对大部分股票而言,通过提升估值来上涨的压力显著增大。
中长期来看,市场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基本面持续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大,超预期的来源可能有两个,一是出口,在全球的疫情后重建过程中,中国企业大概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会带来出口的超预期;二是我国制造业可能开启新一轮的资本开支周期,制造业自2011年经历了漫长的下降过程,产能本来已出清,加上此次外需的共振,有可能开启新的资本开支周期。
经济的超预期会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风险,机会是一些行业与公司业绩可能持续超预期,风险是最终会带来货币政策转向。因此,可以多在出口链、周期链、可选消费链、出行链等板块里挖掘投资机会,这些板块估值相对合理,业绩和基本面又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跳出A股市场看,港股市场具有较明显的投资性价比。过去两年港股市场持续跑输绝大部分新兴市场,未来有望看到经济复苏带来的上市公司基本面持续改善,这构成了基本面的支撑因素。随着全球经济改善,资金从发达市场流向发展中市场,内地资金南下港股市场寻找投资机会,这从资金面也对港股市场构成利好因素。
总而言之,牛年投资要抓住经济主线和业绩主线,对于短期不能兑现业绩的主题投资需保持谨慎。
抱团可能部分瓦解 大小风格差异很难改变
融通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 邹曦
现在基金持仓科技、医药、消费比较多,如果这些股票在未来出现估值收缩,大家自然会想到抱团的瓦解。我认为,在机构投资时代,老的抱团瓦解会带来新的抱团,大小风格的差异很难实现根本改变,可能在局部因为基本面的因素出现一定修正。未来将是机构投资者主导市场,这是对历史上散户和游资主导市场的修正。
一方面,核心资产的前提是存量经济。不管是从技术进步,还是全球在疫情后的恢复状况来看,要进入经济快速扩张的增量经济时代还需要很长时间,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会更加凸显。
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系统性改革已经开启,注册制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实施。注册制全面推开后,退市制度会加速推进,“十四五”规划、中央经济会议以及最近市场化体制建设的文件中都反复提及退市要常态化。可以预见,未来小股票的“壳”资源价值会加速消亡。
从基本面角度探寻企业内涵价值的价值投资,A股机构化将成为市场主导的方向。从存量经济下的产业演进逻辑来看,抱团瓦解时,新的资金会在新的经济基本面和估值方向上,在一些新的龙头公司上抱团。
随着市场由流动性驱动转向盈利驱动,寻找盈利和估值的匹配度是必然结果。市场会逐步发现在偏周期的价值板块里,盈利和估值的匹配度会很好,甚至不断超预期,机会更加明确。很多周期股因为可持续的成长性,估值相对低估,就会吸引机构资金在这个方向形成抱团。
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 牛年上涨空间仍可期
长城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 杨建华
当前,A股的结构性行情特征愈加明显,对于“机构抱团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是否会发生风格转换、会发生怎样的风格转换,成为当前颇受关注的焦点。
在长城基金的投资框架体系里,市场会不会发生风格转换并不是我们考虑的主要因素。即使发生了所谓的风格转换,那也是在投资过程中基于一定的前提假设和逻辑分析形成的具有明显方向性的改变。风格转换更像是寻找更好投资机会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尽管疫情还可能有所反复,但国内防控措施有力、防控经验日益丰富、新冠疫苗加快普及,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阶段,再次大流行的可能性极低,应对疫情的非常态化措施会逐步退出,经济有望恢复到合理的增长区间。
海外市场方面,在疫情真正缓解之前,美国及其他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会延续,因此,全球流动性仍然有望维持相对宽松的局面。
我们对国内权益市场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随着注册制更广泛实施,退市标准更加市场化,海外优质公司回归,资本市场将进入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中。
今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预计稳中向好,但短期面临整体估值水平不高、局部估值水平偏高的矛盾,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回归常态化必然带来流动性的边际收紧,市场整体估值水平难以继续擡升,自下而上选择个股的难度在增加。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矛盾会被逐步化解,符合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各行业中具备核心竞争优势、专注主业的优秀公司将脱颖而出。
精选优质公司 做时间的朋友
长信基金副总经理 安昀
牛年经济大概率延续复苏态势。中国经济上半年同比复苏很明确,下半年欧美的经济复苏可能会接力,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复苏通道之中。对于主动选股者来说,只要排除了市场大幅回调的风险,还是可以把握结构性行情的。
目前市场最为忌惮的是货币政策的变化,但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内生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随着经济复苏的进展,实体回报率提升,市场利率大概率会往上走。“不急转弯”已经是一个最好的结果,今年由于调控主动造成波动的概率很小。
从投资方向来看,底线应该是避免资本产生永久性损失。巴菲特认为,永久性损失大致是两种情况,一是用了杠杆,扛不起;二是持有毁灭价值的公司,成为时间的敌人。要避免持有用很长时间也换不回空间的标的,换句话说,就是要持有时间的朋友,规避时间的敌人,这是主要矛盾。买卖点是效率问题,是比较次要的。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是公司的长期持续增长,次要来源才是低买高卖。
对于优质公司的界定,从数据看主要是两项指标,一是能尽量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资本回报率,二是拥有充裕的自由现金流。从定性看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所处行业空间大且需求稳定,产品生命周期长;二是拥有较深广的护城河,且随着时间推移会加强;三是优秀的管理层;四是财务稳健,拥有充沛的自由现金流,这使得企业能更大概率度过行业困顿期,且有机会扩展份额。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基金怎看新年机会?八位大咖展望牛年风景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