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很多时候大家都习惯性的将余下来的钱用于投资,比如说买卖股票,买买证券等。
1957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张凤江的叔叔便花了6元钱买下了信用社的6元股金,现如今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农村合作信用社也逐步的发展壮大,这六元钱的古今发展到现如今应该是一笔。不少的钱了,可是张凤江在60多年后拿去兑换分红时,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大为失望。
1957年时,我们国家的老百姓整个的生活水平并不是很高,6元钱对于当时的老百姓而言,算得上是一笔不少的金钱了。当时,张凤江叔叔家里因为在平水的生活还算是比较富足的,所以除去平常生活所用,还可以留下一些钱财,所以就想着拿着多余的钱做些什么。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投资并没有具体的概念。只是听身边的人提起过,可以去购买银行的股金,反正银行是国家的,总不至于上当受骗。这让张凤江叔叔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加上家人也没有反对,也没有其他要用钱的地方,于是他便跑到当地的农村合作信用社买了六元股金。
周围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在当时没少笑话张凤江叔叔,在大家看来,这种没有保障性的投资,风险是很大的,不如眼前的财富来的实在。所以,在大家的眼中,张凤江的叔叔买这6元的股金就相当于是赔本生意。
不过,张凤江的叔叔一直觉得,既然是银行说的事情,那最后也不会多吃亏,试一试总是好的,说不定最后会有意外的惊喜。
张凤江的叔叔后来在自己离世前,将这个6元股金的凭证交给了自己的侄子张凤江。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60多年之后,张凤江并没有收获到所谓的惊喜,反而是大吃一惊。
当时出于好奇,张凤江便把叔叔留给自己的股金凭证找了出来,心里想着,这农村信用合作社现如今发展的这么好,那么60多年前的股金放到现在应该还是值些钱的,于是,张凤江便拿着股金凭证跑到了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只是,最后的结果却令人相当意外,张凤江手里那6元的股金,能够兑换到的现金也不过才17元人民币。根据当时的物价,张凤江的叔叔当初6元投资的钱,放到现在也差不多是600块人民币了,所以,最后这买卖算是赔本了,而且还赔的不少,而且还赔得不少。
那么为何这钱会越变越少呢?难道不是时间越久利息就越多吗?
原来,这股金跟我们平常存钱并不是同一个道理,经过了60多年,相关的股票制度也进行了转变,60多年前所买的股金,经过了这么久,放到现在的股票制度下,确实是不值钱了。
所以说,大家在投资的时候还是需要谨慎些才好,股票这玩意儿并不存在所谓的时间价值,在投资的时候还是需要理性一些。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1957年买信用社6元股金,老人62年后去银行兑换,得了多少分红?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