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阜阳日报报道 2020年以来,阜阳市扎实推进工业企业“13581”龙头培育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去年,63家“13581”培育企业实现产值55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9.8%。其中,4家培育企业年产值迈上10亿元台阶。至此,全市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35家。
位于太和经开区的安徽一帆香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出口薄荷系列产品的企业。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市场的冲击,企业在“13581”培育政策支持、引导下,积极推进产品提档升级,深挖国内消费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产品由以大部分出口逐步转向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
“去年,我们的产品内销占比,由30%提升到了70%以上。”安徽一帆香料董事长祝飞表示,抢抓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先机,企业生产效益持续向好,去年一举跃上了产值10亿元新台阶。
2020年,阜阳市启动实施工业企业“13581”(即年产值10亿元、30亿元、50亿元、80亿元、100亿元)龙头培育工程,以园区为载体、企业为主体,坚持政府引导、目标激励、分级培育、一企一策,集中优势资源,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发展上台阶,力争通过3-5年努力,全市龙头企业规模快速壮大,产业发展质量有效提升,工业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对纳入培育范围的63家企业,阜阳市‘量身定制’培育方案,逐月调度通报,领导包联、部门服务,‘一对一’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仅市级财政支持培育企业资金就近1亿元。
真心实意的帮扶、真金白银的支持,有效加快了企业发展步伐。
在太和经开区,奥能金属材料着力推进技改升级,年产10万吨电解铅及稀贵金属综合回收项目顺利投产,企业产值一举突破10亿元。
在阜阳界首高新区,凤杰金属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深耕金属回收、再利用,新上马年产炼钢炉料超10万吨项目,年产值顺利迈上10亿元台阶。
在颍东经开区,鑫林电器在向电视机生产转型的基础上,投资上亿元研发生产音箱、耳机、麦克风、线材等电视机关联产品,年产值达到15.7亿元。
统计显示,去年,63家纳入“13581”龙头培育工程的企业实现产值553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9.8%,高于全市平均10.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6个百分点。
在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去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徐风光 张蕾娜 穆从贺 武艳)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阜阳市新培育四家年产值超十亿元企业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