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承让了,这次还是北上深广!

财经 南方PLUS

+2.7%,25019.11亿!

今天,备受关注的广州2020年经济数据发布,位居全国第四。

向来低调的广州,今天给了一个“有力”的回击。广州“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25019.11亿元,比上年增长2.7%。

一季度-6.8%、上半年-2.7%、前三季度增长1.0%、全年增长2.7%.......2020年四个季度广州经济的累计增速画出了从负增长到不断提速上扬的直线:

农业同比增长10.2%,跑出26年来新记录;工业增长稳健,IAB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8.1%;互联网经济相关的现代服务业连续8个月高位增长;国内外资本投注了高含金量的信心一票,企业与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在巨大的挑战下,广州经济增长是有质量的增长、有温度的增长,呈现结构更优、底色更亮、信心更足的特点。

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是广州历来的风格。

超预期不是偶然。广州的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完备,人口不断增长,教育科研机构数量庞大,客观上决定了这个城市一旦锚定目标,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去,就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一组数字无法完整表达一座城市。广州这座全世界唯一一个保持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其韧劲与实力,担当与目标,岂是舆论上一个GDP排位可看尽。

2020年的广州新局,体现出新时代新赛道上的广州城市理想:坚定不移地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征程中勇当排头兵。

承让了,这次还是北上深广!

最近的热点莫过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这个枢纽机场超越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成为2020年全球最繁忙的机场。这也是中国机场首次问鼎全球年度客流量第一。

当网红城市在不断争夺网友的眼球时,一组数据把聚光灯拉回到千年商都。

根据今年广州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一,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由全球第六、第七位提升到第四、第五位,广州南站客流量居全国铁路枢纽站第一。快递业务量超76亿件,居全国城市第二位。

在疫情影响下,“海陆空”三港的数据形成漂亮的V型折线,直观地折射出一座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底蕴和实力。

承让了,这次还是北上深广!

因商而立,因商而兴。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广州,需要用历史的刻度来丈量。

据记载,唐开元年间,每年来广州做生意的外国商人达80多万人次,长期留居于此的有12万人以上,可谓RECP的“千年玩家”。其繁荣远早于纽约、首尔、东京等当今世界名城,与广州曾一起站在世界巅峰的威尼斯现在只有往事可追忆。

“十三五”期间,广州在GaWC世界城市体系排名历史性跨进第一梯队,跃居全球一线城市。在全球经济中屹立不败之地,广州依靠的是枢纽、法宝也是枢纽。

这是汇流的能力。枢纽背后就是流量,即便是直播届的“顶流”薇娅当年也是靠在广州创业“蹭流量”起步。“人、货、场中,货是最重要的,你来广州货源就有了。”她的话其实暗含一层意思,依托大交通枢纽,人流、商流、信息流的汇聚能够达到商业效率的最优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年都有近40万人口和无数企业都愿意来扎根发展。

这也是配置的能力。枢纽具备资源集散和分拨的功能,从改革开放后的星期六工程师到佛山帮助美的、格兰仕等企业成长,到现在智能制造变革在大湾区展开,幕后推动企业技术攻关的还是电子五所、七所等重要科研院所。40年来,场景不断变更,但不变的是配置中心依旧在广州。

这更是连通的能力。枢纽体现的是连通国内国际,这在新发展格局中意义尤为重要。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曾借用互联网概念做比喻:人们到一个国家,一定是经由某个城市的机场、港口进入,这座城市也就是这个国家与世界连接的一个节点。

去年以来,推进白云机场三期、南沙港四期、广交会四期建设,提升枢纽能级,就是争取成为在全球网络中占据支配地位的节点,让经济社会等活动绕不开这里。

城市竞合的格局不断演进,越来越多城市跻身网红之列,充分说明了它的活力、年轻和吸引,而网红,最怕的就是“过气”。

一座从古至今都是“顶流”,从不缺乏流量的城市更具综合实力,更能应对变化和挑战,更有底气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

《商都往事:广州城市历史研究手记》一书的作者、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这么观察到:

千年城脉北京路,历经沧桑,自唐代以来的十几层路面虽早已埋入地下,面目全非,但这条路,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枢纽也一样,这是广州经久不衰、持续“走红”的重要根基。

去年底,千年“网红”城市广州,在新晋“网红”城市深圳和杭州办了两场专题招商会。

12月2日,广州招商深度推介之旅第三站——“创新之城·电商之都——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投资合作交流会”在杭州举行。12月17日,由广州市商务局主办的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沙龙在深圳举行。

去年,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浮出水面。试验区是广州参与全球新一轮城市竞逐的重要“入场券”。在“十四五”规划中,广州强调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作为战略引擎工程,提出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打造数产融合全球标杆城市。

拿到这张“入场券”广州是十分有底气和把握的。

2016年,广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约3000亿元、人工智能产值约575亿元。也就是说,广州的数字经济四五年前就拥有了实实在在的产值。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1.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0%,疫情之下担当了广州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如今,该试验区已经集聚项目240多个,总投资超5800亿元。腾讯、阿里、复兴、国美、小米、科大讯飞等一个个头部企业纷沓而来,这是行业巨头刷新对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家底的认知之后投下的信任票、赞成票。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把火越烧越旺。从大湾区到长三角、从产业链到创新链,产业吐故纳新、招商聚力、项目为王,汹涌而来的一波波浪潮正在夯实广州定力、改变广州格局,改写广州未来。

承让了,这次还是北上深广!

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第二工厂竣工,第三工厂建设同步启动。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增速比去年一季度提高22.1个百分点。近六千户规上工业企业中,产值实现增长的企业逐季增多,企业全年增长面为44.4%,这说明广州的核心工业企业有着超强的抗摔打能力,已陆续走出疫情影响。

从行业来看,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品、高端装备中的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新材料中的锂电子电池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

这些超能扛、超快恢复或者说逆势增长的行业得益于广州产业新局的厚积薄发,让经济基本面展现出了强大韧性与定力。

2020年,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9.7%,工业不断迈向高端化。八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7.0%。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1.2%,实现增加值增长8.1%。

就拿防疫物资生产战来说,从“重”到“轻”,完备的工业门类让广州有了生产战疫物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雄厚实力,以及在关键时期保持不变的高效和灵活。

广州企业平时习惯了只做不说,猛浪若奔时,狼性毕露。

金域医学完成三千万人份的检测量,占全国1/10;凯普生物48小时内生产的核酸试剂盒就获得了欧盟CE认证;广药集团两周内完成磷酸氯喹片的复产,“老药新用”的磷酸氯喹片纳入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高新兴集团自主研发的全国首款5G测温巡逻机器人……

疫情期间,广州新冠检测试剂在获批时间、获批企业数量、销售规模方面均居全省第一,日产检测试剂约占全国三成,防控医用智能机器人等4个项目向联合国推荐并获全球推广。

与城市共患难,与家国共成长,这是广州企业的科技实力与共同担当,也是广州前行的关键力量。

“十三五”期间,广州在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由2017年第63位提升到2019年第21位,2020年穗深港联合排名第2位。

在时代发展的关键点上,一座国际大都市的实体经济复苏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有着超越一组数据的多重意义: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在新发展阶段,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中,带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强节奏。

1月25日,广州南沙,总投资额700亿元的24个项目集中签约,拿出打赢“十四五”开局首战的必胜信心和决心。

信心背后,可以看到本土、国内与国际三股投资力量一步步会师广州。

白云机场三期创下民航审批项目的“广州速度”,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全球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机场;

南沙港区四期加快建设,将成为全球首个采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技术的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

广交会展馆四期建设顺利开工,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会展综合体;

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获批筹建,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等4大科技基础设施完成预研前期工作;

广州期货交易所获批建设,将成为重要的国家级金融战略平台。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难发现,这些本土项目大建设不仅利好经济增长,同时也将提升广州综合城市枢纽功能的能级。

承让了,这次还是北上深广!

数据显示,全市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为151个,全年实际完成投资159.32亿元,增长11.7%。全市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同比增长11.9%,建设改造的新增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提高51.2%,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平均规模从上年2.5亿提高到3.3亿,

抢抓重大项目建设,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是应对经济下行、稳定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发力点、着力点。外部变动之下,一座城市对于大项目的吸引力有多强,是检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把精准标尺。

即便深受疫情冲击,广州全市层面及各区的重大项目签约、动工、投产、扩产活动依然如期举行。

2020年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比往年晚了近5个月,但热度丝毫未减。仅这场活动,签约项目共266个协议总投资额6540亿元,是投资年会举办5年来最大的一次。

就拿广州“工业一哥”黄埔区来说,逢“28日”则必有“大动作”,去年共举行了8次重大项目的动工、签约、投试产活动,总投资额累计超过8000亿元。

可以说,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千亿级的“生意”,每一次大会,都是提升发展能级的冲锋号。

2020年的广州保住了存量,也迎来了增量,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全市累计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37个。在穗投资世界500强企业增加26家,总数达309家。全年新设立企业44.21万户,增长31.4%,“四上”企业突破3.2万户,增长25.2%

更重要的是,在外媒炒作“外资撤出中国”的声浪中,默克创新、阿斯利康、现代汽车、百济神州、埃克森美孚等一批外资项目毅然选择广州。

这是全球市场投注广州最具“含金量”的一票。广州民间投资增长9.4%,自10月份累计增速转正后连续三个月增速不断提升。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连续5个月累计增速保持增长,全年增长7.5%。

“疫”后复苏,不到一年时间里,广州多点开花、多元交织、多线并进。新增市场主体还在增长,新增的投资项目在发力,迸发出一种难以抵挡的勃发的力量。

1月22日,证监会正式批准成立广州期货交易所。

一缺少银行总部,二无证券交易所,一直是外界对广州“金不配位”的质疑。

期交所、证交所都是国之重器,最大的功能是“掌握定价权”。这是广州第一个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这个平台可以理解为一个全国性的“抽水机”。以此为依托,广州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虹吸资金、产业、人才,形成一个新的高质量产业聚落。

在这个过程中,广州作为一线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服务全国经济的存在感、使命感大幅增强。

承让了,这次还是北上深广!

一组数据值得关注。截至12月底,广州本外币存贷款余额首超12.22万亿,增速也创新高,达到15.2%。其中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78万亿元、贷款余额5.44万亿元,分别增长14.7%和15.5%。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指标。可以理解为广州是一个“资金池”。这个体量相当于什么呢?几乎等于两个西部省份的存贷款余额。

2020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十三五”期间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高过GDP的增速。从外界排名上也能看出来,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排名中,广州5年实现16连跳,从2017年的第37位升至第21位,渐渐坐稳广州支柱产业的“第四把交椅”。

拥有更多的钱,意味着一个城市有更大的能量和潜力。2020年,广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更进一步,措辞则变成“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从“服务实体”进阶为“配置资源”,不难看出,广州金融业在支撑实体的同时也有了逐鹿国际金融中心的雄心。

资金池子的不断扩大,让这座城市拥有更多商机。

2020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99%,这意味着疫情中,广州大企业屹立不倒,还一直赚钱;规模以上服务业小微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这表明,虽然广州小企业盈利仍待改善,但仍在顽强战斗。

企业能盈利,百姓腰包鼓。这点可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发现。2020年,广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304元,这一数字高过东部某发达省份,“十三五”时期其年均增速高达7.9%。

仓廪实、衣食足,进一步带动消费升级。2020年,广州限额以上通信器材类、家电音像器材类等电子产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6%,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0%和8.1%。

这些数据表明,即便受疫情影响,广州人买买买的劲头依然十足。有钱的老广也开始注重理财,截止去年11月底,广州股票交易额10.81万亿元,同比增长55.42%。1-11月广州保费收入居全国第三。

野心与“财”华兼备的广州,悄然迸发出面向全国的“吸金”新能量。广州,再也不是那个 “闷声发财”的广州。

今年是特殊之年,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处处考验着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

面对大战大考,广州迅速把“令行禁止、有呼必应”机制转化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战时状态的党建引领疫情防控责任体系,体现出一座超大城市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能级。

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考验和历练,这座城市有着独有的沉着。召开防控疫情新闻通气会,公布病例溯源情况,专家学者科普疫情进展,公开、透明、及时地疫情信息如同疫苗,超大城市令人心安。

对抗冲击最大的力量是人心稳定。

2020年,广州“统筹32条”“稳增长48条”“暖企15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年为企业减负超1000亿元,引导银行机构为13万多家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超3000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9.5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阶段性将低收入居民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提高1倍,惠及困难群众143.8万人次。

广州虽不是大多数广州人的故乡,却是他们期待地、心安处。

湖北荆州籍的23岁小伙子肖烽,解除隔离后成为防控一线的志愿者。 第一次到广州的他感到安稳:“这里很温暖。”

就业保得住、“饭碗”端得稳,方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持久动力。疫情下广州建立服务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机制、24小时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和重点企业就业服务专员制度,建立用工缺口台账和急需紧缺岗位清单,开展“一企一策”用工指导和服务,举办网络招聘会,组织“点对点”专车专列,解决重点企业用工需求。

2020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3%;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九成。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模、速度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就业,一头连着老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无论对民生保障还是高质量发展,都至关重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就业14次之多。

一座城市的发展好不好,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广州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保障。

去看病只花1块钱。农村居民村卫生站门诊“一元看病”模式在多区推行后,实现“小病不出村”; 优质教育更均衡,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为51.11%和87.04%……补足短板,牢固底板、扎紧“网底”, 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荣光属于每个了不起的广州人民。

【统筹】陈邦明 黄颖川

【采写】陈思勤 朱伟良 柳时强 吴雨伦

【作者】 陈思勤;朱伟良;柳时强;吴雨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承让了,这次还是北上深广!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