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七辆集卡车缓缓驶入
金义综保区主卡口
200吨货值约1200万进口电解铜
正式入关
标志着金义综保区继棉纱后
又一大宗商品实现了现货交易
企业需求:大宗原材料采购
“金华块状经济明显,拥有各类专业市场464个,其中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兰溪纺织品市场等专业市场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对大宗原材料需求旺盛。”金义综保区大宗商品贸易负责人许庆东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永康五金制造业目前每年消耗铝120万吨、钢450万吨、铜16万吨、锌合金6万吨,货值约2900亿元;兰溪纺织业年用纱需求量约100万吨(货值约200亿元),兰溪企业每年要从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进口优质棉纱20-30万吨(货值约40-60亿元);东阳的木材加工业2020年木材需求约30亿元,目前全国进口红木约60%进入东阳市场;浙中地区对塑料粒子需求量大,全年需求量在200万吨(货值约200亿)以上,金华市全年需进口塑料粒子约50万吨(货值约50亿元)。
现实痛点:高额的运输与时间成本
然而,由于前期开放物流平台缺失,目前金华企业主要从宁波、上海口岸进出口公司采购大宗原材料,高额的运输及时间成本,却像锁链一样牵制着企业向前发展的脚步。
“当前,我们已迈入‘自贸区时代’,金义综保区作为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金东)的主平台,如何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促进作用,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许庆东说,他们通过调研市场、走访企业,了解到金华企业90%以上的进口铜原材料采购于上海,与沿海城市相比,需增加进出双程陆路运费,加之时间成本,大大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有所呼,我有所应
面对市场需求及企业痛点,金义综保区积极对接世界500强企业——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电解铜的现货交割,不仅可以降低周边铜加工企业成本,还可以帮助企业抢占推动铜精深加工产业持续发展的制高点和主动权。“自去年9月与金义综保区形成战略合作,2020年月均进口电解铜达4200吨左右,今年1月已完成6800吨。而随着开展电解铜现货交易,进出口货值将快速增大。”“海亮股份”相关负责人朱总表示。
许庆东介绍,此次进口的电解铜进入金义综保区仓内存储,周边企业根据需求可以“化整为零”购买现货。“浙江天宁”“金华三环”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前来购买。“原先到上海买铜,需要以一个集装箱(25吨)为单位购买,铜毛价6万/吨,资金压力很大。现在金义综保区实现铜现货交易,3吨5吨都可以买,还可以节省近100元/吨的运费,实现‘当天购买当天提货当天到货’,对我们来说这是真金白银的红利啊!”浙江天宁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发展大宗商品业态,携手中亚班列回程货,2020年金义综保区已实现6.34亿美元大宗商品进出口货值。今后金义综保区将加快解决跨国物流及平台瓶颈,全力推进大宗商品交割仓库建设,发挥其在配置市场资源的功能,培育形成集金融、物流、商贸、制造等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助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自贸”新时代丨算好一笔“成本账” 让企业轻装上阵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