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卓然
2021年1月20日,上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二期)完成验收,这标志着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实现全域封关验收。
2020年1月,国务院批覆同意设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5.31平方公里。
上海市委常委、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介绍道,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批验收”的原则,一期规划面积16.29平方公里,已于2020年5月12日封关运行。
二期规划面积9.02平方公里,包括芦潮港区域(7.99平方公里)、小洋山岛区域(9.46平方公里)、浦东机场南部区域(7.86平方公里)等3个区域、5个区块。
朱芝松表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全域封关验收,将进一步拓展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压力测试的力度,实施一批更高水平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构筑改革开放的新优势,对于临港新片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全域封关运行后,中国唯一的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下属的总装制造中心——上飞公司也将进入围网内,在区域设置大飞机组装、试飞场地。这意味着保税研发、保税制造等自由贸易政策,都能运用到国产大飞机研发生产上,这将促进商用飞机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形成具有产业竞争能力的格局。
同时,中远海发、中复神鹰、洛阳钼业、中创物流等20个涉及高端航运服务、民用航空、大宗商品、生鲜冷链、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业态的重点项目落户洋山特殊综保区,项目总投资额约105亿元。
此外,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发布了《上海银行业支持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发展创新金融服务倡议书》,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水平等六个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洋山特殊综保区发展的倡议。
与此同时,为全面提升区域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此前一体化信息平台(特殊综保区模块)已搭建完成数据中台、企业生产物流全程可视化子平台、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子平台等基础功能,已实现海关、海事监管创新、统计分析等应用功能。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特殊综合保税区处(航运处)副处长张俊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平台二期以功能升级、监管落地、区内便利、区外联动为建设原则,完成了加工贸易模块的开发,该模块下的一般加工贸易、外发加工贸易、临时进出区、保税展示、委托加工等子模块已全部开发完毕。
同时,平台二期还完善了企业数据质量,调整了部分企业数据对接方式,做到按类施策、一企一策,推进了创新模块建设,在完善基本功能模块的同时,已经基本实现基础风控、3D动态可视化管控等创新模块的建设。不仅如此,上飞集成平台数据对接一体化平台和功能测试工作已经完成。
张俊指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洋山特殊综保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保税研发制造、检测维修等功能业态奠定了基础。
朱芝松表示,洋山特殊综保区全域封关运行后,要依托海港空港区位优势,突出各区域产业特色,发挥特殊综合保税区辐射带动效应。同时,洋山特殊综保区即要用足用好各项存量支持政策,又要进一步推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制度创新和功能拓展。不仅如此,综保区还将统筹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三期扩区。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上海洋山特殊综保区实现全域封关验收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