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面”到“地面”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局之年看进展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王希)2020年,国资国企改革迎来标志性节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正式实施,明确了今后三年改革任务书、施工图。
从制定方案压实责任,到改革任务逐项落地,从重点专项有序推进,到开展专项督导考核……行动开局之年,一系列举措有的放矢铺展开来,一系列改革任务率先破题,为疫情压力下国资国企平稳健康运行注入动力,更为今后两年持续深化改革,一步步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打下坚实基础。
改革跑出“加速度”
开局就要奔跑。行动启动以来,各中央企业和各地国资委紧锣密鼓制定工作台账、完善实施方案,有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其中,各央企涉及改革任务4329项、改革举措10729项。
不少企业以任务细化促改革落地——
▲ 2020年12月27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创造国内油气田年产量历史最高水平,标志着我国建成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东风公司、中化集团、中国航油等企业,将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具体化为优化经营布局、构建新市场版图、打造新商业模式等。
航天科技集团在提出73条改革举措基础上,明确了165项标志性成果,使实施方案更实更易落地。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简称“阿里联网工程”)于2020年12月4日正式投运,标志着全国陆路地区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域正式接入国家大电网。这是继青藏电力联网、川藏电力联网、藏中电力联网工程3条“电力天路”之后,国家电网公司建成的又一项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的世界超高海拔、超大难度的输变电工程。
国投集团、中国化学工程等企业将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单独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国投集团近期已出台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党建三项差异化管控制度。
业内专家强调,国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三年行动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新形势下对改革任务、目标与路径的再聚焦。
“三年行动开局良好,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12月23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宣布实现了年产钢超1亿吨的历史性突破。这一年产量相当于1996年全国钢产量,引领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竞争力集聚。
▲ 2020年12月23日,中国宝武集团在上海宣布,2020年其钢产量已超过1亿吨。中国宝武正式跨入“亿吨宝武”时代,成为了中国首家实现亿吨年产量的钢铁集团,问鼎全球钢企粗钢产量之冠。这一年产量相当于24年前的全国产量。
从全国1亿吨,到一家企业1亿吨,这一变化背后不仅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
近年来,中国宝武积极依靠市场化方式推进联合重组、整合融合,吸纳了马钢、太钢等企业,入主重庆钢铁,托管中钢集团,形成了中国“钢铁航母编队”。
中国宝武的实践探索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国资布局的调整优化始终是国企改革的“重头戏”,成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
推进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有效处置“僵尸”特困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科研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 2020年12月27日10时许,乌东德水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产,较计划提前半年。这是世界上第一条±800千伏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工程创造了19项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系统掌握了特高压多端混合柔性直流技术体系,引领世界特高压技术进入柔性直流新时代。
国资国企不断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一方面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业实业、发展实体经济,促进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另一方面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厚植发展优势。
增强活力、提高效率
如何激发企业活力?中央企业国投集团一直在探索。
在前期试点基础上,2020年国投集团在所属企业国投高新、国投电子工程院、国投聚力、国投罗钾、中投保等更大范围内推行职业经理人改革,全年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20多名。
“原来的经营班子‘全体起立’,从700多名应聘者中选出5位职业经理人,全部是新人,这在国投二级子公司经营班子调整中还是头一遭,是动真格了!”国投高新的一位员工感慨地说。
企业有活力,发展才有源头活水。在三年行动中,不少企业聚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制度性、基础性改革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
▲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目前,中央企业有621户子企业选聘职业经理人近5000人,119户控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通过开展总部机关化专项整治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央企集团总部部门数量平均压缩超过17%,人员编制平均减少20%。
深化混改是激发国企活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央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已提高到70%以上,上市公司已成为混改的主要载体。
提升国资监管系统性、有效性
伴随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国资监管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加凸显。
近年来,各级国资委围绕“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做文章,加大了自我革命与授权放权力度,使得政府与市场、监管与企业的边界更加清晰。
不容忽视的是,一方面国资监管仍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国企改革推进还不平衡;另一方面,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我国企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与挑战。
▲ 2020年12月27日上午,由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央企参与建设和提供配套设施的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亚洲最大火车站,雄安新区首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正式投入使用。
专家对此表示,三年行动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出了要求,未来应注重通过实现监管理念、重点、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国资监管的系统性、有效性。
“明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主要任务能否落地、是否见效,直接决定着后年能否全面实现预期目标。”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说。
他表示,下一步要强化企业改革主体责任,聚焦重点任务、注重激发活力、突出基层创新,将三年行动落实情况纳入业绩考核,确保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
来源: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
制作:张利英
审核:刘小畅
监制:于波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从“纸面”到“地面”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局之年看进展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