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北京市力争高精尖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力争再造3~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12月24日举行的北京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任志强表示,北京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以头部企业带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攻关和国产化替代,加大信创投入力度,加快数字新基建建设。
北京“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仁全表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北京市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约占GDP的1/4,并自2015年起,保持年均10%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紧抓数字经济发展的窗口期,率先走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对于发展数字经济,杨仁全提出了5个发力点:一是牢牢把握数据这一核心要素,突破智能传感、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批支撑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二是建设一批数字技术与经济融合的创新平台,完善数字经济产业技术的创新生态;三是持续深化数字经济应用的新场景,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场景驱动数字经济的技术创新,提升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水平;四是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进程;五是推动数字经济的制度创新,围绕数字经济的数据开放共享、交易流通和监管等环节,加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
杨仁全表示,产业数字化是未来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十四五”期间,北京将提升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北京市还将提升基础科学和硬科技的实力,办好国家实验室,实现更多“卡脖子”技术从0~1的突破。
“‘十四五’时期,北京还应聚焦于培养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话语权和控制力的世界领军企业,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建红说。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北京“十四五”:紧抓窗口期,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