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2021年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财经 中国报道杂志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八个重点任务。

2021年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2021年中国经济到底怎么看、怎么干?专家学者认为,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明年中国经济从内部看不确定性很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扩大内需等将成为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经济安全的重点。

张燕生:未来30年,中国要讲三个故事

2021年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时期关键的开局之年。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讲好了市场经济,外向型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故事。未来30年,相信我们能讲好三个新的故事,一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故事,二是企业合规的故事,三是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能够提升到高端与全球对接的故事。未来30年,相信我们会一步一步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能力。一个浪漫的时代结束了。过去几十年,在IP革命、超级权益化的推动下,掀起了综合物流革命和全球供应链管理。一个产品可以国际工序分工、产品分工,做到零库存,及时供货。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满脑子想效率和利润。但新冠疫情一发生,投资消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受到重创。在此背景下,下一步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将明显上升,政府对供应链的干预明显上升,国际大三角的分工格局明显改变。

同时,一个“神奇的世界”开始出现了。新科技革命向数字革命转变,正在使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更短,更有弹性,更有韧性,更能够满足本地的需求,尤其是新生代的需求;医药、健康的供应链、人工智能正成为市场成长性最好的工业;生活性、生产性、公共性服务业发展明显加速,造就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的制造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等。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非常明确,下一步要实施好“四基”,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这跟过去相比是一个新的变化。

明年开始有“三大攻坚战”。第一个是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包括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让市场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第二个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第三个是科技创新的体制环境改革,如何让科学家真正静下心来做科学,让工程师真正做发明,让企业做科技成果的转化10年、20年、30年不受干扰。

贾康:中国经济再次一枝独秀已成定局

2021年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科院研究员贾康

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许多国际机构、国内研究者对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一致:年初因为2020年的基数较低,明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会较高。待增速回落,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8%或者再高一点。也有谨慎的专家预测,全年经济增长7.5%。7.5%、8%,在大型经济体中都属于高速增长。关键要看,增长质量的提高。

今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几方面的关系:一是重视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创新是第一动力,处于核心位置,必须抓住不放。创新是我们进一步追赶和赶超过程中的第一动力。与此同时,要规范头部企业,防范垄断、过度扩张等风险因素。要在创新的大道上,继续保持原来的超常规发展趋势。

二是注重开放。面对压力,要更加主动、更加全面、更高水平的开放,以开放来催化、倒逼深水区的改革,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这都是中央重大的战略部署。

三是要素畅通。在统一市场里,面对竞争,劳动力等要素的充分流动,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原则。

四是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高端芯片、高端发动机等“卡脖子”,要对接全球市场,争取经过若干年努力取得突破。“十四五”期间,每天都要紧盯抓住不放,才有希望。

特殊时期采取特殊举措,今年中国将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明年,没有必要再次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但在赤字率的问题上不能“急转弯”。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要注重机制创新。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应该继续向前推。中国必须用守正创新支持发展,常规发展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的问题,PPP以少量的政府资金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发展新基建、改善基础公共设施,可以大有可为。PPP的优点是阳光化,可以尽最大限度消除基建过程中的弊病和腐败,把建设项目做得更快、更好,更能经得住检验。

货币政策方面,要继续讲灵活适度,要“稳一稳”。货币政策在“去杠杆”之后变成“稳杠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不能偏废。

赵萍:以有效的制度安排扩大消费

2021年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新发展格局下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消费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但从消费需求角度看,当前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和倾向,需要加强政策引导。

人们出于方方面面的社会压力和跨阶层的心理需要,会产生部分从众和攀比的需求,这对引导供给不利。因此,应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措施,消除消费领域存在的种种“伪需求”和“被需求”,使消费需求更加真实、理性、合理,这样才能使供给能够瞄准有效需求,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

如何进一步促进消费?今后应深度挖掘消费潜力,特别是要坚持公平竞争,守正创新。从消费内容来说,创新型产品、绿色产品以及服务消费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从渠道来说,线上渠道消费潜力还有更大提升空间。

另外,应保障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特别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目前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不到20%,主要原因就是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制约了消费能力。积极促进农村收入增长,将成为今后推动农村消费、创造全国消费新亮点的抓手。应重视老年消费。随着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在医疗保健、养老等方面有强烈的消费意愿,对交通通讯类器材也有需求,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释放老年消费潜力。

周景彤:财政政策回归正常化,货币政策力度边际收紧

2021年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

对明年中国经济应持谨慎乐观态度。作出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2020年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为2021年经济继续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2021年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减轻。三是政策重点将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转向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齐头并进,加快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内需潜力将被进一步激发,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

考虑到2020年的低基数,综合来看,2021年经济增速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以上,预计GDP增长7.5%左右。

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全球经济明年可能由负转正,中国经济明年的增速或将较高,这此背景下,财政政策将回归正常化,赤字率适当降低。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将会减少甚至取消。此外,将会继续推进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

货币政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降杠杆或稳杠杆将是2021年双支柱政策的重要考量。货币政策的方向不变,力度边际收紧,与此相对应的社融、M2增速回落。此外,结构性政策工具仍是首选,重点解决小微企业资金可得性问题。资本流入可能会持续,人民币汇率易升难贬。

撰文:张利娟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2021年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