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以来,关于存款的新规真的是一条接着一条,一条比一条炸!
继六大行同时公告大额存单取消靠档计息后,政策又对互联网存款下手了!而这次,所有的互联网巨头全部中招。
支付宝、微信等下架存款业务
“异动”是从支付宝开始的。
12月18日,支付宝突然宣布,针对未持有互联网存款的用户,在理财页面对银行存款产品进行了下线处理。
根据支付宝的相关回应,下架主要是因为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存款行业的规范要求,下架后相关产品只对已购买的用户可见,也就是说已经持有的用户不受影响。
什么是互联网存款产品?简单说,就是各银行通过支付宝等平台渠道销售的各种理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能存款”,反正只要产品上有**银行字眼那就八九不离十。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监管对支付宝动手后,很快就有消息传出,多家金融科技平台也正在逐渐下撤互联网存款的相关产品。
果不其然,12月20日,继蚂蚁集团之后,百度度小满、京东金融、腾讯理财通、滴滴金融、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等平台相继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同时其它平台也有此趋势!
以腾讯理财通为例,19日起,腾讯理财通平台稳健理财中的银行产品中,就已经找不到互联网存款产品的身影。而在20日,腾讯理财通平台上稳健理财干脆将银行产品这一分类彻底删除了,只剩货币类、债基类、保险类和券商类。
为什么互联网存款产品下架了?
显然,各大金融平台纷纷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肯定不是一时兴起。
这事得从12月13日说起,当时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数字金融和金融监管的一个产品案例》,矛头直接指向支付宝、理财通等平台。
原文这里就不贴了,文章重点归纳如下:
1、很多银行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存款产品,利率已经接近甚至达到全国自律定价机制上限,“擦边球”打得有点过头了;
2、有些产品不仅收益率高,而且门槛还底(多为50元起投),有的甚至还可以随存随取,这显然已经跳出了合理的存款机制范畴;
3、有些互联网平台甚至没有金融牌照,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看到没,文章已经把有些平台的互联网产品上升到“金融犯罪”的高度了,可见不是抱怨抱怨那么简单。在两天后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孙天琦再次针对互联网存款的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三番两次地强调,整顿势在必行。
互联网存款产品有何风险?
其实,局长的担忧不无道理。
只要买过这些存款产品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在互联网平台上“推销”的,大部分都是地方中小银行,甚至是村镇银行。
对于这些银行而言,线下营业点对比大行肯定是没有优势的,反而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能帮它们赚足流量,当然,必须是以低门槛、高收益、低流动性为“卖点”。
当然,合理竞争是允许的,问题是有些银行居然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通过互联网平台确实能达到快速揽储的效果,但是部分银行的平台存款规模占其各项存款比重居然高达83%!
中小银行之所以被“冠以”中小之名,就是在于其自身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而互联网平台存款占比过高显然进一步增加了其负债资金的不稳定性,一旦发生线上挤兑,这些银行很可能就将面临系统性地崩盘。
所以,大家不能只顾眼前的高收益,而忽略了长远的风险,否则当初P2P的“雷暴”,指不定哪天就在这些中小银行身上上演了。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微信、支付宝再也不能存款了!央行: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