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潮起 江与海的对话

财经 南方日报

当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在狮子洋畔、珠江东岸、茅洲河畔,一座东江之畔的农业小县,完成华丽转身。

这一转,便是惊涛骇浪,气吞山河:从三来一补、村村点火,首开全国加工贸易先河;到“世界工厂”,绚烂绽放,创下“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传奇;再到从金融危机中突围,虽遭受一定打击,但经济筋骨却愈加坚韧;如今拥抱湾区,品质引领,开启建设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新征程。

东莞伴江而生、依水而兴,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制造业转型风生水起。海纳百川,才成就海的壮美;厚德务实,方不负江的久远。在潮起潮落处,在悠悠岁月间,可以听到一场江与海的对话。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擒虎 叶永茵 靳延明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龚名扬

发展历程

从莞香莞草到“世界工厂”

走进展馆第三展区,“史记”两个字印入眼帘。展馆以“史记”为题,梳理了东莞制造业发展的历史长卷,再现了东莞从农业小县到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发展历程。

故事要从东莞手工业时代说起。东莞因盛产莞草,又地处省城东面,才得此名。而茅洲河沿岸就是重要的莞草种植区。发源于茅洲河流域的莞香制作、莞草编织,开启了手工制作的轻工时代,奠定了慢磨精研的工匠精神。

改革开放初期,茅洲河流域的东莞虎门开全国风气之先,创新推出“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形式。“三来一补”模式的诞生,改变了东莞的经济结构,也揭开了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序幕,商人、资金、设备、技术从香港、台湾等地纷纷流入,让东莞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东莞制造业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对开放型经济发达、外贸依存度高的东莞打下当头一棒。东莞在全国首创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法人企业的崭新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东莞加工贸易实现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由“借船出海”转变为自主“造船出海”。东莞外贸依存度从1995年的433.8%(历史峰值)降到了2019年的145.5%。

熬过了金融危机,东莞改革创新的步伐并未停止。如今,东莞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至54.2%和42.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

新时期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两个国家级大科学装置落地东莞,首批省级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随着松山湖科学城被列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的优势已经不仅仅只在生产制造环节,在源头创新上也拥有了参与国家战略的基础和实力。

产业链条

从手机到口罩的配套实力

东莞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完善,拥有工业门类34个,约占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83%,可以生产6万多种产品。

走进展示馆的“造物”部分,一个口罩、一部手机、一场比赛、一个车间、一个家“五个一”产品展项引人驻足,尽显茅洲河畔东莞工业全产业链的亮点。

今年6月,东莞市长肖亚非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时,以疫情以来东莞口罩和口罩机生产为例说:“东莞的产业配套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东莞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迅速复工,产能在短期内增长了30倍。东莞口罩机产能占到全国六成。鼻梁条、耳带、熔喷布等材料均有东莞制造。鉴于东莞为全国防疫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国务院专门向东莞市政府及相关企业发信致谢。

在外向型经济滋养之下,这种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还体现在手机产业链和装备制造产业链上。在全世界,每4部手机就有一部“东莞造”。华为、OPPO、vivo等全球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智能手机品牌,都在东莞布局。围绕着华为、OPPO、vivo等智能手机,东莞形成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基本覆盖了智能手机整个产业链条,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东莞首个万亿产业集群。

在“造物”展厅中间,摆放着一个来自拓斯达的机器人,它可以通过智能识别,为人画像。据了解,在东莞新建一个车间,从制造装备到精密零件再到操作系统,各行各业所需的生产线,东莞都有产品供应。

东莞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催生出一系列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明星产品”。

篮球世界杯、足球世界杯等国际赛场上,闪耀着“东莞造”。东莞体育产业发达,举办一场比赛,从比赛用球、纪念品、奖杯,到服装、吉祥物、证件等,东莞全产业链条均能配套齐全。例如,从篮球世界杯、足球世界杯再到亚洲马拉松等赛事,所用的很多物品都是东莞制造的产品。

普通市民家中也随处可见“东莞造”。在衣食住行玩五大板块中,衣有以纯、都市丽人、小猪班纳,食有徐福记、华美、加多宝,住有慕斯寝具、马可波罗瓷砖,行有著名平衡车品牌易步机器人、特斯拉汽车的模具供应商中泰模具,玩有全球最大的芭比娃娃代工商美泰以及业内知名度颇高的龙昌玩具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优质“东莞造”,从茅洲河畔通江达海,销往全球各地。

创业精神

从“想致富,先修路”到“余生不忘东莞书香”

2019年,东莞以占全国0.03%的土地及0.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1.0%的经济总量、贡献了全国1.3%的税收,东莞地均GDP排名全国第三。制造业崛起是东莞人创业精神最生动的印证。

悠悠茅洲河,是东莞工业历史的见证。在展示馆的“光影”部分,一张张新老照片形成鲜明对比,再现了东莞人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

当年,东莞人艰辛创业,将祠堂、饭堂、会堂改为企业厂房,被称为“三堂经济”。一张老照片显示,1978年港商到长安办厂,大型货柜车驶入省道,当时港商是投资东莞的主力军。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东莞逐步崛起为“世界工厂”。老照片显示,1982年国务院批准太平—香港通航,是广东最早开通的一批客运口岸。上世纪90年代,东莞制造业向高精尖发展,例如,得利钟表在东莞凤岗建立第一条生产线。进入21世纪,东莞以科技创新为牵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出现了劲胜智能、长盈精密、五株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作家陈残云在长篇小说《香飘四季》里,记录了东莞过去农村的面貌。今天,东莞已经从香飘四季的农村,化身为享誉全球的先进制造业名城。

大江大河不仅滋养万物,更浸润到东莞人的骨子里,铸就了东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来到展示馆“莞声”部分,一面金句墙上,集中展示了东莞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名言,包括“顶硬上”“打基础、办实业、走正道”“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等。

“想致富,先修路”这句全国闻名的口号,就出自东莞。作为全国第一座征收过桥费的地方公路桥梁,高埗大桥首创了“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时任交通部副部长潘奇到东莞调研时,高埗人在汇报时最先提出了“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随后被潘奇带回北京,这个经典口号就这样响彻全国。

今年,一句“余生不忘东莞书香”火遍全国。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打工17年,在图书馆看书12年。因为暂时失业,准备回老家,却舍不得东莞图书馆。他给图书馆的留言感动了全国网友,也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引起了关于书香岭南、书香东莞建设的大讨论。

从“想致富,先修路”到“余生不忘东莞书香”,东莞在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潮起 江与海的对话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