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深圳这两座相距仅约100公里的“双子城”,正跑出联动“加速度”,探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互动新模式,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李奇霖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RCEP明年将为持续改善中国出口提供长远支撑,加持生产力复苏,预计明年国内制造业投资将进一步提高。由此,广深联动须抓住粤港澳协同发展下政策红利的机遇,发挥产业结构互补,并在特色化领域各施所长,推动科技服务平台设施共建共享,激发经济发展潜力。
人物简介
李奇霖,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金融40人论坛青年学者,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特聘研究员,北京市发改委物价研究专家库成员,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国际协作:RCEP将支撑改善出口
广州日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您如何预判明年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
李奇霖:明年全球经济会是一个渐进复苏的过程。不过,不同国家的恢复进度将存在“时间差”,以中国为代表的疫情防控较好的国家,经济复苏态势会更为明显,而其他国家可能受疫情冲击,相应的复苏力度较弱。
广州日报:对于中国而言,明年的经济将会如何发展?
李奇霖:明年中国出口表现会依旧亮眼。今年海外各国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向居民和企业投放了大量货币,海外居民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明显的扩张,而政策退出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为海外消费持续回暖提供了保障,叠加全球基本面的持续复苏,预期明年海外需求有望进一步回升。由于海外生产能力恢复缓慢、中国技术改造提升长期竞争力等原因,再加上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的签署,都为中国出口的持续改善提供了长远支持。
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外贸的持续改善、政策要求银行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为制造业投资的改善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而PPI、库存周期和企业盈利等指标也将显示,明年国内制造业投资有望进一步提高。
中国制造
双城联动:推动科技服务平台设施共建共享
广州日报:随着广州和深圳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城联动跑出“加速度”,金融领域的合作存在哪些机遇?
李奇霖:广州和深圳是两座具有鲜明发展特色的城市,彼此空间距离近、产业结构互补性强、文化环境接近,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
深圳在证券、基金和创业投资等金融细分领域上具有优势,而广州在银行、期货等方面具备优势。如果两地能够实现进一步合作,广深地区的金融竞争力将明显增强。其中,深圳定位于国家级金融中心,可继续培育、发展资本市场,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相关产业链,提高自身的金融和科技实力。而广州,未来可着力发展自身有优势的金融行业,走特色化金融之路。
广州如何走出特色化金融之路?首先是争取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比如绿色金融。目前按广州正在建设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二是搭建各类相关金融市场平台。上交所南方总部已经落户广州,广州还可以进一步建设如股权交易市场平台、区域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金融服务平台;三是发展科技金融、财富管理等业务;四是发展相关中间服务业,比如会计、法律、信用、金融信息服务等。
琶洲西区建设如火如荼,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广州日报:您对双城在科技创新领域合作有何建议?
李奇霖: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圳高科技企业众多,但深圳的高校数量和实力相对不足。相反,广州集聚了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基础较为雄厚,双城将可形成全链条互补。
广州和深圳加强在科技领域的合作,首先可以通过在区域间建立完善的要素流动市场,推动两地在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比如人才方面可探索两地社保制度的互联互通。其次,可加强两地在科技创新平台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如支持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含广州大学城园区)与光明科学城等重大创新载体的合作建设,推动科技服务平台设施共建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方面,广州企业可以加强与深圳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上下游产业链。例如依托广州开发区和增城的产业基础,推动广东聚华与深圳天马、TCL、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的合作,建设国家超高清产业基地,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集群;依托广州知识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价值创新园,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通过与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等企业的合作,建设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不仅如此,在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等方面,双城可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基础设施上,提高双城之间的交通便利性,降低交通成本;在营商环境上,推动双城在政策优惠力度、政策监管环境等方面的跨区域合作。
聚焦广州:借区域协作之力培育经济增长潜能
广州日报:广州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哪些优势?
李奇霖:首先区位条件优越。广州海陆空运输条件完善,白云机场、广州港和四通八达的陆上交通网络使得广州成为区域的交通枢纽。其次,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地区招商引资的多寡、地区内部企业经营情况等,从而影响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体现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家评价调查报告》,广州在全国34个主要城市中,营商环境位居首位。从细分项来看,广州总体社会环境指数位居第一,其他如总体市场经营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开放环境等也均位列前三。
由此,广州在高质量发展中须抓住粤港澳协同发展下的红利,通过加强与湾区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的合作,提高自身经济增长潜力;同时,借粤港澳大湾区之力,广州可有效地提高自身影响力。
广州日报:广州如何抓住新机会,激活老城市新活力?
李奇霖:有五方面建议,一是引导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在先进制造业上的合作、大力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等。二是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比如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三是打造国际综合交通物流枢纽,进一步建设国际航空、航运、铁路枢纽,推动不同交通方式实现互联互通,大力发展交通+物流+产业模式等。四是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完善外贸经营环境,提高口岸的保障服务能力。五是可以鼓励“跨境电商”的发展,可推动利用保税进口模式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试点保税免税一体化监管运营等。
除此之外,在保持现有优良营商环境优势的同时,做到持续优化,比如可通过简政放权,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加大放权力度,尽量向街镇(园区)等下放行政管理事权等相关权限,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精简行政审批流程,减少行政审批时间,同时实现“一条龙”服务程序。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陈丽莉
配图:广州日报图片记者 杨耀烨、苏俊杰
海报统筹:徐梅花
海报设计:谭惠兰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叶碧君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高端访谈|李奇霖:广深双城抢抓机遇,联动互补各施所长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