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百亿干眼市场,4年融资3.22亿美元,6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以及新冠抗体研发等概念,并在大摩保荐加持后,和铂医药-B(02142)仍未抵住市场压力,上市首日宣告破发。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12月10日,和铂医药正式登陆港股市场,但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开盘价每股11.94港元,较发行价12.38港元下跌3.55%。随后公司股价一路低开低走,截至上午10时30分,公司股价最低跌至每股11.18港元,跌幅达9.69%。
和铂医药-B(02142)成立于2016年,公司专注于免疫与肿瘤疾病领域,致力于研究与开发新型及高度差异化抗体疗法。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和铂医药以医药CMO模式起家,逐渐形成了和铂抗体和铂抗体平台配备一整套高效的抗体发现及可提高或扩增抗体疗效的技术,包括作为重要技术的延伸HCAb平台及HBICETM平台。HCAb平台可用于开发新型“仅重链”抗体(HCAb),而HBICETM平台乃用于开发高度差异化的基于HCAb的免疫细胞衔接器的双特异性抗体。
招股书显示,基于CMO模式,和铂医药的全部收入来自与第三方订立的授权及合作协议,包括技术许可费、分子许可费以及平台研究费。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公司的收入分别为148.3万美元、541.9万美元以及607万美元。
作为从CMO转化的生物医药公司,和铂医药在自己平台上也发掘了多个产品。2017年,和铂医药通过引进巴托利单抗及特那西普,开始建立产品管线。
在研管线方面,目前和铂医药已经有六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进展最快的为HBM9161(巴托利单抗)和HBM9036(特那西普),两款产品系从国外引进授权开发,和铂医药引进了两款产品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其中,巴托利单抗潜在优势明显。作为大中华区所开发的第一款FcRn抑制剂,与血浆置换及IVIg相比,巴托利单抗若获准批售,可通过固定剂量进行皮下注射用药,具备更低的免疫原性风险及效应器功能。
而特那西普研发则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中国只有1种抗炎药物(环孢素滴眼液)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干眼病,特那西普作为治疗中重度干眼病(DED)的首个及最先进的抗TNF-α疗法,目前已开展Ⅲ期注册试验。
产品管线的建立,也让公司的研发支出逐年增加。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6月30日,和铂医药的研发开支分别为3163万美元、4947.7万美元以及1519.8万美元,合计近1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高研发投入,自然带来财务压力。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公司分别亏损3458.3万美元、6749.6万美元以及4838.2万美元。同时,和铂医药的营运也用了大量现金。截至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6月30日,和铂医药分别花费3331.1万美元、4620.7万美元及1894.0万美元净现金拨资营运。
目前港股生物医药的投资逻辑的落地主要放在公司产品研发管线和研发进度上,然而和铂医药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和铂医药的研发管线中虽有六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但仅有一款产品进入临床三期阶段,并且由于公司的2款核心产品属于授权引进产品,存在一定的专利授权风险。因此,从商业化角度来看,和铂医药的存在一定的成长风险性,而这或许是导致公司上市破发的重要原因。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手握全人源抗体平台 和铂医药-B(02142)上市首秀便遭破发?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