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川菜的日本福冈县中小企业振兴中心上海代表处所长山下一辉,最近正在忙着让更多日本福冈县清酒深入中国内陆市场。
12月4日,在成都举行的日本酒品鉴·推介·洽谈会上,山下一辉向当地140余家商超、餐饮企业代表推介了福冈县清酒。这被认为是现场最具诚意的推介之一——
不仅因为这次成都活动准备的每一款酒都是听取了酒藏专业人士建议后精挑细选的品牌,有的酒甚至是首次来到中国市场,由山下一辉从上海带到了现场。这也让不少成都企业感受到,“日本越来越重视中国西部市场了”。
此次,日本企业以清酒为突破西部市场的产品也颇有深意。
红星新闻注意到,日前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之后,清酒是日方率先披露的关税减让产品之一,其中明确,中国自日本进口的清酒关税将逐年降至零,而目前中国对清酒的关税税率为40%。
“日本企业对成都的关心和了解的愿望很高。”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成都事务所所长田中一诚说,中国的西部市场对日企充满吸引力,而在他们看来,成都是进入中国西南市场的重要一站。
日企“敬酒”
桌上摆着回锅肉、麻婆豆腐等传统川菜,每个人面前,则不停有人送上不同品牌、但都是来自日本原产的清酒——这是一场颇有本地风味的日本酒品鉴活动。
田中一诚告诉红星新闻,边吃川菜边品清酒的体验,“才能真正让人体验到清酒搭配川菜的神奇魅力。”
△成都日本酒品鉴·推介·洽谈会现场
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所在的长三角是日本清酒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不少企业告诉红星新闻,日本清酒代理在中国的发展先从上海、北京开始,比如中国第一家日本进口清酒贸易公司——清酒文化产业集团就成立于北京,与日本60余家酒藏保持紧密合作,包括国内知名度最高、销量最好的清酒品牌-獭祭。
“日本清酒在上海的需求量非常大,有几款酒甚至在上海经常出现断货的情况,说明当地市场已经形成了清酒的消费习惯。”成都尚清禾总经理助理余霞说。也因如此,去年上半年,三井物产与佐贺县合作进入中国市场时就首先在上海成立了贸易公司,专门负责佐贺县特产的进出口。
但从这些清酒商的最新动作看,他们已经盯上了成都市场。
去年6月,清酒文化产业集团又在成都注册了成都尚清禾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余霞用“不计成本”来形容公司在成都为推广清酒文化做的努力,例如日本清酒·鱼子酱和风晚宴、IFS清酒品鉴会、成都·燃挚之夜保时捷晚宴……过去一年里,尚清禾在成都已在本地组织并参与了近50场活动。
此外,1989年就在成都设立了办事处的三井物产,曾经以成套设备、钢铁、化工等领域为主,近年来随着成都消费市场的崛起,也将事业重心转移到了生活产业领域。该公司粮油食品部第二室室长石旭东告诉红星新闻,去年该公司又在成都注册分公司,一名驻沪的日本高管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多次前往成都考察市场,加速了成都市场开发。
当天,日本高知县还与跨境电商Inagora共同推介了高知县土佐酒,包括土佐鹤、安芸虎、醉鲸等多个品牌。据悉,Inagora除在线上布局豌豆公主电商旗舰店外,目前也已与成都部分商超、料理店合作,方便成都消费者购买到高知县出产的清酒。
“最近,日本电视节目最近播出了很多有关成都的节目。”田中一诚说,很多日本人也借此知道了这座城市,未来,也将有更多企业投资这座城市。
杯中的契机
在当天的采访中,山下一辉和田中一诚都向红星新闻表达了对日本清酒的喜好。田中一诚甚至“曝光”了自己十几年的饮酒史,他希望,未来在成都购买清酒的体验能与日本“零时差”。
而从市场规律看,随着RCEP带来的关税减免利好,田中一诚的愿望或许真的能成为现实。
△与会者品尝日本清酒
“一方面是成都日料消费规模逐年上升,是清酒发展的大好时机。”石旭东说,此外,随着西部市场的崛起,以及冷链仓库等基建设施的不断完善,成都显然是进入中国西南市场的重要一站。
价格也将成为日本清酒打开中国市场的重要推力。多家企业都向红星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中国对清酒的关税税率为40%,加上13%的增值税和10%的消费税,以及冷链运输成本等,目前中国市场的清酒价格往往远高于日本本土价格。
高知县和跨界电商平台豌豆公主商务拓展总监白婷婷注意到,由于价格驱动,目前日本清酒的主力消费人群在30岁以上,30岁以下的消费者往往更加偏好果酒产品。
“一旦关税降低,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以更低价格买到清酒。”她预测,这也将成为驱动更多清酒经销商入局的契机。根据日本共同社报道,2018年,日本清酒对中国的出口额为3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同比增长24%,仅次于美国和韩国,排在第三位。白婷婷透露,“实际上去年中国已经超过韩国,成为日本清酒的第二出口国了”。
值得注意的是,2020上半年,成都总计落户122家首店,其中川菜、火锅、特色餐厅、咖啡茶饮、日料、西餐等正餐是主要品类,超餐饮品类70%。
当天现场,来自上海的著名侍酒师张昕阳以日本酒文化、历史为题,结合川菜特色,介绍了系列适合搭配川菜的日本酒,让更多人看到了清酒在成都市场的蓝海。
市场的机遇
“如果只是把RCEP理解为降低商品的关税率,然后又是一轮沿海城市更加受益的开放机遇,那就过于简单解读了。”日前,普华永道跨境服务中国主管合伙人黄耀和对红星新闻记者说。
随着RCEP签署,大家对这一新格局的讨论热度不减。有预测表示,随着关税率的降低,商品流通将更加频繁,这将是内陆城市也在RCEP的种种细则中寻找更加适宜的开放之路。
△日本酒品
仲量联行研究部零售地产市场负责人朱建辉表示,消费是零售物业市场的根基,消费者行为改变也将引致零售物业需求端的结构性变化。比如前几年,跨境电商的线下实体门店在一些政策红利支撑下,在中国主要城市零售物业市场出现过短期繁荣,成为购物中心的新兴业态。
“但好景不长,商品竞争力问题、线下经营模式等原因都导致门店经营困难,多数停业退租。”他表示,本次RCEP协定签署或将带动新一轮跨境贸易商品的发展,至于跨境商品销售是否能再次大规模进驻线下实体门店,仍有待观察。但不可否认的是,商品结构与性价比的提升自然对线上以及线下商业而言都大有裨益。
但对中国消费市场来看,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零售商业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国货崛起、国潮澎湃。朱建辉以化妆品、服饰、茶饮、新能源汽车为代表消费品类,在消费市场积极加入与国际品牌竞争序列中,“中国消费市场的快速迭代与中国消费者消费偏好的演变紧密相连,RCEP将进一步带动中国商品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其中,西部市场的机遇相当广阔。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西部的进出口增速已经呈现了加速之势。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西部的进出口增速超过了全国整体的进出口增速。西部12省市的进出口增速为14%,超过了全国整体增速10.1%;中部6省进出口增速8.1%,比全国整体水平高出4.2%。
“RCEP让更多中国品牌看到企业公平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在‘国际舞台’提升中国品牌的价值链,推动国内品牌国际化战略。”朱建辉说,“加入别国市场的‘消费内循环’,是中国品牌在国家‘外循环’战略下的新机遇。”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编辑 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红星观察|清酒的契机:RCEP签署后,日企为何青睐中国西部市场?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