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2月8日讯(记者 曾蔷 王金瑞)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同时也是我国首部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
今年7月1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下称:办法)的通知,办法强调“通过小微金融监管评价,持续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引导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深入开展差异化竞争,细分小微企业市场和融资需求,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象、内容的结构,扩大服务覆盖面。”
今年以来,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在普惠金融的体系之中,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差异化竞争。
“外资银行长期坚持稳健审慎的金融合规和风险偏好,且具有较强的资金运营和业务创新能力,丰富的国际化产品服务经验,对落实和发展普惠金融具有积极意义。”近日,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建东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专访时如是说道。在他看来,根据统计数据来看,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占据绝对份额,毫无疑问是主力军,但普惠金融客群面广量大,还有很多客群没有被满足,外资银行还是有很多机会参与其中。
以差异化破解普惠金融发展困局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毛细血管”,其发展事关国计民生。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点,孙建东认为,“在普惠金融背景下,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资产轻,不确定性大等因素,其融资呈现融资周期短,规模小,频率高等特点,因此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客观存在,尤其是越小越难。”
他表示,一般来讲,企业规模越小底子越差、可抵质押物少、抗风险能力弱、信用数据积累少,资金周转渠道少导致违约概率高,信用修复能力弱。因此金融机构相对比较谨慎,即使做,也是尽量挑选小微客户中的的“头部”、“前排”客户,并且落实较好的抵质押风险缓释手段,因此必然还有相当多的客户的需求无法满足。
在孙建东看来,有效地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和管控风险,以客户普遍能承受的合理的市场价格给到客户,使得业务可持续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将“普”和“惠”有效结合起来,触达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这才是普惠金融的春天。
作为一家中小型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同时拥有外资属性与国企身份,并与生俱来“红色基因”。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外国银行分行;1988年服务海南经济特区建设,设立海口分行;在改革开放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设立分行,之后跟随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等等国家战略在重点城市开设分行、支行,为国家战略需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外资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既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态度体现,也是助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责任担当。” 孙建东如是说道。
不可否认的是,外资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客观上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他坦陈,“外资银行没有资金成本优势,不能以价格为主导,因此必须专注于客户的需求、客户的感受,以综合解决方案为切入点在某些领域展现外资银行的比较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破解困局。”
“每家银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在某些行业和领域的研究深度各有不同、风险偏好不同,这就是内在的差异化。在基础产品新近的背景下,不同银行会在产品和服务的客群上、方法上、切入点上有所侧重,寻求差异化发展。”他表示,有些不利因素反过来是我们的优势,比如说互联网技术、AI等可以节约更多的人力成本。
孙建东认为,普惠金融是一块广阔的市场,有广阔的客群,有效的管控风险、精耕细作,练好内功、控制成本收入比,普惠金融也是大有可为。根据统计数据来看,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占据绝对份额,毫无疑问是主力军,但普惠金融客群面广量大,还有很多客群没有被满足,外资银行还是有很多机会参与其中。
借力数字化保持业务可持续
“普惠金融不是慈善金融,强调的是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从银行角度讲,要着力解决风控的技术、工具、手段问题,同时要深化改革内部绩效考核、激励、评价、奖惩体系,给予更多正向激励。”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在近期举办的“数普惠 新金融——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如是说道。
对于普惠金融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这一问题,孙建东表示,可持续发展应当是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长远目标,银行需要客户,更需要“回头客”。
他进一步指出,“为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南洋商业银行坚持落实以下措施。首先,我们重视客户的感受,禁止违规搭售产品;其次,明码标价,禁止与有劣迹的第三方合作,客户成本合理清晰;另外,我们坚守风险合规底线,致力于有真实经营场景、真实资金用途、真实资金流向的实体经营客户,严控资金脱实向虚、流向房地产等禁止性领域;我们还通过‘营运贷’、‘助农贷’、‘普惠宝’等产品陆续向一些专业市场商户、种养殖农户、个体工商户等发放支农助小贷款近20亿元,风险可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事实上,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竞争,其实也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只有使用更多数字化手段触达客户、连接客户,才能提供更精准、更多元、更深入的金融服务。南洋商业银行深谙于此,花巨资重建信息化系统,使业务数据处理流程、能力、效率、客户感受焕然一新。同时,该行也积极引入市场上成熟技术、系统、业内专家、行业翘楚、专业第三方等强强合作拓展批量业务,聚焦细分领域、客群,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管住关键风险点,提升系统能力强化反洗钱、反欺诈水平,利用app系统进件、集中化作业审批、自动化放款,使急需资金的大山深处的农户也有机会获得外资银行的贷款,雨露均沾,有效提升了“普”的广度。
另一方面,南洋商业银行努力提升信息化水平、集中化作业能力、大大提升单位人力资源产出,有效压降人力成本;其次强化风险管控的关键节点、注重历史、行为数据分析、强化场景、强化用途管控,努力确保资金用于经营周转,降低客户违约概率,进一步降低了风险成本支出,“惠”及客户,保持业务可持续发展。
此外,相较于传统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在小微信贷业务方面,本着支农助小的政策导向,重点拓展了部分“1+N”的批量授信业务,并推出了“普惠宝”业务平台,在线处理小微企业授信申请、签约等环节的业务,方便了客户操作,并以核心企业的实质性风险掌控为抓手,以商业链条中的真实交易为业务逻辑,满足小微企业在供应链环节的现实金融需求,有力防范了欺诈性风险和单一性风险。
“我们将不忘‘普惠’初心、坚定‘双赢’信心,做出特色,做大规模,做出榜样。” 孙建东最后说道。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以差异化破解普惠金融困局 借力数字化保持业务可持续发展——专访南洋商业银行(中国)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建东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