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金华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金华市商务局、金华市金融学会、中国建设银行金华分行、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浙中金融峰会”在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圆满落幕。
今年以来,中央审时度势,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立足浙中,改善金融业态和生态,提高投融资绩效,促进浙中实体经济发展成为本次峰会讨论热点。众多来自制造业、贸易、旅游等领域的中小微企业代表和金融界、学界代表踊跃参会。金华市政府金融办公室副主任郑伟东出席了会议。
会上,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副院长邱风教授致辞,邱风教授表示,希望借助本次峰会,让大家能对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有更深刻地认识,在“双循环”背景下为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献言献策,更好地促进浙中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之后,浙中金融研究院院长、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融系主任李健教授,浙中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融学科带头人吕江林教授和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余庆作了主旨演讲。
李健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民企发展受到约束,尽管效率相对更高,在税收、专利、提供非农就业等方面贡献巨大,但融资成本却显著高于国企,民企融资难痼疾亟需解决。他认为,需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规范、监督和约束,做到阳光财政、民主财政、绩效财政。在新形势下,各种金融科技形态,包括服务外包、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智能投顾、区块链数字货币、金融+特色服务等必须也必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吕江林则在发言中立足全国和金华、浙中,阐述了关于“双循环”下实体经济、金融支持两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他指出,“双循环”是我国审时度势主动选择的新发展战略,具有历史必然性,我国当前的双循环不能依赖消费驱动,金融还需着重向支持投资发力,在投资中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反之若一味刺激消费,只能刺激起信贷泡沫;他还从理论分析、国际经验教训和比较优势多视角,论证了在整个“双循环”期间,我国尤其是金华、浙中很有必要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刘余庆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逐渐加深、金融客户群体特征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传统展业模式弊端愈加突显。保险业未来应以线上线下混合展业模式为核心,在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私人订制、创新科技赋能等方面保持开放态度,打造全流程线上体系。家庭在资产配置方面,应重视意外损失性风险和人生不同阶段现金流管理,采取必要的保险配置。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畅所欲言,气氛活跃。
金华市政府金融办处长金海翔表示,金华市金融办将进一步通过扩总量、优结构提高金融产业总量,通过对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大数据、精准画像等金融科技手段创新来提升金融服务企业的效率。
金华市金融学会秘书长朱德位指出,在金融支持民企发展上,金华市一是要按大金融模式,改善融资结构,努力发展直接金融;二是金融组织体系要引进发展金融新业态转型升级,注重金融后台服务建设,形成功能互补的集聚效应,适应科技化与信息化趋势的发展要求,促进银行机构对客户的开拓与深化服务。
金华市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诸葛宏称,金华市银行业协会积极推进“三服务”活动,畅通融资渠道,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稳企业、稳融资、稳预期起到重要作用。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方霞教授指出,“双循环”为企业、银行、私人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金融机构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应多角度、多层面精细设计与服务以满足日新月异的客户需求。
最后,交通银行金华分行副行长王蓉、宁波银行金华分行副行长戴雅侃、泰隆银行金华分行副行长朱浩乐、杭州迅雷控制技术研究所、杭州一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钱迅雷、西南证券金华营业部首席投资顾问王敏、恒天财富首席私人银行家陈安等嘉宾,也分别就“双循环下的企业融资与风险防范”、“新形势下的证券投资与保险理财”两个圆桌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并与现场中小微企业家等来宾热情互动。(丛芳瑶 张斓弘)
来源:光明网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双循环与新金融” 第二届浙中金融峰会圆满结束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