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喧嚣了一年的粮食市场就要在沸腾声中结束了。回看今年,粮食市场虽有波动,但整体又不乏控制。
小麦稻谷作为口粮品种,国家控盘实力强,政策特征明显。玉米大豆是高度市场化的品种,今年一路高歌猛进气势恢宏,然则从12月初到现在不足20天的时间里,政策调控节奏逐渐加快。先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释放玉米价格缺乏继续上行支撑的重磅信号!其次,吉林、内蒙古部分地区暂停中储粮新粮收购。随后临储玉米拍卖重启,先是针对吉林、黑龙江两个地区定向投放,紧接着又抛出10万吨的国家临储玉米将竞价销售。外加之央视针对大豆的重磅调查,足以撼动粮食市场的热度。
这轮玉米调整,国家先后向市场共计投放139.43万吨玉米,虽然批次量并不大,但明摆着国家调控态度坚决。大豆方面,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最新公告显示,12月22日将投放5.9万吨进口大豆。
在政策调整框架下,12月玉米主力合约最高下跌136,跌幅5%。
12月大豆主力合约最高下跌548,跌幅9.6%。
这一套政策组合拳打下来,可以看出国家保供稳市的坚决态度。
其实,粮价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既关乎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又关乎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在今年的特殊年份下,粮食价格调控机制更如同走钢丝,保农民收益和保粮食供给,两头都要兼顾,不然就会“谷贱伤农不种粮”,到头来反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中华粮网特约摄影:力源粮油 张涛
国家调控力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稳定器”与“压舱石”。入世以来我国实行了以最低收购价、农业补贴制度、进出口调节等内容为主的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分析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供需调控和价格调控。
供需调控
截止目前,我国在粮食供应方面支撑单位主要包括:
中央储备粮:主要负责整个国家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下从全局性、战略性解决我们的粮食供给。
地方储备粮:解决区域性供求失衡、应对突发性事件及居民口粮应急需求。
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给予一定数量的低税率进口国际粮源完善国内粮食供应结构,比如优质小麦、大米的进口满足高端需求。
价格调控
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价格也是我国粮食调控必须要考虑的一环。目前,在我国的对粮价的调控措施主要包括:
政策性收购:近年来,国家连续实施针对主粮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涵盖水稻和小麦)和临时收储政策,对种粮农民提供托底保障。
政策性粮拍卖销售:为增加市场供给,保持粮油市场平稳运行,国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对托市收购的政策性粮油实行常年常时公开竞价销售。
生产者补贴以及目标价格补贴措施(涵盖玉米、大豆、稻谷),主要是为了确保种植者基本的种植收益,稳定粮食生产。
今年,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更是非同一般,高层更是多次定调!我国能保持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与我国的粮食战略和国家精准调控力密不可分。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粮食安全,看高层动作!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