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却…这里兴起“两头婚”

情感 光明网

这两天

“两头婚”登上热搜榜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却…这里兴起“两头婚”

啥叫“两头婚”?

看个实例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小西和丈夫小争,都是“85后”的独生子女,两人于2016年结婚。结婚前,双方家庭就已约定好,结婚后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争也如此。而且,两个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两个小孩,按照出生顺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里也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

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带

悄然兴起的一种新的婚姻形式

两头婚

即当地人俗称的

“不来不去”

“不进不出”

“不嫁不娶”

“两家拼拼”

男方无须付彩礼

女方也无须陪嫁妆

双方均没有嫁娶之意

且都有随自己姓氏的孩子

意味着“我家不是嫁女儿

你家也不是娶媳妇”

……

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

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

在网友评论中

不少网友对此持积极看法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却…这里兴起“两头婚”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却…这里兴起“两头婚”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却…这里兴起“两头婚”

专家观点

记者采访了浙江思伟律师事务所律师、杭州市妇女维权与法律援助志愿团的志愿者杨红,她多年从事“家务事”处理,首次接触到两头婚时,就对此表示赞同。杨红总结了其几大优势

“首先,两头婚家庭商定好生育两个小孩,是积极响应了国家的生育政策,有利于缓解社会的老龄化。再比如,没有彩礼和陪嫁门槛,男方和女方的经济压力都会减轻。相对而言,可以提高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再者,生育两个小孩既随父姓又随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抚养方面的纷争。”

这种形式并非近年出现,上世纪90年代时在湖州、苏南、浙北等地区就都有分布。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却…这里兴起“两头婚”

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毕业的赵春兰于2017年到2019年期间在水村进行田野调查时,记录了这样一个家庭非常有代表性:

阿斌姓“俞”,小琪姓“金”,两人自由恋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两头婚”、“两头姓”成了双方家庭顺其自然的选择。

2010年举行婚礼时,男方不送彩礼,女方不置办嫁妆。2012年和2014年,阿斌和小琪的两个女儿相继出生,按照婚前的协定,大女儿随男方姓“俞”,小女儿随女方姓“金”;孩子出生三天后,按照习俗要办“三朝祭祖”,大女儿祭的是俞家的祖宗,小女儿则在金家举行祭祀仪式;将来,两个孩子将各自继承两个家庭的财产。

小琪怀二胎时,也有人问阿斌父母:“第二胎如果是孙子的话,你们肯(让他随女方姓)的啊?”阿斌父母表现得非常开明:“哪怕第二个是男孩,也还是要跟着女方姓的。”

阿斌家长的这种表态体现出对“两头姓”继替香火的接纳:“到我大孙女结婚的时候,就算她也像她爸妈一样‘两头结婚’,也是要生两个,其中一个必须姓我们俞家的。这样,我们姓‘俞’的,就始终还是有的,就不会断了。”

不难发现

“两头婚”的形成

有着负责的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

延续香火

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

通过变通的方式

来进行姓氏的延续

“两头”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

两头婚家庭的独立性会弱

小家庭的完整性

也必定会受到影响

年轻夫妻的亲密度

也会受到影响

而一旦两个子女各自姓双方姓氏

这种分离会更加明显

爷爷奶奶也会

更青睐跟自己同姓的小孩

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但不能成为夫妻双方作为小家庭的融合剂,反而各自代表了双方背后家庭的延续,由此,三代人之间关系更为复杂,将会引发不少冲突和矛盾。

对于“两头婚”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妇女报》给出了三种观点:

其一是,这类现象可能会消失,因为两头婚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减少。

也有观点恰恰相反,随着教育的普及以及文明素养的提升,人们对婚姻姓氏的态度会越来越开明,“两头婚”会冲淡人们对于姓氏传承的“执拗”。

还有一观点则比较折中,认为这种形式会跟招上门女婿一样,依然存在,但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来源:文汇报、中国妇女报、澎湃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新晚报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却…这里兴起“两头婚”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