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学习不过大脑,记不住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古诗课文,记不住舞蹈动作、歌词曲谱等等,看似勤奋,但效率特别低。
我们身为家长,自然明白遗忘是正常现象,不能要求孩子过目不忘。因为要完成深刻的记忆有三个要点,一是架构知识链、打好记忆结,二是遵循遗忘曲线重复记忆,三是通过康奈尔笔记法来促进理解和加深记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今天先来看第一步,如何将零散、无规律的信息串成链,再打个结,放入脑海中。
串知识链 • 打记忆结
有助提取和运用信息
在2018年出版的中文版《认知天性》(Make it Stick)这本书里,全球11位前沿认知心理学家为学习的本质做了一个定义,就是解决好知识链和记忆结的关系。
而我对此的诠释是,知识链是考验学习者把学习内容组织成环环相扣的知识链条和信息网络的能力,而记忆结就像在知识的链条或信息的网络上打牢一个个属于自己的记忆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记忆烙印,来帮助每个学习者快速地检索和准确地提取所学的内容。
所以,从学习功能来看,记忆就是对知识和信息的调取和运用,而只有被学习者形成了知识链和记忆结的学习内容,才可能在大脑中被有效地编码、提取和运用;而那些没有形成知识链或信息网络的学习内容,则会变成零散的浅层记忆,不容易被随时提取和运用。
▲ 小儿子在弹奏钢琴
背谱就像“搭积木”
儿子的记忆小故事
给我启发
我的小儿子酷爱音乐,每当看到他把一段段难记的钢琴谱轻松地记在脑中,并且毫无差池地弹奏出来时,我就很好奇其中所包含的记忆原理。有一次,我和他聊起这个问题,14岁的小儿子告诉我,他首先会把乐曲弹熟、把每个声部唱出来,然后按乐曲的结构做分段式的背谱练习,一旦记住了谱子后,他会跳着或交叉着练习不同的段落。最后,他还补充道:"妈妈,其实背谱并不难,就好像是在搭积木。"
通过跟他的交谈,再对照着"知识链和记忆结"的原理来分析,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首先,小儿子是用熟弹乐谱、唱出声部来对乐谱进行组合式的架构,并排列出音乐的知识链;然后,当他按音乐的结构分段重复练习,这就是在为乐谱的知识链打上一个个记忆结;等完成了打结这个过程,他又开始做交叉背谱练习,这其实就是在检验自己对不同段落内容的记忆状况。
通过这样的阶段性检索,小儿子可以检查出薄弱的记忆结,同时通过练习来加固它们。而最后他提到了"搭积木"游戏,这个比喻形象地描述出了他排列信息、架构知识链和为记忆打结的有趣过程,也说明他找对了学习方法,并学得很开心,否则不会用"搭积木"来形容枯燥的记忆和背谱过程。
对此,我感到很欣慰,这说明在老师的引导和督促下,小儿子正在使用 "知识链和记忆结" 的科学原理来有效记忆和练习钢琴曲谱,我也由此见证了脑科学在我的孩子身上所发生的作用过程。
举例:记忆四步法
枯燥内容也能记得牢
家长和孩子可以参考我小儿子识记乐曲的小心得,对照"知识链和记忆结"原理,进行具体的文化科目的学习。我以小古文《荷》为例,介绍记忆的四个步骤,把看似“枯燥”的内容变有趣,把学习的过程变容易。
▲ 明艳的荷花
《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第一:用情景记忆带动语义记忆
语义记忆是专门储存对事实、概念、名字、字词和一般知识的记忆。情景记忆,则是记忆发生在特定的情景和情节中的内容。当这篇清新的小古文《荷》摆在我们面前,家长带领孩子先朗读一遍古文,揪出生僻字。这篇中的梗、藕等字,对幼龄的孩子比较陌生,我们着重多读几遍;或者教孩子自己借助字典、电脑等工具,认识这些“拦路虎”,完成初步的语义记忆。
然后,我们利用情景记忆来加深和推动孩子的语义记忆。家长可以通过多形态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学习模式来丰富学习场景,把知识形象化。比如和孩子到厨房,把提前买好的藕拿给孩子看,给孩子直观的印象;让孩子动手洗掉外面包裹的泥浆,露出干净的藕皮;妈妈用刀子刮掉藕皮,将藕切成段,孩子清晰地看到了“藕眼”,并体验了“藕断丝连”。
那荷梗是什么?荷花什么样?利用空闲时间,带孩子到公园:荷叶布满荷花池,荷花慵懒地点缀在荷叶上;微风吹来池水荡起涟漪,荷梗带动荷花摇摇晃晃,悠然自得。亲眼看亲耳听,一幅《夏日观荷》图就印在了孩子的小脑袋里。那莲藕在哪里呢?让孩子看向池水深处,莲藕此刻就默默地藏在荷花池的淤泥中呢。
第二:建立适合孩子的信息架构
在这一步,家长给孩子进行大意梳理和词句解释,经过分析后,孩子便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写作思路,比如从上到下,依次写了荷花、荷梗、荷叶,再到果实——藕,一篇50字都不到的小文,却层次清楚,让孩子对整个"荷"的花、叶、茎、果实特点、生长环境了然于胸。
要说明的是,架构的梳理没有对错之分,不管是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者从中间到两边,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只要便于孩子的理解和记忆,就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架构。孩子小,妈妈帮助梳理架构,大点的孩子可以自己找架构,知识的链条就这样形成了。
▲ 架构可以有多种形式
第三:通过输出记忆提高知识留存率
接下来,家长帮助孩子把这个小古文进行段落拆分,分句熟读,各个突破,直到全部背完为止。可背熟了,第二天又忘记了,知识留存率特别低怎么办?点击培养一个“优等生”容易吗?我的20年教子攻略:拼尽全力前先找对方法,了解留存率。
为了提高留存率,我们可以指导孩子尝试“学以致用”,将记忆进行输出。比如吃饭时孩子为家人背诵描写藕的句子;孩子还可以和同伴们互相提问荷花什么季节盛开,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兴致来了还会主动用彩笔把荷花画下来,这些讨论、实践、教授他人,都可以将孩子学到的内容进行输出,巩固脑海中的信息,提高留存率。
▲ 知识留存率金字塔
第四:跳跃性地检索薄弱环节
“学以致用”的过程,可以反映出孩子对于“荷”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找出薄弱点。家长针对这些薄弱点对孩子进行不定期的“考查”,检验孩子对内容的记忆状况,这就在孩子的知识链打上一个个记忆结,哪个地方薄弱就在哪里重复检索、识记,使“结”更牢固。如何更好地打结和检索?我下次再推荐一个小工具:康奈尔笔记法,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还有助于孩子养成利用记笔记来自学、自测的好习惯。
遗忘有规律可寻,理顺知识链、打好记忆结是抵抗遗忘的其中一种方式。我用四步记忆法与孩子一起学习了小古文《荷》,发现传统文化那么美,也并不难学。当我们帮助孩子把抽象的字符,化成一个个鲜活的具象的事物,孩子的记忆也更清透、更深刻了。我还会在后续的文章里继续给家长介绍遗忘曲线,通过方法和技巧打败这条“曲线”,阻断遗忘,让孩子记得更牢、更长久。
亲测贴士
1.大声朗读,感受文字的韵律美
2.融入情境之中,收获最直观的体验
3.架构适合孩子自己的知识链
4.活学活用,提高信息留存率
5.不定期检索,让记忆更长久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孩子背多少遍也记不住,原来我们没教对记忆方法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