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个性化教育”有没有可能大规模化?华东师大成立智能教育研究院破题

教育 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一堆石子,用去60%后还剩1/3吨,求这堆石子原来共有多少吨?”三位同学做错了同样一道数学选择题,手中的平板电脑给出的学习路径却各不相同,有的侧重错题解析和变式练习,有的是巩固量率对应相关知识,有的则是重新学习单位1相关基础知识……日前,在华东师大科学会堂阶梯教室,来自三、四、五、六年级的40名小学生,正在上一堂全学段打通的个性化浸入式智能学习数学课。

他们每人一台小小的平板电脑,内里大有玄机。由华东师大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研发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正在运行。通过采集学生作答、反应时间、排除行为、犹豫行为、求助行为等学习行为数据,系统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和学习测量模型,实现对学生认知状态的智能诊断,给每位学生定制出个性、高效的学习路径规划和资源推荐,以及适当的情感激励。

“个性化教育”有没有可能大规模化?华东师大成立智能教育研究院破题

这样的智能学习课,出现在华东师大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的成立大会上。

“人类教育经历了‘少数人的精英教育阶段’和‘大规模的标准化教育阶段’。智能教育将使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人类即将迎来第三次教育大变革。”华东师大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袁振国介绍,华东师大把智能教育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第一战略,通过工程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致力于打造上海和国家智能教育高地。

研究院的建院使命是“引领学习变革,智创教育未来”,秉持的理念是“从‘人工智能+教育’到‘教育+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就像一匹烈马,无方向地狂奔,如何让它服务于人类的利益,尤其是在教育上,能够控制住发展的主动权?为此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了研究的原则。”袁振国说,研究院以问题导向、普惠受益、低风险、公共服务为原则,立足中国、上海实际,有针对性开展研究和开发产品,关注普遍问题、重大问题、长期问题、艰难问题,突出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不可代替性。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学习者,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位有需要的人提供福利。研究院成立后,将致力于人工智能与教育交叉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同时开展“一体两翼”科学研究。

“个性化教育”有没有可能大规模化?华东师大成立智能教育研究院破题

“一体”,即三维自适应学习系统,包括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情感维度。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新模式,推动教育的全面升级与根本性变革,实现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智能学习课使用的便是自适应学习系统1.0版本,主要聚焦知识的学习。今后研究院将在二维能力的提升,三维价值情感的转化上发力,不断更新迭代。

“两翼”,即瞄准智能教育领域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主攻“人工智能认知理论研究”和“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研究(聚焦教育场景)”,应用研究聚焦“无形教学机器人”和“无形情感机器人”。目前已经开展研发的有:“教学设计机器人”“快乐机器人”“写作辅导机器人”和“语言伴学机器人”。

据悉,华东师大把智能教育确定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战略后,组建了由八个学院教师参加的专门队伍,组织召开了上百次研讨会,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了10多次线上交流,组织编写了24册的《人工智能与教育》丛书,形成了“自适应学习系统”初步方案,2020年9月举办了全国首个智能教育博士班(已列入教育部正式招生学科),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国内外头部AI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技术交流,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将合力推进“教育+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个性化教育”有没有可能大规模化?华东师大成立智能教育研究院破题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