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异乡扎根

教育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班、北京教师、北京学校……“十三五”期间,本市累计投入教育援藏、援疆、援青、援蒙、援冀资金近40亿元,市级层面统筹实施教育扶贫支援项目495个,实施项目逐年递增,类型愈加多样,聚焦更加精准,一批“编外”北京优质学区在异乡扎根,为当地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优质师资队伍。

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异乡扎根

北京市援青支教教师、来自通州区陆辛庄学校的化学教师祁生贵(右一)在青海省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指导学校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新华社发

把最优质资源投向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学校是2017年11月投入使用的,建校总投资1.5亿元,北京对口支援了两千万元。”每逢有客人来学校参观,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政治教师卓嘎拉措会主动当“导游”。她的眼中,校园处处是景,处处是骄傲,“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风雨操场、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一应俱全。物理、化学、生物科目都有独立的实验室,学校里还有心理咨询室,音乐、美术专业教室。教室里还配上了智能黑板。”

去年8月3日,学校来了5名北京援青教师。“北京来的老师资深又专业,教龄都超过了20年。”卓嘎笑着说,“老师们喜欢听课,他们一来,我就紧张,可我又挺盼着他们来,因为他们的建议特别有用。”

始建于1998年的拉萨北京中学,2017年也迎来了一次升级。8名援藏教师积极联系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北京援藏指挥部等,筹集740万元资金用于改造学生食堂、体育场等。“组团”支教的北京教师们还先后引进了北京市西城区的教学练习册;对接了北京四中网校,共享先进教学资源;开设了机器人课程选修课……2018年高考,该校普通本科上线率达到了99.69%。当时,北京四中副校长曹晓东在拉萨北京中学当校长,他说:“通过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体系,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被带到拉萨的受援学校,帮助受援学校优化管理制度、提升教学质量。”

不仅仅是玉树、拉萨,“组团式”输出最优质的北京教育资源,成为北京教育扶贫的最大特色。在和田,海淀区、朝阳区对口支援和田市、墨玉县,重点打造和田北京海淀实验小学、海淀幼儿园、墨玉北京朝阳中学;在内蒙古和河北,北京市第二中学、北京景山学校分别在兴安盟阿尔山市、张家口市崇礼区挂牌成立北京市第二中学阿尔山分校和北京景山学校崇礼分校,北京八中在乌兰察布市挂牌成立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推进“一体化办学”……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坚持把最优质资源投向最需要的地方,目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收获最大的效益,让受援地区尽早享受优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

从“输血”支援到“造血”帮扶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这里建成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团队。

北京雷锋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魏杭英刚结束在新疆和田的两年支教。在担任新疆和田市第三中学副校长时,她向和田市教育局提出开展常态教研的建议,牵头成立首个和田地区思政骨干教师工作室,并担任主持人。2019年11月至12月,她主持了三期和田地区、和田市思政骨干教师培训,累计培训450多人次。接受培训的教师们说,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针对性、实操性强,有高度的培训。

在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北京来的老师帮着立规矩、定标准,玉树的老师们认认真真跟着学,将一条条北京教师的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有了规矩,即使北京的老师不在,未来人才也有了发展的绿色通道。”北京援青教师李建国说,所有教研组都运转起来了,无论是新入职的老师,还是有经验的老师,一节课讲什么,每周讲多少内容都有了规矩,每位老师都不能毫无规划地上课了,每个班的教学进度也就看齐了。

前方支教老师们毫无保留,后方北京精准支撑。本市坚持市区联动、前后协同,合力而为。市教委表示,在援派教育人才的遴选上,精准对接需求与精选优配相结合,确立“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骨干教师”的结构,基本实现一区对一县、重点打造一校。

一个一个的点汇聚成面,本市已逐渐探索形成了“前方带队伍、后方作支撑、创新抓供给”的支教机制,让“输血”支援逐步升级为“造血”帮扶。2016年至2020年,市级统筹向西藏拉萨、新疆和田、青海玉树、雄安新区累计选派1年期以上支教教师838人,各区教委选派赴结对帮扶地区长期、短期支教教师累计2000多人。

今年10月,市教委又启动了第三期“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项目”,惠及700名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教师,他们“互联网+教育”方式,共享北京丰富优质一线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能力。未来,“和田项目”的实施规模还将不断扩大。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要将和田试点地区打造成“互联网+”背景下扶贫援助示范区,带动更多有意愿的受援助地区参与进来。

交融式培养扶智更扶“志”

今年25岁的卓嘎拉措选择当教师,和北京有关。她是第一批北京内地青海高中班的学生。2011年,玉树地震第二年,她到北京上高中。她说:“虽然离家远了,但老师就像亲人一样照顾我们,我也是从那时候立志学师范,回家乡任教,以此来感恩。”

每年都有和卓嘎一样的玉树学生,走出高原到内地求学。尤其是2015年,玉树州初中毕业生出现井喷式增长,州内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在北京对口支援的支持下,玉树制定了“异地办学千人计划”,每年1千名学生“走出去”。

扎西曲藏的家乡在玉树称多县,她正在延庆第五中学北京班读高二。她说:“每一位北京班的老师对我们都很好。我希望以后可以学医,到家乡的牧区去当一名医生。”

在拉萨,为满足家庭极度困难学生的教育需求,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初一年级从2017年开始设立了“京藏宏志班”,面向拉萨市精准招收建档立卡户学生31人。

北京市教委还积极拓展援助形式,把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请进首都,让首都青少年学生走进边疆,开展交流交往活动,不断增进青少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以“热爱祖国感受北京”为主题的“新疆和田中小学生民族团结北京夏令营”“西藏拉萨中小学生民族团结北京夏令营”“玉树学生北京交流营”“首都少年玉都行”“河北保定中学生北京夏令营”……累计2200多名师生参与活动。和田对口高中班还开展了“民族一家亲”活动,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结对子。

据初步统计,“十三五”以来,在北京市压缩市属高校京外招生总规模的背景下,部分高校面向受援地区增加招生名额。在京高校还累计推荐612名优秀大学生赴新疆、西藏就业。

这一来一往之间,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更是同上“国情教育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感恩帮扶,帮助他人”的种子在北京及受援地的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异乡扎根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