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博物馆资源进课堂 谁来教?如何考评?

教育 光明网

据统计,我国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此外,截止到2019年底,已备案的博物馆有5535家,这些文物既是资源,也是我国的文脉,如何让文化文物资源走近青少年教育,如何用好用活文化文物资源,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认识中国,认识我们的历史?

近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教育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 》)。《意见》提出“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与文化瑰宝面对面”,并从四大方面提出了促进校馆合作的具体路径,推动了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衔接。

日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接受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的独家专访。

陈如平认为,博物馆资源进校园,重要的是实现在地博物馆资源与学校的对接,同时适当进行延展教育。对于谁来教?陈如平建议采用多渠道的方式,包括学校老师、博物馆讲解员、社会志愿者,甚至学生小讲解员都可以参与其中。

博物馆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陈如平认为,博物馆教育应该跳出原有的对学生学业学习评价,只是通过考试才能了解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这种做法。应该用多元化方式评价,而不是仍沿用考试方式考评。

博物馆资源进课堂 谁来教?如何考评?

小志愿者参观博物馆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学校教育要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

陈如平:《意见》的出台,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做的探索和创新。这几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在推进当中,我们发现光依赖书本知识学习,没有相应的资源以及和资源相关的社会实践平台的支持,会存在很多问题。

在书本教育之外,我们特别强调实践教育,这两者可以交叉。中小学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要走出书本;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学校空间里,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大课堂。现实中,书本教育和实践教育往往是分开的、脱节的,而实践教育更多的只是依托研学活动展开的,希望通过博物馆教育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这个平台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教材教学改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

此外,教育改革创新,除了需要提供更好的教育方式、搭建更好的平台、形成更好的机制外,同时需要考虑人的成长,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问题。博物馆资源不仅仅具有收藏、研究和展览的功能,还具有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功能。因此,亟需把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育人的工作机制。

所以,这次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出台文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培育人,形成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最终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2015年,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和2015年的指导意见相比,有哪些完善和特点?

陈如平: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时期,对青少年教育的任务要求也是不同的。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新挑战,回应这些挑战对教育带来的新要求。与五年前相比,现在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青少年更易接受快餐文化,只求新颖独到,吸引眼球,而不是系统的学习。这种时代性特点,就要求在教育的手段、形式、内容都要进行创新。

今年的《意见》是五年前《指导意见》的延续,2015年的文件为博物馆资源进校园提供了方向,这次的意见是在指导意见基础上的落实,补充完善了一些新内容,提出一些更适合,更合情合理的教育手段、教育形式,具有时代性。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补充课堂教育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意见》里面提到了“展教并重”,如何理解?

陈如平:进入新时代后,对青少年的教育不能还狭义地理解为学校教育,同时还要考虑到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社会资源,将之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当中,这些社会教育资源是教育的生力军。

在《意见》里有一个重要的词就是“博物馆资源”,博物馆资源不是狭义的概念,还包括一些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场馆和户外设施场所等。这些都是博物馆资源。所谓“展教并重”,是对博物馆功能的一种拓展,要求强化青少年教育功能。

博物馆资源中,除展览外,还要让青少年了解这些资源背后的故事,这些背景性的知识和文化,实际上是通过“展”这种形式,给青少年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渠道,让他们真切的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理解,都需要博物馆资源补充。学校有其局限性,包括教材,虽然是浓缩的历史,但只是一小部分,我们要丰富它,让它更全面、更系统。这些无法通过一堂课或者课件来完成,需要博物馆资源来丰富、补充和支撑,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对博物馆资源提出了“展教并重”,其实是对博物馆的发展,对学校教育如何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要与在地博物馆资源融合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意见》里提到要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美术、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机融入博物馆教育内容。如何实现有机融合?

陈如平:这次《意见》里专门提到了9门学科与博物馆资源融合,主要在于这些学科当中蕴含着很多历史知识,包括围绕着这些学科也有一些历史脉络。

学校教材、课程如何与在地博物馆资源进行融合?这个非常重要,也是落实《意见》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思路。如何对接?我建议文物部门和教育部门,包括一线老师可以坐下来研究研究。

首先,学校的教研部门、校长、老师可以逐年级,逐教材找知识点,特别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从整个历史发展脉络当中,看看哪些内容国家统编教材有,哪些需要补充。这个工作需要教育部门来做。同时,以省市区为单位,研究本区域里在地博物馆资源有什么,这个需要文物部门考虑。

双方通过N次的对话交流,最终达成合作对接。对接后,把双方的资源挖掘出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有了这个基础性工作,就可以避免资源不对接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供给和需求的问题。

第二,要考虑层级问题。文物部门在提供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分级。小学讲什么?初中讲什么?高中讲什么?此外,供给的内容和采用的方式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有些内容可以通过在地博物馆资源解决,有些内容无法通过在地博物馆资源解决,可能需要跨地区跨地域。比如现在试点的京津冀博物馆资源进校园项目就是跨地区的。

第三,资源对接要考虑跨时空解决。不仅仅是与在地博物馆对接,还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的形式对接,根据经济条件、学习需求、个性化发展做适当的安排,让学生们走得更远一点,做一些延展性的学习,强化参与体验式学习。这样就把在地博物馆资源扩大为泛地博物馆资源。

第四,要考虑网络学习。以后学生不仅在学校第一课堂学习,也可以在博物馆第二课堂学习,还可以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还有第四课堂网络学习。要做好对学生的指引,比如老师讲到某个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通过博物馆资源去了解补充。这是非常重要的对接办法。

多元化思路解决谁来教的问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既然是教育,就要有人教,谁来教呢?

陈如平:我觉得在教的问题上应该是多元思路。

对于青少年来说,毫无疑问,自己的老师更有权威性。但博物馆资源是另外一套系统。这就需要博物馆的讲解员来讲解这部分内容,挖掘其背后的故事,通过讲解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人对自然的认识等。这种对文明的研究,通过转化成展品的介绍,最后把知识传递给青少年,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新的思考和启发。

同时还可以考虑请志愿者,甚至是社会人士来教。例如有些革命纪念馆,可以请烈士的后代来讲,比纯粹的讲解员更有感情,而且有一种浓浓的亲情,效果非常好。

所以我建议志愿者有两类,一类是比较专业的志愿者,一类是和这个事件有联系的当事人或者亲历者。

此外,可以通过自身教育来完成,例如小讲解员。可以针对不同的博物馆资源,学校成立社团培养小讲解员,甚至研究小组,培养学生的自主教育,团队教育,这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甚至可能将来通过人工智能来教。学生通过与人工智能的对话进行学习,也很有意思。这样就将学生的奇思妙想,通过人工智能来解决,减轻讲解员的负担。

教育无处不在,尤其是这种深入人心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评价体系有三个原则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有了人有了教材,我们如何来考核?如何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陈如平:博物馆资源教育如何评价?我觉得首先要跳出现在学科教学评价的套路。应该采取一种多元化的,甚至是参与体验式的,结合具体场景的评价方式来解决。形式可以多样,手段也可以多种。

这种评价有三个原则。

第一是参与原则。首先要把学生从教室里拉出来,带出校门,带到博物馆当中,这是第一个原则。

通过参与,他对博物馆资源有期许,甚至有自己的设想,到博物馆我要学什么?这种期待就是进入博物馆教育之前的准备,可以通过上网或者图书馆了解相关的内容,这些行前准备就成了博物馆教育的参观计划、工作方案。这就是参与。

参与不能是走马观花,走马观花不是教育,只是参观展览。只有观,没有研究思考学习,只是在场馆里走一圈,是形式主义的做法。

参与是一种评价,但参与到什么程度?参与的水平如何?我们就需要设计一些载体指导学生,也可以请文物部门的人或者家长指导孩子准备参观前的工作方案、学习方案,要把自己的目标写在方案里。

第二是体验原则,是深度体验。因为有了期许,有了目标,再请讲解员讲解,或者学生在自主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找到他所需要的内容,这也是评价。

第三是合作原则。很多学习可能更多的考虑是个人研究,但是在博物馆教育中我们要强调合作,所以在具体的形式上,可以通过小组,或者研究团队,甚至以社团的形式来进行学习,这也是一个很重要评价。

从以上三个原则来看,具体的评价手段有很多,可以做一些设计。比如参观以后,在离开之前,可以在最后一个展厅可以举行小竞赛。学生们都喜欢游戏,奖品可以是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这都是非常好的评价方式。

还可以在最后环节举行报告会,根据之前的行程准备,让学生谈体会谈收获。可以在博物馆也可以在学校,这也是评价。但不是考试,一考试就变味了。

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回到学校后写体会,不求人人写,愿意写就写,但是学校可以采取奖励表彰的形式来鼓励。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博物馆教育的整体评价,一定要跳出原有的对学生学业学习评价,只是通过考试才才能了解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这种做法。这是传统的套路,我们一定要改进,最终必然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成琪)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博物馆资源进课堂 谁来教?如何考评?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