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4日电 “如果你想像他们一样,就一定要继续读书,因为知识能把你变成你想成为的人。”近来,微电影《国华的孩子们》引发关注,剧中的主角之一老师杨少敏,为了让准备外出打工的学生回学校,说了上面的话。
读书,让知识改变人生。据了解,微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剧中主要人物杨少敏、蔡莹、王永锟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都从国华纪念中学毕业,之后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在不同的行业工作。
可以说,是读书,彻底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而他们人生的转折点正是从国华纪念中学开始。多年来,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成果,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捐建慈善学校和教育慈善基金,以及举办多种助学捐款活动,致力于探索“全生命周期开发式教育扶贫”。
国华纪念中学的孩子们
在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看来,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优质的知识教育,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决策。与扶持生产、转移就业、移民搬迁等扶持方式比较,教育资助的扶贫方式同样重要。
国华纪念中学学生们
国华纪念中学就是碧桂园教育扶贫的成功案例,他确实改变了不少因贫困而不能上学的孩子的命运。
微电影《国华的孩子们》中,杨少敏、蔡莹、王永锟都毕业于国华纪念中学。其中,杨少敏老师,是2018届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她作为公益支教项目的志愿者,前往广西偏远山区的一处乡村小学支教。蔡莹医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2016届的八年制医学毕业生,毕业后她在中日友好医院任职,并在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支援武汉。创业者王永锟,则在2009年入读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目前担任深圳一家机器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
实际上,从国华纪念中学走出来的优秀人才还有很多。他们皆因知识改变了自身命运,而后又成为反哺社会的人才,很好地诠释着“国华精神”。
据了解,国华纪念中学由碧桂园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和联席主席杨惠妍于2002年捐资2.6亿元创办,是依法兴办的全国第一所纯慈善、全免费、全寄宿民办高级中学,接受对象为家庭生活贫困、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
从创办至今,国华中学共接收了3260名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截至2020年,在校学生494人,已毕业2582人,其中硕士803人,博士141人,出国深造108人。难能可贵的事,学生从报考开始,直至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博士毕业,学习、生活等一切费用全部由国华中学承担,目前总投入已超过6亿元。
杨国强曾说:“立校办学的目的,是让年轻俊彦从拥有知识开始,继而拥有高尚的品格和灵魂,以建设国家和回报社会为终点。我真诚希望每一个走出国华纪念中学的学生,铭记本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价值观,既受助于社会,当以奉献社会为终生追求。”
教育扶贫:授人以渔 再点亮他人
实际上,国华纪念中学只是碧桂园教育扶贫成果的一部分。截止目前,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先后创办了三所慈善学校,同时设立了20余项教育慈善基金,并多次开展助学捐款行动。
慈善学校方面,碧桂园还捐建了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对贫困生全免费的大学,总投入已超过 7亿元。截至2020年6月,学院累计招收高中毕业生 2476人,其中贫困家庭学子2089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另外还有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这所学校位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共计捐赠3亿元资金建设,建成后能容纳2000名学生就读,将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一切费用。
由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资创办的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
早在1997年,杨国强就曾出资100万元,通过羊城晚报设立了以自己母亲名字命名的仲明助学金,此后一直坚持每年捐赠,后来每年捐赠额增至200万元、300万元,23年来累计捐赠超过4100万元,有1.2万余名家境困难的优秀学子获得资助。
据介绍,杨国强所创立的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教育扶贫扶智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根本性作用。“教育扶贫,授人以渔;一人成才,全家脱贫”,这十六个字生动诠释出了碧桂园的教育扶贫理念,碧桂园的创新实践也成为脱贫攻坚大背景下具有样本价值的探索。
在国华纪念中学,教育不是为了照本宣科,也不纯粹是考上名校,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再点亮他人。这正应了碧桂园及杨国强的初心和愿景,即希望他们能学有所成,回馈社会。为此,碧桂园和所有受助的孩子们都一直在努力。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碧桂园教育扶贫: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再点亮他人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