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古时,人们视教育为生存,发展的根本,西周时期设立太学,太学以六艺作为教学基础,不过此时的太学,都是宫廷教育,进入汉代之后,才逐渐演变为民间教学,科举制诞生后,读书风气更甚。
好的教育能培养人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成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培养孩子成绩,而是培养情商,一个人的情商高低,能让成功之路少走一些弯路。但有些父母却总是花心思去打造一个“神童”。
在湖北武汉,有一位少年迅速走红,他戴着红领巾、胳膊上别着少先队队长对标“五道杠”,因为这“五道杠”,网友都称呼他为“五道杠少年”。
“五道杠少年”又叫黄艺博,自从走红之后,他的事迹就跟“传说人物”一样,频频出现在媒体上,根据黄艺博的父母所说,黄艺博从小跟别的小孩不太一样,他两三岁就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读报纸,精通世界上下五千年,从小就不谈玩具,反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和平。
随着年龄长大,黄艺博开始热心公益,主动当志愿者,通过各种渠道资助老人、失学儿童近200多次,累积善款11000元,从这些人生经历来看,这个黄艺博就是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一副老成的面相,加上成年人都不一定拥有的行为之举,让黄艺博迅速走红网络,根据一些媒体报道,黄艺博上了初中之后,还获得了“湖北首届美德少年”、“武汉十大孝星”荣获“十佳少年”一系列的荣誉。
然而在一次采访当中,本该是针对黄艺博的采访,却让另外一位同学走红了,坐在黄艺博斜后面的同学露出了一脸不屑的表情,因为这张表情,网友都封他为“不屑弟”。
其实这场采访除了不屑弟之外,还有很多的“疑点”,比如黄艺博的红领巾大的“离谱”,而且全班只有他一个人戴,很显然这是一场预定好的拍摄,可能是“不屑弟”不屑当他的演员吧。
“不屑弟”走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表现出了一个孩子应该有的姿态,至于黄艺博看上去就有“做作”了,难免会让人觉得视觉疲劳,而在黄艺博背后,他的父母确实有着很大的过失。
“五道杠”和“不屑弟”在走红一段时间之后,也慢慢的消失在了人们视野当中,但是黄艺博的身上的光芒依旧还在,进入高中之后,武汉大学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不过黄艺博在光芒的加持下,开始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不再重视成绩。
2016年黄艺博参加了高考,但他落榜了,他只考了477分,跟武汉大学失之交臂,去了一家普通的大学。“不屑弟”孙一童则进入了哈佛大学读书,两人的人生轨迹从走红的那一刻,已经分叉了。
黄艺博落榜也值得很多人深思,家庭的教育至关重要,每个家长也应当重视起来,俗话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当初的“五道杠少年”和“不屑弟”现状如何?一个民办、一个哈佛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