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自治区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要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从2020年秋季学期起,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目前,秋季学期已过大半,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纷纷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们体会劳动之美、劳动之乐,在劳动中磨砺性格、收获成长。
“一粒米从田地走向餐桌要经历怎样的过程?你们从小就会背诵《悯农》,但知道为什么要珍惜粮食吗?”在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的课堂上,语文教师张雁结合学生们在金秋十月到稻田里“上课”的经历,将有形之课与无形之课联系起来,将劳动教育课与书本知识融合。把课堂搬进田野里,触摸稻谷的质感,细嗅泥土的芬芳。
10月,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组织学生前往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没有机械的时候水稻是怎么收割的呢?孩子们体验了人工收割水稻。戴上手套,拿上镰刀,在工作人员和老师手把手的示范和教授下,一把稻子终于被割下来了,大家由衷地感叹:真费劲,真不容易呀!在稻田展馆里,导游给学生们详细地介绍了稻渔空间的稻蟹共养技术和现代机械化的水稻收割技术,大家了解到农业产业的发展之路,原来农业不仅仅是收获那么简单!
同样是在金秋十月,银川市滨河新区景城第一中学的学生们在学校的劳动教育基地进行耕种,从配花、耕种到管理、收获,该校所有的七年级学生都参与了作物种植的全过程。
“衣服沾了水、鞋上有了泥,孩子们才能明白劳动教育的意义,磨砺艰苦朴素的作风,锻造勤俭自持的品格,涵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做新时代的有为少年。”该校德育处主任马克银说。
对很多学校而言,劳动教育课是一个全新课题,目前中小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从小娇生惯养,吃不得苦受不了累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个特点,宁夏中小学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是以小种植、小养殖、小采集、小发明、小加工“五小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自行探究、动脑动手、创造发明、质疑释难、观察对比、科学用时”的创新素质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教育活动。
例如在手工劳动教学中指导小学学生“自制小电灯”,让学生懂得电路的基本知识,了解电的用途,运用电的原理。在劳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器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中教师不仅利用劳动场地、劳动产品、动植物等视觉媒体,同时从观察方法、观察方向、注意事项进行认真细致地指导,使学生在劳动中带着明确的目标进行仔细的认真的观察,积累事实,积累数据,丰富感性材料,从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和创新。
据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人员介绍,通过“五小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启发下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思考,大胆尝试,独立思考,开拓活动空间,增强创造信心,培养自行探究的创新素质。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的能力。当学生对知识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主动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辅导,对学生提出新问题新见解及时鼓励,正确引导,耐心解答,教师通过设疑置难,营造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释难,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们的接触面更加广泛,丰富的内容材料资源让“有形”的内容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无形”的内容向青少年敞开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这些活动充分提供个体发展的自由度,有随意性、灵活性、多样性,并能提出一些学生熟悉却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给他们留下了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与空间,提供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劳动环境,培养了学生家庭劳动的能力。未来,我区将进一步探索形式多样,符合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形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来源 | 宁夏日报客户端
看点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宁夏:“五小活动”助推劳动教育课落地生根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