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晨正在实验室忙碌
近日,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7所名校向西北大学一名学生发来读研“橄榄枝”,他连续三年成绩专业第一,16门课程95+;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获一等奖……
他就是西北大学化工学院2017级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曹宏晨,最终他选择前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进行深造。这样的工科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把学习当成一种打卡习惯”
曹宏晨来自河北邯郸,高中时期老师对于能源危机的介绍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我当时就想着未来从事能源行业,便第一志愿报考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进入西大后,高中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他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每节课前,曹宏晨都会提早到达教室,抢占前排的座位;在课堂中,积极地参与讨论,记下课堂重点;在课后,提前整理好困惑的问题请教老师。
相比于同期的其他同学,曹宏晨在大二便跟随吕兴强老师进入实验室、开始进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他的国创项目为《基于二氧化碳、烯烃环氧烷和酸酐的三元交替共聚合的催化剂开发及应用》,主要是从高效催化剂的结构特征研究出发,探究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合成对环境友好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可能。
每逢寒暑假,曹宏晨都会主动申请留校做实验,他也笑称自己总是“宿舍里最后离校的人”。
“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
工科学习不仅需要学好理论知识,更需要学以致用。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但它的储存与运输仍存在安全隐患。针对此种现象,曹宏晨与队友尝试将更安全、高效的固态储氢方法与无人机结合,设计出一种新型无人机的高续航储氢及燃料电池系统。这一项目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也获得了第十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他说:“参与这些竞赛增进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工科学习不仅需要打牢理论基础,还需要关注它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在生活中,曹宏晨经常被同学叫作“曹老师”。他通过团支部学习帮扶小组与数位学习困难的同学结成“对子”开展学业帮扶工作。每晚十点多回到宿舍后,“曹老师”会准时“开课”,帮同学们答疑到深夜。2019年暑期留校的他还参与了科技支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渭南市富平县的羊奶粉厂改进奶粉干燥工艺。
“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技术突破,为国家未来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他满怀憧憬地说。
文/图 记者张潇 实习生蒋思韵
来源:西安晚报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西北大学有个超级学霸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