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各国教育焦虑透视

教育 瞭望

◆ 家长的教育焦虑,已成为当下亟待正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焦虑背后的现实问题是什么?

◆ 本篇微信共5篇报道:

日本:残酷的私塾竞争和“妈妈帮”

印度:家长焦灼图鉴

俄罗斯:学业素质都要抓

内窥教育焦虑

“请停止一边焦虑一边伤害”

来源:《环球》杂志

日本残酷的私塾竞争和“妈妈帮”

记者/郭丹(发自东京)

将火车车厢当教室,和可爱又宽厚的校长做游戏……许多读过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的读者,对日本小学的印象可能就是巴学园般的宽松教学模式;

注重运动、收纳、礼仪……在许多中国人看来,日本非常重视儿童素质教育,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成长。但现实中,日本孩子真的如此轻松吗?

因为工作原因,《环球》杂志记者的孩子也来到东京上学。这是一所普通公立小学,学校窗明几净,和许多公立小学一样,校内游泳馆、剑道馆、图书馆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每天穿着整洁的校服自己上下学,一般从下午两三点开始,就能陆续看到街上揹着书包回家的孩子。日本小学生也基本没有家庭作业,因为在学校就完成了。

一学期下来,除了开了两次家长会,传达了现阶段整体教学重点、展示了孩子们的手工课作品外,似乎再没有太多家校沟通内容,整个学业和学校氛围都是轻松幸福的。

然而,幸福没多久,记者就开始感觉有些心慌。如此轻松的学习真的没问题吗?日本孩子都是这么轻松考上大学的吗?抱着各种疑问,记者开始通过多种途径打探日本小学教育的全貌。

各国教育焦虑透视

▲ 在日本东京的汤岛神社,人们在许愿墙上挂祈福木牌,为学生考试祈福

一路“私立”到精英

日本的小学教育主要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无论是区属还是市属,公立小学不需要考试,只要住在学区内就可免试入学。但是私立小学,不仅学费高出公立学校几倍,还须通过入学考试,而且越好的私立小学门槛越高。

从课程内容看,好的私立小学一般从一年级就开始教英文,且课程内容多而实。而记者孩子所在的公立小学,直到三年级才开设“国际交流”课,内容也非常简单。在国语、数学、社会、理科等其他学科上,私立和公立学校的教学内容也存在巨大差距。

上课时长也不一样。公立学校一般15点放学,私立小学要到17点左右,且留有各种家庭作业。小学6年下来,公立小学与私立小学学生的整体竞争力已相距甚远。

加之日本自1995年开始推广“中高一贯制教育”,许多好的初中与好的高中被绑在一起。因此,为了进入名牌大学,日本孩子从“小升初”开始就得拼。因为如果没能升入好的初中,就意味着将与好的高中无缘,也难以考入名牌大学。

上私立小学——考重点私立初中——直升重点私立高中——进入重点大学,就成了许多日本家长培育下一代精英的进击之路。

但私立学校一路读下来,高昂学费是一般家庭难以支撑的。当然,公立小学的孩子家长,也不会因为没走私立这条路就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另一条强化之路——私塾

私塾后的“妈妈帮”

所谓私塾,就是中国各类以提升学业成绩为主要业务的培训机构。目前东京地区最著名的私塾叫Sapix,此外还有四谷大冢、日能研、希学园等不胜枚举。

各家培训机构为了提高自己的重点学校升学率,都会进行招生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孩子才有机会进入私塾。

以Sapix为例,该机构约两个月举行一次入塾考试。孩子们根据家庭住址选报附近的分校。考试内容远超正常教科书的范围,通常孩子们要考几次才能成功进入该机构。录取结束后,Sapix便会按照学生的入塾成绩将他们分配到A到S的各班。班级并不是固定的,每月都会有分班考,每学期有全国排名大考……如果成绩下滑,就要从原来的好班调整到其他班级。此外,还有10%的末位淘汰,私塾会对学习一直不进步、排名靠后的孩子进行劝退。

一个日本小学生为了考取一所重点中学就要像高考一样每天拼命学习,接受各种考试,接受每次调班的压力,对孩子身心的蹂躏可想而知。

而支撑孩子成绩不断提高的,并不仅仅是私塾老师,更重要的是孩子身后的妈妈——一位位全职家庭主妇。

为了让孩子在六年级有充分的复习准备时间,从四年级开始,Sapix就进入“备战中考”模式。以数学为例,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学到了立体图形的体积、扇形面积、各种三角形角度求解等内容,达到普通小学五年级甚至六年级的水平。而且,私塾的老师仅负责传授知识、组织考试并配发答案,至于具体题目的讲解、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都要全程靠家长。如果你没有学霸妈妈,Sapix会为你推荐小灶课辅导老师,也就是上完私塾需要另请家教,当然费用也不菲。

进击的代价

虽然私塾能学很多东西,但并不是所有公立学校的孩子都能考上,即使考上了,也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能力负担高昂的培训费。

拿Sapix来讲,四年级以后,国语、数学、理科、社会四门课程一起上,一个月基本费用是4万日元(约合2500元人民币)。还不包括入塾的会费、寒暑假培训费、单独家教费……特别是到六年级,一个孩子一年的花费超过100万日元(约合6.5万元人民币)。

如此高昂的培训费,让许多有两三个孩子的日本家庭望而却步。但不参加私塾培训,进入重点初中的几率就会下降。因此,日本坊间对于教育培训投资有许多类似的看法:“庆应、早稻田等名牌大学毕业的家长一定能培养出同样优秀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没有那方面才能的话,孩子也别抱那个希望……”日本社会对阶层固化的认识可见一斑。

了解了这些,记者不禁感叹,相较之下,中国国内的家长或许应感到些许欣慰,至少,孩子们到高中还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不需要在小学就承受高考一般的压力。

印度家长焦灼图鉴

文/李熠煜

作者系浙江理工大学中印社会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教授

印度电影《起跑线》讲述了一对中产夫妇为解决孩子的择校问题而绞尽脑汁的荒诞故事。拉吉夫妇不得不购买高档小区的住房,经历各种面试的羞辱,最后只好假扮穷人,去抢占穷人的保留名额。故事略显夸张,但印度家长的焦灼与酸楚,却真实不虚。

读私立成风潮

印度有约2.6亿学龄儿童,数量是世界之最,但在“免费强制教育”(类似中国的义务教育)上的投入却不到GDP的4%,公共教育资源的缺乏可想而知。

2019年数据显示,印度的平权教育法案(2009年)颁布已有10年,但只有不到13%的学校达到法定标准。由于公立中小学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教师不足、制度缺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堪忧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充斥着对公立学校的批评与不信任。

各国教育焦虑透视

▲ 10月17日,印度孟买的一名教师帮一名参加网络课程的学生戴耳机

公立学校让人失望,家长只能将孩子送入资源更丰富的私立学校,这一做法已迅速形成风潮。

一项全球性的调查显示,印度家长对免费私立学校的支持程度高达73%;假如负担得起,就读于公立学校的孩子中,85%的父母愿意将其转入私立学校。这些数据都是全球最高。

统计数据也证实了家长意愿的真实性——从2011年到2017年,私立学校入学人数增加了1700万人(从4400万升至6100万),公立学校就读人数从1.26亿降到1.09亿。《起跑线》中的拉吉夫妇就是在对公立学校的担忧中,为了让孩子就读私立学校,而殚精竭虑的典型案例。

将孩子送入最好的私立学校,是否意味着一帆风顺,父母不再焦虑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印度大学招生考试的竞争非常激烈,每年有大约1000万名考生,而印度较为知名的高校(如排名靠前的印度理工学院、尼赫鲁大学、德里大学等)数量不多,其就业前景固然美妙,录取率却极低。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每年有40万考生报考,只有200人能考上”的“皇家工程学院”,原型就是印度理工学院,每年都有数十万名学霸报名,堪称“地球上最难考的大学”。

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导致的残酷升学压力,孩童未必有清醒的认识,父母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择校上固然不能输,在长达12年的求学之旅上更不敢松懈。瓦尔基基金会对29个国家/地区近2.75万名父母的综合研究(2018年)显示,印度父母是世界上最关注孩子教育的人群之一,95%的印度父母会辅导孩子学习,62%的父母辅导孩子每周超过7小时。

印度政府在十年级和十二年级的末尾会举行两次公开考试,类似于中国的“初中毕业考”和“高中毕业考”。这两次考试的难度并不大,但好的毕业成绩是入读高品质学校的基本保证。对希望就读名校的考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各大学的入学考试,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不同时段内不同大学的入学考试,由于难度骤增(许多内容学校并不讲授),考试季漫长,更加剧了孩子和父母的焦虑,也导致印度补习班盛行。

“倾家荡产”为教育

随着孩子的成长、学业难度的增加、竞争的加剧,父母难以继续辅导,各种课外补习班就此登场。

印度最著名的是关于大学入学考试的补习班,每年有多达90万名学生参加联合入学考试(该考试是进入印度理工学院的必经之路)和其他顶级工程类考试,基本都需要参加各类培训机构。即使一些大型教育机构每年收取10万~40万卢比(约合1万~4万元人民币)的昂贵学费,培训名额依然爆满。

印度北部城市科塔是最有名的“补习之都”,每年有超过20万各地学生来此,参加准备印度理工学院入学考试的补习班。考生每天在拥挤的教室中,接受14~16小时的高强度课程学习,伴随着一轮轮的密集测试,学生根据排名被分到不同班级,循环往复,直至考试前夜。

在巨大的压力下,出现心理问题是常见之事。根据当地政府的统计,自2013年至2017年,共有77名来科塔补习的学生自杀。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官方数据显示2018财年的人均收入约为11.3万卢比,而考生每年的补习费用、食宿费用,甚至远远高出这一人均年收入水平。有考生为了支付自己的补习费用,母亲抵押了所有的金银珠宝。在这种倾家荡产投资教育的行为背后,是家长们深切的焦虑,以及学童的压力。

最近几年,Vedantu和Unacademy等在线教辅平台迅速崛起,由于其多重优势——没有地理上的约束,可以通过1∶35的比例授课,没有入学考试的障碍,收费甚至低至线下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

2019年4月,Vedantu从中国的在线教育机构“好未来”筹集了500万美元,并正式推出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可以监控师生互动的70多个参数。该公司采用的是免费增值模式,每月的独立访问量达1050万次。

Unacademy也在2019年6月从红杉资本、Steadview等知名投资者那里筹集到5500万美元,开始疯狂扩张,收购了拥有超过900万用户的Wifistudy。截至2019年7月,该网站已拥有4万付费活跃用户。

从印度线上、线下辅导班的收费金额、增长趋势、火爆程度,可以窥见印度父母对后代教育的投入与关注,也可以想见每个奔走于辅导班的孩子身后,那些神情焦灼的父母。

健康安全也成焦虑源

除了成绩,对孩子健康安全成长的担忧,也是印度父母焦虑的一个源头。

印度的统计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父母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关注点存在差异:5~7岁儿童的父母最关注限制孩子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60%的7~11岁孩子的父母非常担忧受到性虐待和性骚扰;12~16岁孩子的父母会担心抑郁症的侵扰,尤其是在十年级和十二年级的会考准备期间,这种焦虑会达到顶峰。

印度父母几乎每天都会读到关于儿童受伤害或绑架的新闻,孩子的安全成为父母非常关注的问题。据《印度时报》报道,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创建相关方案,帮助家长从线上到线下监控孩子的活动,以确保他们始终安全。

初创公司Parentune的联合创始人Nitin Pandey建议印度父母构建一个私人信任社区,来解决焦虑的问题。这些公司提供的GPS和GSM设备可以自动接听电话。父母可借此了解孩子周围发生的事情。一旦孩子离开安全区域,系统就会通知家长。

位于南部海得拉巴的StudyMonitor公司与南部250所学校合作,给近7万名学生提供服务。它能跟踪校车,给父母发送相关的详细信息,假如校车线路出现偏差,系统会自动报警。

呼唤多元化解决方案

解析诸多印度父母的焦虑行为,会发现不论是倾尽全力让孩子参加各类补习班,还是过度关注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长,或许都是印度的传统社会受到现代化冲击所造成的后果。

在印度,随着现代教育普及、种姓制度逐渐消退,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态度相对淡化、对物质生活更为关注,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正在改变。在这种社会发生剧烈变迁的时候,人们普遍存在过度焦虑应属正常,除了向传统的宗教、瑜伽求助之外,更多的现代解决方案也将成为缓解父母焦虑的良药。

印度的一项关于父母与孩童的焦虑研究成果显示,父母的收入、受教育程度与焦虑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该模型的多元回归表明,结合父母的社会经济背景可以很好地预测孩子的焦虑现象。据此,相关研究者建议提供特殊的班级来培训父母,缓解其焦虑,由此才能真正缓解印度家庭的焦虑与孩子的压力。

还有学者建议通过诸多学校都有的家委会,鼓励家长全面合作和参与学校各种事务,比如邀请家长在专业领域做讲座,动员职业为医生的父母参与健康管理,职业为教师的父母协助学校教学,协同维持校门口的交通秩序等。显然,良好的家校沟通,能较好地缓解各方的焦虑。

俄罗斯学业素质都要抓

文/崔铮 樊文进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是什么关系?家长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为学校教育服务?……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何解决,往往成为家校双方共同的焦虑。

在俄罗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不会视二者为补充关系。俄罗斯的家校合作教育由来已久,家校合作体系中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当属全国家长委员会。

该委员会是由政府管理的非营利性政府公开服务组织,由地区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委员会还包含市级、校级和班级组织形式。正是这种从政府到基层全方位的家长委员会模式,使得彼此之间形成互补,保障家长参与到学生教育工作中,有利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2年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将俄罗斯的教育体系确定为“国家—社会体系”,确定了社会组织及相关人员可以参与管理教育的原则。

根据该体系,全国家长委员会成为俄罗斯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所学校在新学年伊始的第一次家长会中都会选出新一届委员会,以保护家庭权益与孩子健康为宗旨开展活动,其主要职能是协助学校更好地教育孩子。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俄罗斯的家校合作教育已形成相对完善成熟的结构。但在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国内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俄罗斯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样在一定程度上给家长带来或多或少的焦虑和压力。

首先,繁重的家庭作业成为家长的负担。作为把控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工具,家庭作业的地位不可撼动。

俄罗斯的老师们认为,家庭作业是鼓励学生去读书的有效手段,没有留在纸面上的知识是没有智慧的。老师们每天都要布置大量作业,并按时检查。这就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和学生学习,如果家长不重视学生家庭作业,会被认为无视老师的工作。受此观念影响,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辅导孩子的课业,压力自然多了一重。

其次,受到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影响,俄罗斯的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希望从一些兴趣爱好培养中提升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俄罗斯,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体育和艺术是孩子获得全面发展尤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各国教育焦虑透视

▲ 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家长带着孩子参加童车大巡游活动

俄罗斯家长认为,孩子从小从事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格,还能在体育锻炼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因此家长们总愿意带孩子参加体操、滑雪、足球、游泳、拳击等多项体育活动,寒暑假里积极配合学校同孩子们一起进入夏令营或冬令营。

同时,俄罗斯人的艺术修养传统保存良好就得益于从小获得的艺术薰陶。俄罗斯家长们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从小就要求孩子们接触和学习芭蕾、表演、绘画、歌剧等各种艺术。

体育、艺术等素质培养因此成为俄罗斯家长的一项大任务。笔者2011年至2015年在俄罗斯留学期间,曾给一个三年级的女孩做过中文家教。除了学习中文,这个女孩课余时间还要学习英语、法语、油画、芭蕾、吉他等,家长的压力可见一斑。

此外,在促进家庭和学校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家长作为家长委员会的主体,被要求协助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策划和组织文化、体育等活动,协调学校相关部门以确保学校教育达到最优效果,组织和举办家长会议,监督和督促学生参与学校俱乐部的活动等。这种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互动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和精力耗费,就连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出勤考核也令家长们感到焦虑。

内窥教育焦虑

文/高洁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前段时间,江苏一家长大呼“我就退家长群怎么了”,这一看似寻常的情绪宣泄,竟成了新闻热搜,一时间仿佛打开了家长群体焦虑的溃口,各式吐槽、调侃涌上互联网:“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家长群里老师的点名”“天下家长苦群久矣”等等。

在人们纷纷探讨家长群存在的必要性,家校关系的本质,以及家校合作的有效路径时,家长群和家长群体两层意义上的教育焦虑,再次引发社会集体反思。

无论是家长置顶家长群,不落下每条群内信息,还是争相在群里向老师表达感谢,主动承担“分内”甚至“分外”的教育工作,其实皆出于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切及竞争带给家长的压力。对教师下达任务的不敢怠慢,事实上是家长对孩子教育与前途的不敢怠慢。

上述行为逻辑在本质上与择校、报辅导班等“鸡娃”行为并无二致。家长的教育焦虑,已成为当下亟待正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各国教育焦虑透视

▲ 图为安徽省金寨县胡湾小学的一名学生午休时间趴在课桌上玩耍

探求内因

曾经踌躇满志要给孩子最自由、快乐的教育环境,为何孩子一上学就彻底放弃了呢?教育带给家长的焦虑感究竟从何而来?凡事须先从内在探求原因。

首先,是时间的有限性。

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人的上升通道与能获取的技能也是有限的。有限的能力与对成功的无限渴望构成持续性矛盾,使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恐惧,进而产生焦虑。

时间的有限性使家长在规划孩子教育时总有一种“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紧迫感。同时,在家长眼中,孩子的全部生活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的成功是自己成功的一部分,所以,就像他们无法忍受自己事业的失败一样,他们也一样无法忍受随着时间流逝,子女没有实现教育目标的结果。

其次,是家长对亲子关系的窄化理解。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承担着如繁育、情感、教育等诸多功能。每种功能同时也体现着一种家庭关系。中国家庭自古重视教育,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后,知识和智力成为资本的象征,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比以前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中亲子关系的丰富内涵不知不觉被窄化为功利性的教育关系,人们一提到亲子关系,往往特指父母的教育职责,而玩伴关系、朋友关系、搭档关系等非教育性关系都被忽略与抛弃。

这种对亲子关系的窄化导致家长过分看重教育职责,产生巨大的教育压力,进而形成教育焦虑。那些关注孩子甚于关注配偶、以爱之名对孩子施行压迫式教育的行为,均反映着一些家长对亲密关系的无知与自以为是。

再次,是对教育改革的错误理解。

今天的部分家长在没能理解“素质教育”与“减负”真正意涵的情况下,便反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教育改革方案,误将素质教育等同于唱歌、跳舞等活动性的非知识教育,将减负等同于减少学习内容、缩短学习时间,生怕改革方案阻碍他们的孩子获得超越他人的机会。

对效率的追求使家长每时每刻都产生拖欠感,焦虑的家长甚至无需外在剥削,已主动进行自我剥削,既剥削孩子也剥削自己。希望孩子能学得更多、学得更快。一些家长甚至产生了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进而花费时间亲自投入到孩子的学业发展中,和孩子一起参加辅导班、读书会。虽然有些家长也知道要寻求“理性”“专业”的帮助,并开始进行反思,但依然绕不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维逻辑,内核仍是“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

认识外因

家长教育焦虑感的产生与一些外在因素深刻关联。首先是,教育回报与收入的不平衡。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马赛厄斯·德普克和他的团队就此做过研究,他们在对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者的收入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的收入进行比较后发现,一个地区的收入越不平衡、教育回报率越高,这个地区就越容易出现密集式教养方式。

这项研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孩子未来的经济前景,父母干预的强度以及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程度,会随着教育的经济利益增大而不断增加。所以越是收入差异大的地区,越容易出现教育焦虑与“鸡娃”现象。而收入相对平衡的地区,以及“大锅饭”时代,家长们则不容易产生教育焦虑。

其次,是对风险的警惕。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风险社会”中,食品、空气、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安全全方位考验着人们对风险的承受力。相比以往,如今的家长对教育风险更敏感,稍有风吹草动,便被不安全感和焦虑感裹挟。此外,与其他孩子的竞争也被家长视为一种重要风险。

越是感到风险,家长越容易焦虑,因为焦虑与恐慌正是他们抵抗风险的防御机制。家长们通过产生焦虑来提醒自己早着手、早准备,并时刻防患于未然。风险社会,每个家庭都在自保的基础上追求利益最大化。当时间匆匆流逝,孩子始终没有外显性的标志性成就,被他人甩在后面时,家长便依靠外力,如辅导班、学习机等消费性服务为孩子增加附加价值,随即落入消费主义陷阱。

最后便是消费主义陷阱。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会因难以获得自己期待的成功而感到自卑或不平等,由此借助消费来完成“你有我也有”的“表征性”平等,以此假装自己获得了期待的成就与价值感。教育领域的消费主义亦如此。

教育的消费主义宣扬各种所谓的教育“需要”,在物品极大丰富的消费社会中,物品以差别化的面目出现,消费成为区隔阶层的某种标志。家长通过教育消费,帮助孩子攫取知识与文化特权,以此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但这种看似缓解教育焦虑的消费行为,实质上带动了“剧场效应”,加剧了家长教育焦虑的产生与蔓延——当前排有家长率先站了起来,遮挡了后排的视野,人们便不得不陆续站起来,投入无序竞争的洪流。

一张“处方”

缓解教育焦虑,家长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首先是充实内在资源。

当发现自家孩子存在问题,或看到身边孩子取得优异成绩时,一些家长会感到焦虑、紧张,对自己和孩子失去信心。尤其当教育带来的挑战不断增加时,家长会更频繁地感到焦虑。这是内在资源匮乏的表现。

这里的内在资源,并非指拥有好的教育平台,认识优秀的教师,有学区房等,而是人在面对未知挑战、压力与冲突时保持自我意识、整合自我心理的能力。比如同样作为新手妈妈,不同的女性表现出不同的内在力量,其焦虑的程度也不一样。

面对全新、陌生而复杂的人生阶段,家长需要依靠智慧,用自我实现的态度而非“牺牲一切为了你”的无私情感来做父母。其实,在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之前,家长应先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父母为孩子四处寻找优质的教育资源,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时,孩子也许会认为家长对他/她不信任、没有信心。孩子还会认为家长只会将他/她推给学校或辅导机构这些“外人”来负责,孩子与家长之间天然的美好联系却在这个过程中断裂了。

其实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家长的行为与生活,家长自身的行为就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模板,而家长如何与孩子交往,解决孩子的问题等也成为孩子观察、模仿的内容。家长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无时无刻不在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影响着孩子。当家长因自己的热爱而感染孩子,因自己的顽强而打动孩子,因自己的思考而薰陶孩子的时候,家长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和探索,也悄悄在孩子心中留下了印记。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帮助每个生命逐渐绽放生命的能量,并获得感受幸福的能力。

其次,是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认知。

家庭教育不需要时时刻刻借助外界力量,以表象的忙碌、充实状态来进行虚假的自我安慰。其实,产生教育焦虑非常正常,焦虑与倦怠也是真实生活的一面。很多时候家长有意掩盖这种负面情绪,想在孩子面前呈现完美的状态与形象。但这恰恰阻碍了孩子面对真实生活的能力。如果家长向孩子呈现出自己与焦虑共存,一步步通过自我激励、思考、努力来化解焦虑的状态,孩子就会在家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同时,只有向孩子展现自己不完美一面的家长,才能看到孩子真实的一面,并接受其不完美的必然性。

家长与孩子并非家庭关系中的符号,家长需要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当他们共同经历认知困境、情绪起伏并一起获得成功,发现事情或生活的魅力时,家长与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就感,并获得成长。这才是家长们应该拥有的家庭教育思维方式。

最后,是构建健康的亲子关系。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无需成为完美的化身,时刻保持正确。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尽量爱孩子,并保持自我对世界的探索,就足够了。

理想的亲子关系是,家长与孩子能汲取彼此的生命智慧,孩子身上体现家庭的气质,其成长规划中有家长的影子,但这种规划并非家长的要求或强迫,而应源自孩子对家长发自内心的认同。

亲子关系是“共鸣”的关系,而非“单向付出”的异化关系。共鸣即指两种声音彼此呼应,并且在呼应过程中两者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音,不被对方占据、支配。所以,家长教育子女不应是一种完全的付出或牺牲,而应是作为孩子的守护者、陪伴者和知音,与孩子一起体验五彩斑斓的世界。

“请停止一边焦虑一边伤害”

口述/心理学家 贺岭峰,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整理/《环球》杂志记者 胡艳芬

播发时瞭望新媒体有删减

试试未成年人的“工作”

我们往往只是把孩子当孩子,把学习当学习。假如换个角度,把孩子当大人,把学校当成一家公司,把上学当成上班,你恐怕才能体会到孩子们正在经历什么。

你会发现,孩子服务的这家公司,上班时间是全世界最早的;每天的工作都要进行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而且是许多部门同时考核——考完一科考另一科。而现实中没有哪家公司是天天都要进行KPI考核的。

根据统计,中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受一次表扬,至少要伴随6次批评。我们认为,任何一家企业的积极互动和消极互动之比,理论上来说应该大于3比1,才能达到一个幸福企业或快乐组织的标准,这个在心理学上叫洛萨达线。

著名心理学者洛萨达提出过一个命题,一个人积极向上的情绪是由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综合而成,其中的比例大致是2.9013∶1,被称作心理学的魔力数值。就是说,应该至少夸孩子3次才能批评他1次。如果有一个情绪银行的话,意味着你存3笔可以取1笔,如果你存得不够取得太多就会破产。

低年级的孩子每天“下班”倒是比较早,但都是带“工作”回家,一般至少要“加班”一两个小时,临到“项目结项”(考试)前夕就得两三个小时。好容易到了周末,家长们还要给孩子找另一家公司“兼职”。到了寒暑假,还要强化。

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12年,这漫长的过程中还没有任何工资收入、回报。最终的回报可能是12年后的一次考试结果,而且这结果有可能是一败涂地。

这样的工作,成年人愿意做吗?

因为“爱”,所以伤害

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一起,给孩子提供了一种低效的学习模式。学习效率等于学习的总效果除以学习的总时间。我们看到,老师和家长在合作做一件事,就是无限延长学习时间。客观上,在不断降低学习效率。

然而,时间总量是有限的,时间的付出是有机会成本的,因为,这个时间用来干这件事就不能干其他的事。

不能干什么事了呢?第一个就是不能交往。本来孩子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后,社会交往是他们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但繁重的课业使得一些家长或老师不让他们交朋友。今年8月18日,我们与共青团上海市委联合发布了《上海市未成年人心理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超过50%的未成年人交友数量少于3个,一些孩子甚至一个朋友也没有。这意味着,一旦亲子关系紧张,当他们面对生活中一些难关时,很难找到社会支持系统。

再就是没有足够的运动量和睡眠。报告还显示,50%以上的上海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不足1小时;近一半学生近3个月进过医院,且进过医院的学生中有83%日运动量不足1小时。上海市一半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由此可知,学习占用了确保健康的运动时间和保障智力发育的睡眠时间,这种消耗式的学习得不偿失。

教育是个长线投资,而当今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比(费效比)是很低的。家长们着实可怜,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金钱很多,但另一面,对孩子的伤害又很大。

时常退后一步,可以吗

在此次对上海市未成年人的心理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67.8%的孩子被家长体罚过;17.4%的家长和9.4%的老师曾当众羞辱孩子。当众羞辱,是对人的自尊自信摧毁最严重的一种行为,在中国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上海,在80后、90后父母身上,这样的现象令人心惊。

在我们接触的心理咨询案例中,许多家长说,“道理我们都懂,但我只要一看到孩子写作业磨蹭,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我看来,身为父母首先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你的皮质脑控制不了动物脑,就意味着心理出现了问题,需要求助心理医生,或者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无论如何,家长不能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受害者。如果在辅导作业时实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离场”——离开那个可能使你失控的场景,冷静下来。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告诉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家长们总是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做得越多越好,其实随着孩子年纪增长,我们需要经常往后退一点,让渡一些权利给孩子。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位来找我咨询教育心理问题的母亲说,她要抚育3个孩子,压力非常大,因为实在无法兼顾,老大的学习基本撒手了。放养的结果令她很意外——以前她盯着老大做作业,需要3小时才能完成;现在不盯了,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

这说明,当家长把一些权利还给孩子的时候,他自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反之,当家长把孩子所有权利都剥夺了,孩子就会说“好吧,反正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也没办法,但是我最后一定会给你一个失败的结果,告诉你这样做是没用的。”这个在心理学上叫“被动攻击”。

我们发现,出现问题的家庭里至少有一个操纵欲、控制欲特别强的家长。我们要避免成为这样的家长。

调整自己这个“角”

我们平台(微笑主义公益心理服务平台)上有很多焦虑甚至抑郁的女性,其中不少是未成年人的妈妈。她们的亲子关系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家庭里处于长期抑郁的状态。在学了心理学之后,她们开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慢慢意识到即使丈夫和孩子都有问题,她能做的也不多,唯有调整自己。当她们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后,发现所有的关系都变好了——有抑郁症的孩子不抑郁了,孩子的成绩慢慢提高了,夫妻关系也改善了……她们觉得这很神奇,但其实这只是家庭治疗的一个基本理论——三角关系。该理论认为,夫妻和孩子构成的是一个三角关系,任何一个角的改变都会带来所有边和角的改变。

这种心理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家长有错误的观念:一是想要用“一招灵”的办法来解决焦虑问题,但就像问题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一样,也无法一时半会就得到解决;二是希望学到一些技巧来操控自己的孩子。

我们不会教家长去“对付”自己的孩子,只会教他们怎么“对付”自己,只有跟自己的关系改善了,跟孩子的关系才会随之改善,孩子才会因此发生改变。

此外,“家长群”里传达出的焦虑,一定程度上是盲目对比导致的。这需要家长有正确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不要再“唯成绩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加速到来,有分析显示,十几年后现有的职业中有一半会消失。这意味着,传统的教育内容和应试成绩,在未来将无法作为一个人能力的评判标准。

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是,包括美国常春藤盟校在内的许多美国名校,已经永久性取消了SAT/ACT这两项标准化入学考试成绩。原因是:研究发现,这样标准化的考试成绩和学生未来的成就没有相关性,并给低收入人群、有色人种、女性学生带来障碍。

美国名校招生现在的评价标准中,排前三位的指标依次是:自我照顾能力,照顾他人的能力,自我成长的能力。

为了摆脱焦虑,家长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将观察的目光转向自己,控制情绪,心态平和,正确看待世界,最重要的是,全力恢复亲子关系。

最后,我想引用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各国教育焦虑透视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