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走着,咱今晚喝两盅?”
“得嘞,”
模拟北京人邀酒的场景。
老北京的男人们,
都喜欢闲着没事儿闷两口酒。
一来为了解馋,
二来就是闲聊瞎扯,解解心里烦闷。
约上三五知己,叫上三两下酒菜,
就是一份难得的珍馐。
过去的老北京人在哪都能喝两杯,
四九城的马路边儿、犄角旮旯的胡同里,
当然最喜爱的还是那不起眼的小酒馆儿。
当年老北京的“酒腻子”红火了不少小酒馆儿。
早些年的小酒馆儿规模一般都不大,
只卖酒不卖饭,
也只有男人出入,罕见女性。
冬天人们躲进满热、酒气、烟熏火燎的小酒馆,
与桌前喝着热酒的三哥二大爷打招呼。
父辈们对银锭桥附近的“集香居”大加赞许。
那是个有小二楼的酒馆儿,
老板姓杨,酒客都亲切称之为“小楼儿杨”,
此地还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
后来酒馆竞争越来越大,
渐渐有了下酒菜儿,
物质缺乏的民国时期,
别说是个铁蚕豆,
就是个铁钉儿一个大盐粒儿都能喝的有滋有味儿。
不过村长是没见过,
村长最常见的还是花生米、拌西红柿、
拍黄瓜、松花蛋、小葱拌豆腐、开花豆儿...
除了这些素菜,
还有很多冷荤也非常受欢迎,
猪头肉、酱牛肉、肉皮冻儿、
粉肠儿、猪耳朵.....
三两毛一盘,都是奢侈的。
小时候爷爷辈儿的每天基本都是一天三顿酒碗不离手,
还记得村长小时候,
姥爷每顿饭前都要喝两盅,
一杯小酒,一小盘花生米,
喝一口啧一声,听得村长都馋了。
其实对于老北京人来说,
喝酒就是个形式,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在北京的酒馆里,您看到听到的更多是北京爷聊天。
从家长里短到国家政策,
谈笑风生,十分惬意。
可惜现在已经没有老北京酒馆儿的踪影。
除了小酒馆儿,
还有当时老百姓消费能力所及的“二类酒”,
他们大部分都是晋人经营的“大酒缸”,
还记得那时候为父亲打酒的事吗?
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攥着父亲给的五毛钱,
哼着最喜欢的歌蹦蹦跳跳去打酒。
老北京人都好喝二锅头,
50多度的红星、60多度的老白干喝起来才够味儿,
像现在的那些连40度都不到酒,
都不合咱的口味儿,没劲儿!
70年底初红星二锅头一瓶才1块3,
那时候还是“百泉”,纯粮食酿造。
牛栏山二锅头,清代时候便有了,
每年土地解冻后,
往北京贩酒的运酒车能蜿蜒数里。
莲花白菊花白是曾经一代酒友的回忆,
菊花白是老北京特色酒之一,
以前是皇帝的帝王酒,老爷子们纷纷慕名购买。
莲花白是80年代小酒馆里最火的酒,
现在已经买不到了,
即使能够买到,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聊到喝酒就不得不提北京爷酒桌上的规矩,
倒酒的时候谨记“酒满茶半”“歪门邪道(倒)”
碰杯的时候也要注意酒杯的高低,毕竟长幼有序。
给长辈敬酒时要注意双手托杯,
平辈儿之间到没那么多规矩。
当然,敬酒您得实在,不能一个劲的说,
到最后没喝几口,这是耍鸡贼!
一两回这样,再第三回谁还跟您一起喝酒?
用年轻人的话来说:您这样会没朋友的!
北京的老少爷们儿都爱喝酒却不酗酒,
他们更多的是享受喝酒的乐趣!
一个人也能把酒喝得津津有味,
就如李白所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当然咱北京爷喝的不是寂寞,
是李白那种喝寂寞了还能做首诗的乐观。
中国的酒文化流传至今没有丢失,
其中肯定有咱北京爷的功劳。
在北京爷眼中,
喝酒不仅是在喝酒,也是一种娱乐一种享受,
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声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出处以真实情况为准,本平台不对因使用本文章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
欢迎关注北京人的北京公众号!守卫北京规矩,传承北京文化!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老北京酒馆里,都是爷!讲究!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