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年
啦
在街头巷尾,美食摊头,粽子、芝麻薯片、等等众多原本只属于某些特定节日的风味小吃,已然比比皆是。人们不必在乎它原来的喻意,萦绕于心的,难以忘怀的,一定是那熟悉的味道。
或许每一款味道都会有其动人的传说,但岁月流转,在如今这风物充盈、节奏骤快的时代,一口饭、一道菜、一款小吃,除却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又有多少人,有耐心来细细咀嚼它的味道,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呢?
在匆匆往前走时,我们不妨偶尔回头看看。看一看,在那些被遗忘的时光里,我们都曾落下些什么。
在福建,有一种饼用面粉发酵,加少许盐,它以肉沫、紫菜、红萝卜、香菇、葱、虾米等为馅,面团包着,外洒芝麻,经烤炉烘烤而成,出炉的东张紫菜光饼色泽焦黄,香酥可口,它的名字叫做光饼。
光饼直径约7~8厘米,中央有一小孔,用来把若干个光饼穿线结成一串。很多人都知道,光饼与戚继光抗倭有关,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开伙,戚继光便下令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这是光饼最早的原型,经过代代相传,工艺的改变,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光饼。从前,光饼都是百姓吃用之物,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风水轮流转吧,如今福州的大酒楼、大酒店,也把光饼切个蛤口,夹上糟肉、粉蒸肉、雪里红、苔菜,浇点醋蒜汁,当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点心待客。
而饼面有芝麻、中间无孔的,叫“缸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缸饼略胜一筹。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缸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
他们烤缸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刚出炉的光饼,香酥可口,人人爱吃。隔夜的光饼则不然。隔夜的光饼俗称“隔暝饼”,又硬又涩,难以入口。舍弃不吃,却又觉得暴殄天物,于心不忍。于是,福清人又玩出新花样:把隔暝饼放在锅里,或煎或炸。如此处理之后,光饼酥软适中,别有一番风味。
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缸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缸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为了让光饼有更长的保鲜期,福清人又在光饼的制作工艺上动心思,制作出称之为“猪油饼”的光饼,可以存放数日,依然香酥。
现如今,能吃上一口炭火烤出的饼,也许是一种奢侈了,因为现在大多都用机器化的器材来做饼了。
月是故乡明,饼是深巷香,这传承百年的古法里,创造了舌尖不能忘怀的味道,也淡开了漫长岁月的无尽乡愁。饼是许多海内外游子念念不忘的家乡的味道。饼香飘四海,浓浓家乡味,岁月流转,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出走海外,小小的饼,成为世代福清人感怀乡情的念想。忘不了的乡愁,回不去的故乡,怀旧现在也是个奢侈品。
福清光饼是福清的传统小吃,福州十邑其他区县的人称之为“福清饼”。
相传在河南光州(今河南潢川)有一种炭烤的“火烧馍”,是将和好的面团切块搓圆压扁,放在炭炉中烤。中原南迁的人将其带到福州一带,福州便有了“光饼”。福清光饼与福州光饼区别在于福州光饼饼面没有芝麻且饼中间穿有一个小孔。传说中戚继光抗倭时将福州光饼串成一串串充当军粮。福清光饼经过改良,中间加入了馅料,有紫菜、牡蛎等。在福清还有一个习俗,嫁女第二、三天请女婿、女儿回门叫“请头走”,还要买上100块饼。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深巷里的光饼飘香,是属于童年的记忆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