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药方,很多人都会想到现在网上著名的“医生体”,很多人对此都是一头雾水,在平常然看来鬼画符一般的“医生体”偏偏医生和护士都认识。所以后来竟然慢慢演变成,越是潦草的自己代表医生的医术越高明,反而是字迹工整的医生被认为是新手。
其实并非如此,早在我国古代,名医的药方不但字迹工整而且还有很高的书法造诣。现在的中药店中就可以看到在柜台后面有一排抽屉,上面写着各个药材的名字,这些其实都是由老郎中亲手书写,各个都是规整的正楷。
明末著名“医圣”傅山他的书法就堪称一绝,作为一代名医的同时,他也是一代书法大家,被梁启超封为“清初六大师”。他的书法以草书与楷书闻名,而他的字更是一字千金。但是他有一个习惯从不题字,人们唯一能得到他字迹的途径就是他的药方。
因此很多人没病也来找他看病,为的就是得到他的药方,从中欣赏他的书法。而傅山本身更是学兼百家,有老庄思想和诗词书画的造诣,相传他还会武功,因此经常在武侠小说中被描述成武功盖世的世外高人。而他的书法在当今书法界也是闻名遐迩的存在。
除了傅山之外,我国古代的医生基本都有一手造诣不凡的书法,比如清末时期的名医陈大堃,他的药方就以讲究排版出名,其行楷也是充满艺术气息和结构美。而我国现代的名医詹子翔更是钻研书法,他的药方甚至被当做书法作品来拍卖。那么为什么这些医生都写得一手好书法呢?
其实这和医生这一职业有关,一位名医的养成,不仅需要实际操作,还要阅读大量的药方和医学书籍。在牢记药性时就不免要书写,因此久而久之就会练就一手好书法。除此之外,我国古代的医生大多和读书人相联系,很多读书人科举失意就弃文从医,医圣张仲景就说过:“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在我国古代医生其实一开始并不被重视,甚至被视为“贱籍”,宋朝之前都是人们鄙夷的职业。韩愈的《师说》中就记载:“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直到宋朝医生的地位开始转变,而“儒医”的出现更是将医生地位不断提高。一些不第士子转为医生,被称为“儒医”,古代读书人练就一手好字是基础,因此医生群体的书法造诣也得到了提升。
对比如今的“医生体”和古代医生的书法,不禁让人汗颜。当然也并非是批判“医生体”,因为“医生体”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利用拉丁文和拼音简写组成的书写方式,医生的出发点也是为了节约时间,多为其他病人治疗。所以网络上对于医生体的评价,也是褒大于贬。
其实无论哪种字体其本身都是药方,都是为了治病救人,所以我们不能够去判断它的对错。现在也有很多医生开始放弃医生体,转而用工整优美的楷书撰写药方,这对病人来说,既能弄清楚自己得了什么病,也知道需要吃什么药,更可以避免太多误会。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清代老郎中的书法曝光,让现代“医生体”汗颜,远胜许多书法家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