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山海经》中,可以无限生长的息壤,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文化 何许人醉冷秋

《山海经》内经中,记载了上古时期,洪水泛滥,一个叫鲧的人,偷窃走了尧帝的“息壤”,用来治理洪水,但是很快就被尧帝杀死在了鱼渊,后来鲧的尸体,三年不腐,之后破腹生出了儿子禹,禹继承父亲没有完成的治水事业,最后成功了,也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在《山海经》中,“息壤”被描绘成一种有着神奇作用的土壤,因为它“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也就是说,这个叫”息壤“的土,它本身是可以自动无限生长的,所以用来堵塞洪水,是最好不过的。我们都知道,鲧治理洪水,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采取了”堵“的方法,而“大禹”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用的是疏通的方法,最后成功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山海经》中,可以无限生长的息壤,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洪水只需要疏通就能解决吗? 常识告诉我们,是不行的,如果洪水单单只需要无脑疏通就行,那么人类文明史上,根本就不会出现拦洪堤坝这个东西了,要知道,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堤坝系统的文明。可是,为什么在很多关于治水的故事中,都把用“堵”治理洪水的鲧,作为反面教材和失败典型呢?要弄懂这个,就必须搞懂“息壤”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首先可以确定,“息壤”肯定不是《山海经》记载的那样,可以无限自我生长,这种说辞,纯粹是神话演绎了,并且干扰了事实的真相。在《淮南子》中,记载了一句话:“禹乃以息土填洪水”。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大禹后来也是用”息壤“来治理好了洪水,那么就可以断定:大禹的父亲,绝对不是因为动用了神器,而遭到惩罚,因为鲧如果没有资格动用神器,那么大禹也自然没有这个资格,所以说,”息壤“绝对只是一种普通的东西,鲧被处死的原因,不在于“神器”,而在于盗用。

《山海经》中,可以无限生长的息壤,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推测出“息壤”的本来面目了,在尧舜的上古时期,“息壤”很可能就是“耕地”,在那个时期,农业技术还是十分落后的,所以说,耕地的宝贵性对于一个农耕文明来说,是普天之下,最为宝贵的东西,“息壤”两个字的涵义,也就是适合耕种的土壤,因此,所谓的“鲧”盗取了尧帝的神器,惨遭身死,很可能就是鲧治理洪水的时候,没有经过尧帝批准,私自动用了公家的耕地,因此触犯了法律,被处死在鱼渊。

所以说,鲧治理洪水根本没有失败,只是在治理的过程中,触犯了法律,这是他咎由自取,因此,鲧的儿子大禹才会继承父亲的事业,要不然,父亲为拯救天下人动用了所谓的神器,就被尧残酷杀害了,大禹又怎么可能会不顾杀父之仇呢?大禹在后来的治理洪水中,继续动用了“息壤”,但是肯定不会再是“盗取”的了。

中国的很多上古传说故事,其中很多都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因为年代久远,经过后世人的不断演绎,很多质朴的历史,都披上了神话的色彩,虽然这样的做法,扭曲了原本的历史真相,但也不能一昧的大加批判,因为毕竟在没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很多先人的事迹,都是通过口口相传,才能被后人所知,而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神话色彩会给故事添加不少趣味性,保证了流传的广度,不然的话,我们现在,连破译的机会,都没有了。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山海经》中,可以无限生长的息壤,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