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因为它们都是处在公共场所,所以它们的形状、性质以及自身所携带的文化属性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对一个地方的文化有关键性的影响。同时,由于建筑物本身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人们也会促进它的长期保存,所以它的这种文化影响是非常持久的。所以萧何说:
“天下方未定,故可以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正是因为建筑的这种持久性的文化影响,所以古人对建筑物的形制都比较重视,因此我们的绝大多数古建筑形制上都有一定的共性,比如北京城和古长安城,一般人还真的不容易区分其中的建筑物。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前卫”思想的引进,我们的建筑物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比如处在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国家大剧院,这个建筑就是“前卫”建筑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它耗费了49年才得以建成,却遭到了140位院士的联名反对,甚至联名上书要关闭这个大剧院。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形制太过于前卫,根本不与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审美相关。
这个国家大剧院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外观呈现半椭球形、东西之间的距离为212.20米、南北之间的长度为143.64米、高度为46.285米 、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的北京地标性建筑。很明显,这个建筑物与秦砖汉瓦的北京城显得格格不入。
有的人开玩笑地说:这就是一个蛋。国家大剧院椭圆形的外表,加上白色的外壳,看起来确实很像一颗蛋。这样的外形和颜色,与传统中国以庄严、红色、黑色为基调的都城景象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它在建设的时候当然受到了许多人的反对,这其中就包括了140名院士的联名上书反对。
当然,国家大剧院一开始并不是想修建成这个样子的。它早在1958年的时候就被定性为“国庆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但是此时并没有拿出具体的建筑方案,只是给了一些定性的要求。由于经济困难,直到38年之后,这个建议才再次被提上日程。不过,由于后面以邀请的方式为主进行国际招标,最终这个建筑的形制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在我眼里有三种城市,第一种是现实城市,是有文脉的,第二种是非现实城市,是混沌的,北京曾经是第一种,现在是第二种,所以我觉得,有个蛋在这里,挺好的。”
这是日本建筑家矶崎新对国家大剧院的评价,这很中肯,因为他不是中国人,自然无法体会到这样一种文化上的违和感。不过,当时建设这个建筑的时候,定性的就是一个文化工程,又要突出前卫思想,所以尽管有140位院士和114位建筑师联名上书反对了这个方案,最终这个方案还是实施了。
2001年12月13日,这个巨大的“蛋”开始动工了。历经49年,到了2007年的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正式开业。评委们顶住了院士和建筑家的联名反对最终把这个前卫文化代表的地标性建筑放在了都城之内,对整个国家的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关于建筑物的前卫性,并不仅仅只是国家大剧院一个。
比较出名的还有“大裤衩”。所谓“大裤衩”,指的是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这座建筑的“前卫性”比国家大剧院更为出格,它的形制既不符合我们的传统审美,还有一些别样的味道,不过,现在它也仍然屹立在那里,用它的形制对所有人进行文化辐射,毕竟它是前卫思想的代表,应该是个好东西。
古人云: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意思是,我们的祖先是非常伟大的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的文化,这其中包括有形的书本上的文化,比如《周易》、《山海经》、《道德经》、《尚书》,这些东西可以成为我们后人赖以生存的生活准则;也包括各种建筑,它们则能让我们在无形当中受到祖先审美的陶冶。
过了百年之后,我们也会“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像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这样的建筑起码也可以存在几十年吧,它们也将对我们的子孙的文化和审美进行影响,成为他们的“典”与“则”。我想,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会感叹:我们的祖先的审美真是超人啊,居然建出了这么漂亮的东西,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啊!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国家大剧院建成后,为何140位院士反对,还要联名上书请求关停?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