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西南部岳西县后山村有一个药公庙,80后的王先凯主持独自一人看守着这座庙宇。清晨面对朝阳,他独自坐在蒲团上诵经;傍晚背对黄昏,他默默将汗水洒向土地,每天的生活平淡且忙碌。
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这里只有主持,没有其他和尚。
当信徒问他是否感到孤独时,他只是淡淡地答道:"刚开始的时候并不适应,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我不敢说六根清净,但起码内心很平静。"虽然他独处陋室,但依然能够在内心中得到满足。
一位正值壮年的80后,没有在城市中拼搏,没有为生活而奋斗,只是选择守护这片净土,在赞叹他勇敢的做出选择的同时,不禁让人为此感到有些疑惑。其实这都和王先凯自幼的经历有关。
他出生于1985年安徽省岳西县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沉默寡言的他并没有什么朋友。当外面的孩子疯跑乱跳的时候,王先凯只是默默地躲在屋子里;当孩子们天马行空幻想自己将来是飞行员、科学家的时候,王先凯只是和家人说我想当一名和尚。
成为一名和尚,是他从小的梦想,或许这就是他的命运。
母亲的去世,沉重的打击了王先凯,使得原本沉默的王先凯更加的"自闭",也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而王先凯的叔叔结婚后膝下无子,于是父亲将王先凯过继给了叔叔。
这位叔叔的出现给王先凯暗淡的人生点燃了烛光。叔叔十分疼爱这个"儿子",尽自己所能给王先凯更好的生活。叔叔也成为他在世界上最牵挂的人。
烛火终究有燃尽的一天。这样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叔叔因病去世,照亮自己世界的烛光熄灭了。
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使王先凯萌生了远离俗世的想法。一次摔下悬崖的经历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他认为自己大难不死一定与自己经常诵经念佛有关。闻到庙里的香火气,让他有一种莫名的心安。
终于在他23岁时,下定决心出家当和尚。可是去哪里当和尚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一次偶然,让他发现了这座药公庙。
关于这座庙也是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一位神奇的中药师,经常上山采药造福一方百姓,颇有名气。后来他在采药时不幸坠入悬崖,结果悬崖石壁形成一座天然佛像。
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个中药师,奉其为"药公",并修建一座药公庙,将药公圣像与华佗圣像置于庙中一起供奉。后来遭遇山洪,药公庙被冲毁。
当地村民发掘出轻微受损的石炉,而后便将石炉擡到天然佛像对面的山头,重建了药公庙,其香火也逐渐兴盛起来。
因为药公庙规模太小且交通不便,所以一直没有僧人。这样一座庙完美契合的王先凯希望出家的愿望。
2014年,王先凯准备出发,去时,几件衣物是他全部的行李,叔叔的遗像是他所有的牵挂。
王先凯出家这件事没有告诉任何人,就连父亲都没说。他父亲得知以后大发雷霆,怒气冲冲地跑到药公庙让王先凯回家。但王先凯去意已决,只和父亲说我已坚定道心,喜欢过这样的清净生活,请父亲回去吧!父亲见他如此坚定,便离开了。
从此王先凯成为了药公庙的主持。数十年来,他尽心尽力的打理着寺庙,虽然药公庙没有金碧辉煌的庙宇,但是在王先凯的打理下井井有条;虽然药公庙没有连绵不绝的香火,但是在王先凯的主持下也有善男信女前来拜祭。
他生活中的主要开销都来源于香火钱,遇到佛菩萨圣法会时,一个月可以有一千多块钱,而少的时候一个月只有40块。这些钱在外人眼中微不足道,但是在药公庙足够王先凯生活。
在他来到药公庙以后,开垦了一片空地,这里种着每日所需的蔬菜,他平日里只吃素食,上山挑井水、采蘑菇,也许在这里才能看到王先凯身上的烟火气。其余的香火钱都用来买一些香火、烛品等物品,用来延续这里的香火。
一花一草一世界,一人一庙一菩提,是王先凯心中的净土。世间纷扰于他而言都是浮云,在同龄人之中,他生活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舒心的。
世人慌慌张张,都在为事业为家庭奔波,他却勇敢的追寻着自己的内心,坚守自己的梦想,在尘世间寻得一方清净,那便是王先凯所认为的最好的归宿。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7年前,小伙隐居深山寺庙,靠香火钱活着,最穷时一个月仅40元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