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最早出自孟子之口,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它已然成为流传极为广泛的俗语,频繁出现于文学小说、影视作品之中。比如在《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在侍母与嗣后之间权衡时,他母亲就说出了这句话,意思很明显:孝顺是次要的,饲养后代才最要紧。
可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却是一句非常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话,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的意思是:不孝顺有多种表现形式,但不生养后代是最严重的一种。不生娃就是不孝,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解释的吧?然而,这或许与孟子的本意差之千里。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误解,又与孔子的一句话分不开,即:“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孔老板骂人的功夫从来不差,什么“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等等,把人骂得没脾气。始作俑者,是第一个用陶俑殉葬的人,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殉葬制度,不讲人性不讲道德,所以孔子非常抵制,所以他才这样骂发明俑葬的人:第一个这样做的人,难道你断子绝孙了吗?言外之意,就是你不怕你的罪行殃及后代吗?
如果将孔子的话套用在孟子身上,那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便是前文所说的那样。然而,解释一段话虽说可以借鉴前人,但绝不可脱离它本身所处的语言环境。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老孟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像舜帝那样不告诉父母就私自娶了媳妇儿的做法,就是“无后”。如果是君子,就应该在娶妻之前告知父母。如果说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那生养后代便就是最大的孝,舜帝着急结婚,不就是为了早点生孩子吗?那孟子为什么反而说这种行为是“无后”呢?
所以,结合上下文和语境分析,“无后”不能当作没有后代来讲,而应该解释为: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婚姻乃人生大事,舜帝连这都不通告父母,真是不应该。而且,古代《二十四孝》中第一孝的故事就是关于舜的,揹负这么大的孝名,却做出不孝的事,舜的行为自然要被放大化。
不过,以上两种解释还存在争议,究竟是哪一种尚未定论,但小解更偏向于第二种,原因有二。其一,在孟子原文中的语境,第二种更加适用;其二,《孟子》一书中还记载着“不孝”的五种行为,分别是:“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翻译过来就是:一,四肢懒做,不赡养父母;二,赌博嗜酒,不赡养父母;三,贪财吝啬,偏向妻子,不赡养父母;四,贪图声色之乐,使父母感到羞耻;五,打打杀杀,喜欢当古惑仔,连累父母。以上五种,没有“无后”这一项。
同样在《孟子》书里,同样是孟子的观点,这就说明,孟子的“无后”并不是没有后代。但是,如果将“无后”解释为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那么以上五种不孝就全都囊括在里面了,这些表现形式都是没有尽到子女的责任。
可是有人又说了,孟子一会说“不孝有三”,一会又说“不孝者五”,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小解认为,“不孝有三”之“三”应该是多指,而不是特指。古代的三和九都有这种用法。
比如,“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不是三个月,而是多个月;再比如,李白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为什么偏偏选中了“三”和“九”,这是因为二者都不是确切的数据,而是极言其高而已。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底啥意思,不生娃就不孝?专家:谬误啊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