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方从事中国画创作数十年,厚积薄发,在古代人物画领域很有造诣,他笔下的古代人物,大多是彪炳历史的豪杰。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2019年夏天,他为高洁内敛的竹林七贤立像;2020年开春,他又应成立120周年的朵云轩的邀请还原了海派画宗吴昌硕。疫情期间,丁小方走近了中国造船的前沿。一幅新时代人物画《中国建造者》,为他的创作历程开启了一段新的篇章。
图说:丁小芳创作中 受访者供图
宏大船坞激发灵感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丁小方去浦东地区的造船厂采风写生,身临其境站到宏大的现代船坞边,感受工人的现场作业景象,唤醒了他原本的创作冲动。他拍了几百张照片,收集了不少素材 ,热情涌动,故开始酝酿着,要为这群“中国建造者”画像。
青年时期的丁小方,一度专注于现实题材和军旅题材的挖掘。此次去浦东地区的船厂采风,勾起了他的创作冲动,“在外高桥的造船一线,奋战在庞然大物的机器旁的工人们,他们的神情、形态和服饰已经和我预想的不太一样了。”丁小方说道。
图说:船厂一角 丁小芳 摄
“现代化船业的自动化的制造场景,都是机器富有节奏感的拼接组装,和以前设想中的火花飞溅、铁水浇筑的钢铁厂大不一样了,那可能是过去林风眠先生看到的样子。现在看到的建设场景,适合了当代的水墨表达——既是写实的图景,又带有后工业时代的装饰性变形,艺术家能相对自由地去追求块面的关系——那些自动化机械拥有天然的雕塑造型,它们将预制的机械构件组装拼贴着。穿着帆布衣服的工人们以操作电子设备为主。写生那天,还有点烟雾茫茫的氛围,这是我所中意的,特别是其船厂建造者在作业中的场景、人物、服饰、工具等的形态和质感,适合我的绘画构成形态和水墨表达韵味。”丁小方告诉记者。
于是,在创作过程中,粗粝的白色帆布和机械组件构成了力度和柔软的混合,不同形态的衣着和人物设置在了同一场景下。转移到当代的建设场景,丁小方尽量和传统走得远一些,少有线条勾勒,用块面渲染来塑造。
图说:《中国建造者》局部 受访者供图
背景可见航母轮廓
在创作初期,他和造船厂一线的技术工人们攀谈,尽可能地观察了解他们的生活。丁小方说:“‘中国建造者’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腾飞前进的主角,是新时代建设的强音,是非常值得艺术家讴歌的群体人物和重要的绘画创作主题。”当下现代化船厂的建造场景和船业工人是丁小方一直想创作表现的题材。“半个世纪前,画画的对象可能是一艘万吨轮。今天站在船坞仰望,感受中国船舶制造的硬核实力已与世界顶尖水准并肩,那份胸中的浩荡和骄傲,助艺术家们在落笔之时更有底气。在工人建设的背景后,我添笔了一艘航空母舰的轮廓,这象征着几代中国建设者们强军强国的中国梦正在成真。”
今年年初,上海中国画院在程十发美术馆举办画师年展,丁小方递交了这件大尺幅的水墨画作,定名《中国建造者》,按照全国美展的规格(2米×2.2米),引发业内关注。(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图说:《中国建造者》 受访者供图
马上评丨续写现实之歌
熟悉海上画坛的人知道,上世纪60年代,上海中国画家名家辈出,他们在反映新中国建设初期成就时都全力以赴,各显所长。这批宝贵的红色题材作品,今天已经成为美术史上的经典。
海上画坛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积累的成果,是一大批以中国蓬勃建设风貌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它们兼具了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创作者里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前辈大师,如吴湖帆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林风眠的《轧钢》、程十发的《歌唱祖国的春天》、谢之光的《万吨水压机》、丰子恺的《饮水思源》……
作为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师,在半个世纪后的新时代,丁小方走到中国工业建设的一线,描绘激荡人心的建设场景,这继承了上海美术界的光荣传统,也是续写了上海画坛名家们的红色之歌。(乐梦融)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百年红色 艺路前行丨丁小芳:从历史豪杰画到新时代工人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