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
《组织人》(美)威廉·怀特著,徐彬、牟玉梅、武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
“组织人”
(organization man)
,即在组织中的人。“组织人”对人的行为进行假设:人将必然是组织的一部分。《组织人》的作者威廉·怀特
(William H. Whyte)
它的提出者、阐述者和反思者。
威廉·怀特发现,一战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理解的“新教伦理”从辉煌急速走向了衰落,个人主义的“适者生存”和节俭克制精神在退场。而往前追溯至更早的19世纪80年代,消弱“新教伦理”的社会经济基础其实已经在西方社会浮现。这是因为在当时,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大公司越来越普遍,科层管理日渐成为一项职业。只不过,人们还不认为“新教伦理”在消失,哪怕出现了一些偏离做法,也认为可以重申“新教伦理”。一战后,转变更加明显。二战后,转变已经比较彻底。无数人加入其中,成为组织的一员。曾经崇尚的“单打独斗”丧失了竞争力。
“组织人”也由此假定,个人的作用是渺小的,只有当个人成为组织人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在个人与组织之间也被认为不存在冲突。如果有冲突,也只是出于信息沟通产生的误解,是可以解决的。威廉·怀特从这里判断,“组织人”实际上不只是社会经济现象,而是像没落的“新教伦理”一样是一种社会伦理,并也有其意识形态。个体、个体户、作坊和地方性小企业则被这一社会伦理认为是落后的。
有的人进入职场,终生为获得大企业的一个理想头衔奋斗。他们依附于组织架构。他们即便不具备生产技艺,也能快速攀升。而其他没有进入科层管理的职员,同样也属于组织中的人。不同于过去的个人主义,最典型的、最合格的“组织人”被要求是庸常的。那些独异的人在职场不受欢迎。企业也会通过入职前的“人格测试”来识别谁符合“组织人”特征。
威廉·怀特认为“组织人”的增长挑战了人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他还毫不客气地反思了那些“人格测试”,批评那种自以为是的科学主义。后者认为可以从测试中清楚地认识一个人。威廉·怀特全书说的是“组织”是指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不过他也在书中多处提醒,这是因为企业作为组织普遍,易于被观察。“组织人”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无处不在。
(罗东)
文学
《诗歌的秘密花园》雷格编,初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4月
《诗歌的秘密花园》是一部名作导读式的作品。作者在二十世纪众多诗人中选出卡瓦菲斯、叶芝、瓦雷里、弗罗斯特、里尔克、艾略特、博尔赫斯、奥登、埃利蒂斯、辛波斯卡、阿米亥、阿什贝利、特朗斯特罗姆、希尼、布罗茨基等十五位,又从他们的作品中选出三四首,进行细读式或点评式的解读。作者对诗人的选择,可视为他对上世纪诗歌地图的整体把握,代表了其品位,对年轻的诗歌爱好者来说则是一个阅读指引。
察看上述名单不难看出,这些诗人无一不可用“经典”来形容,而作者对这些“经典诗人”作品的选取,也体现出了他们独一无二的写作特色,或特殊的认知、感情之体验。作者会对每位诗人的其中一首诗作类似细读的解读
(其余两三首偏向简单点评)
,从一个段落乃至一句诗中,挖掘诗歌的意旨和魅力,对感觉诗不怎么好懂的读者来说是较为有益的帮助。
(张进)
文学
《森林沉默》陈应松著,译林出版社,2020年6月
这部小说可以说一部“生态寓言”。故事背景设定在咕噜山区的森林,世世代代的山民们在这里过着艰辛但平静的生活,直到兴建机场的消息打破了这里的平衡。人类的工程使得野兽逃难,村庄拆迁,河流堰塞,森林倒下……山民们为寻找活路,离开山林到城里寻找生路,而城里的人们也因为都市生活的争名夺利与巨大压力向往着离开城市,回归大地山林。陈应松将这两条线索并置,写出了自然之力,也写出了现实之殇。
陈应松的家乡即在湖北神农架,他写作这个故事也是一次别样的“寻根之旅”。托尔斯泰说,人一旦到了六十岁,就应该到森林里去。他的意思,大概正是说,山可平心,水可涤妄。对于习惯了都市钢筋水泥丛林的读者来说,这部小说或许也可以带来一次静心的阅读之旅。
(张婷)
教育
《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李斌、魏梦佳、刘苗苗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4月
在中国的大学里头,北大是与中国近代史关系最为紧密的,它诞生于外敌冲击之下的民族自救时刻,从母胎中便带着强烈的政治使命和家国意识。以教育和文化救亡图存的情结,在此后百余年的北大师生中薪火相传,不论是烽火中颠沛流离于西南边陲,还是动乱中苟求性命于鲤鱼之洲,大多数北大人身上始终有精魂不散,有傲骨难摧。
鲁迅在《我观北大》一文中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这种“常为新”的“北大精神”,在这部《学问的“味道”》访谈集里也反复被提及。
这部著作采访了计算机科学家陈堃𨱇、哲学教授楼宇烈、经济学教授姚洋、管理学教授陈春花、法语教授董强等八位北大学者,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声誉卓著的人物,其中最长者已年近九秩,最年轻者也过了知天命之年。几位学人大多是从本科起便就读于北大,此后或留学于海外,或就职于他方,但最终都选择回到母校任教。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科研领域迥然有别,但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有对学问天真而纯粹的兴趣。在世俗的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在他们身上还能看到尚未熄灭的理想主义之火,提醒人们仰望星空并恪守治学为师的道德律令,令人读之颇感慰藉。
(徐力为)
生活
《花间闲事》马小蔷著,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2020年7月
中国古代文人吟花咏花,但真正动手养花很少,大多数交给花匠。如今也是如此,不少人不自己动手打理花草树木,而是交给保姆或者园林公司。作者马小蔷却喜欢亲自动手,体会莳花的乐趣。她生于北方长于北方,常年莳花、绘花、写花。从蒲公英、牵牛花之类的路边野草,到牡丹、兰花等常见园艺植物,再到侧柏、柿子树各类乔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北方花园所能种植的植物。在作者看来,动手和动嘴体会截然不同,花花草草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寄托,更是唾手可得的幸福和满足。埋头于花花草草间,松土、施肥、剪枝、浇水……双手沾满泥土,做一个简单的园丁。“亲自耕耘劳作便知,做母亲和做园丁无异,养孩子和养植物同理。
用心、关注、陪伴、欣赏、等待……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你可以沉浸其中去欣赏、关照,但一定清楚他不是你,你替代不了他的成长。”在与花花草草相处之时,花花草草让作者对生活的热盼一步步从理想成为现实,她也从中体悟到:少些驾驭之心,多些谦卑和尊重,彼此幸福何其容易。
(何安安)
撰文 罗东 张进 张婷 徐力为 何安安
编辑 走走 徐伟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人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在职场中可能不受欢迎?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