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晨读|郁钧剑:歌唱的2020年

文化 新民晚报

窗外柿树的叶子已经落光了,只剩下瘦骨嶙峋的枯枝在风中摇曳。时间真快,清楚地记得它的萌芽,它的抽条,它的绿树成荫。它的果实由青涩到蜡黄,到红彤彤的透着暖,像西山上的夕阳。一树的夕阳。

晨读|郁钧剑:歌唱的2020年

掰着指头,看着柿树,在窗前数着日子过日子,是我2020年的开始。

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数着数着便觉得不应该这样了。武汉传来受灾百姓的呼喊,抗疫英雄的壮举,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想,为武汉,为疫情,为英雄,为百姓我该做些什么?

唱歌吧。这是我生命的符号。

我翻出来两首老歌,一首是几十年前专门唱武汉的《我的家乡江城美》,一首是创作于汶川地震时的《凝聚每份爱》。连日连夜地剪辑,发到了网络,都有数万的听众。尤其是武汉的听众,发自肺腑的留言,让我自豪于一个歌者的良知。

最令我感慨的是,同样有两首我唱过的老歌,一首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插曲《五百年沧海桑田》,竟因封城而被宅居在家的众多的一家数口,自导自演成有几十个版本的“向往着逍遥自在”的“喜剧”,让人流下了喜悦而又苦涩的泪水。

另一首电影插曲《送别》,是在许多赴武汉抗疫医疗队凯旋时,也被众多的网友编成了多版的视频,同样让人流下了苦涩而又喜悦的泪水。

让我骄傲于一个歌者的职业。

晨读|郁钧剑:歌唱的2020年

我曾在疫情稍有缓解的六月,试图张罗一场线上的“民族男高音音乐会”,为最终战胜疫情而鼓与呼。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不料乌云再起,歌者们无法聚集于音乐厅直播。

我们知道2020年是“新冠病毒”肆虐的一年,也是中国人民共克时艰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民族的歌唱,始终斗志昂扬地站在了前列。

在2020年即将结束的十一月,终于有了一个在前列摇旗呐喊的时刻。我策划并邀请了来自祖国各地从70后至00后的一代民族声乐的新人;来自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第一届民族声乐高级研修班”的师生;来自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艺术研究会的会员以及“郁钧剑公益教室”的数百名歌友们齐聚北京音乐厅,隆重举办了“金伯利之夜·第三届民族男高音经典音乐会”,以歌声向党,向祖国,向人民表衷肠,献爱心,付深情。

晨读|郁钧剑:歌唱的2020年

民族声乐界的同仁们一呼百应,同心同德。殷秀梅担任了艺术总顾问,吕继宏担任了艺术总监,张也、李丹阳、方琼、王宏伟、丁毅、戴滨、廖勇担任了艺术顾问,刘和刚是总导演,姜丽娜、吕薇、陈永峰、孙维良是音乐总监,声乐指导的阵容十分庞大,由吕宏伟、王丽达、王庆爽、王志昕、谭学胜、穆维平、杨学进、陈剑波、黄华丽等组成。

六十多位年轻的独唱歌者,连续三天放歌在首都的舞台上。他们是近年来在民族声乐舞台上崛起的于海洋、黄训国、毋攀、曾勇、孔庆学、陈家坡、李凌利、冯金伟、胡栓栓、王昭璋、蒋宁、毛一涵、杨西音子、郭凇男、张明旭、敖程勇、李传龙等。轰轰烈烈的演出场面,数千万人的收视率,充分展示了当今的民族声乐界新生代正高举着文化自信的旗帜,肩负着艺术自信的担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迎接2021年的灿烂光明。

明年的柿树依旧发芽,依旧抽条,依旧绿树成荫,依旧果实累累,锦绣在望。(郁钧剑)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晨读|郁钧剑:歌唱的2020年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