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玩收藏的一定不能错过!

文化 微拍猫

古玉时代的断定主要借助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琢磨时要有硬度高于玉的石英砂、石榴子砂或金刚砂,俗称为解玉砂。目前世界公认的古代玉器制作中心除中国外,还有以“印地安玉器”出名的中美洲和以“毛利人玉器”出名的新西兰。

现代矿物学和工艺美术学界将古玉分为宝石、玉石和彩石三类。玉色不同,主要是由于他们内部的微量金属含量不同而造成的。软玉因含铁故呈绿色或褐色的较多。硬玉多含铬故呈翠绿色最多。

岫岩玉,色调以绿为主。

南阳玉,产于河南南阳地区,又称独山玉。

蓝田玉,产地今陕西蓝田,古今均甚有名,是一种蛇纹石化透辉石,与岫岩玉近似。

密县玉,产于河南密县以西10余公里的助泉寺。

酒泉玉,产于甘肃酒泉附近山中,又称肃州玉,为蛇纹石一种。

浙川玉,产于河南浙川,经鉴定其成份主要是硅锰的绿泥石岩。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玩收藏的一定不能错过!

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东北地区距今约7500年的辽宁阜新查海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内。

太湖流域是我国古代玉器的又一孕育地,早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第三、四层就发现有青色和淡黄色玉料及莹石制作的4玦、4件璜和12件项饰。

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的兴隆文化遗址,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位于墓主人耳旁两件制作精美的玉玦,这也是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玉器之一。

距今6000-5500年的崧泽文化,崧泽古玉泽多呈碧绿色,坚硬细腻,是太湖地区发现最早的真玉(即今矿物学上认定的软玉)。

距今约5500-5000年的红山文化玉器大多为装饰品,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主,典型器物有玉龙、玉兽形器。东北地区的玉器在距今5500—50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发展到顶峰。

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其时代为距今4500年左右,约相当大汶口文化中期,展示出一幅江淮地区原始居民的形象。

良渚文化玉器, 典型器物是琮、璧等。兽面纹是良渚玉器的典型纹饰。

夏代的玉器仅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器,以七孔玉刀最为有名。

至商代后期,中国玉器达到了自良渚、红山文化以来的第二个高峰。最具代表的是安阳殷墟妇好墓,该墓出土玉器755件,以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质料之佳而在中国玉器史上独树一帜。

商代后期的玉器,人物动物形玉器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广汉三星堆出土的玉器来看,大致可分为礼器、象征性武器和工具及装饰品3类。

目前所知出土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缀玉面罩出土于上村岭西周虢国墓地。

西周是玉器走向礼制化的时代,制作技术上承商代的双线勾勒,同时开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技术,涌现出一批以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为典型代表的玉器。

君子佩玉不仅自喻清白,而且还有以玉自警的含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成为春秋时候用玉制度的典型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玉佩饰成为最流行的装饰,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是各种龙、凤、虎形玉佩。

战国玉璧又有了新的变化,较显著的特点是谷纹璧的开始流行和出廓璧、镂雕璧的出现,素璧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

战国玉组佩以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16节龙凤玉佩最为有名,该器由5块玉料共雕成16节,然后用椭圆形活环和榫连接在一起。

从石器时代直至秦汉,中国古代玉器在造型上注重厚重质朴,在纹饰上以动物纹和几何纹见长,而以植物为母题的纹饰则极少见到。

我国现存的秦汉以后的玉器珍品中,大部分是采用和阗玉为原料的。

葬玉是汉代玉器中极富特色的一类,主要包括玉衣、玉塞、玉琀和玉握四种。

汉代玉器的图案装饰大致可分为几何纹和动物纹两大类。最能代表汉玉水平的莫过于那些玲珑剔透、生龙活现的陈设品,如咸阳昭帝平陵附近出土的玉奔马,凭几而坐的玉人,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满城汉墓系西汉早期中山靖王刘胜与其妻窦绾的墓,各出金缕玉衣一套,每件均由两千多块玉片用金丝空缀而成。

唐玉在制作纹饰上常见以写实的花鸟为基础,再加图案化的抽象,显示无限的生机。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中期的八瓣形玉杯和兽首玛瑙杯。

唐玉在制作中常采用一种假凸实凹的表现手法,即通过采用入刀较宽的斜阴线划,给人以浅浮雕的艺术效果,这是唐代玉雕的一个重要特征。

唐代的象生玉器开始呈现世俗化倾向,具体的表现就是生活的气息逐渐渗入,写实性强,不掺杂有夸张色彩。

宋、辽、夏、金、元时期,制玉手法已达很高境界,在吸收前代线刻、浮雕、圆雕的基础上,广泛运用镂雕手法,并充分结合管钻技术,对后代影响至深。

宋代出现了一种新玉器即以获高额利润为主要目的,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模仿古代玉器碾琢而成的仿石玉。

元代玉器最具代表性的是渎山大玉海,又称黑玉酒瓮、玉瓮,周身浮。

元代朱德润根据在燕京诸王公家及秘府所见的古玉撰有《古玉图》一书(1341年),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著录玉器的专著。

玉器皿是我国古代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类玉器,隋唐以前一直较为少见,宋元时期数量有所增加,及至明代才大量出现,成为明代玉器中的代表性器类。

明代仿古装饰品主要有环、璜、珩、玦、鸡心佩等,多仿汉魏形制。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曹昭所著《格古要论》正是应运而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其中中卷的珍奇就包括玉器的鉴定。

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对玉器的产地、质料、色泽、制作方法有专门论述。

明代最重要的玉器生产地是北京和苏州。苏州专渚巷,自明代以来玉器制作就极为发达。

明代最负盛名的琢玉名手应属太仓州人陆子刚。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玩收藏的一定不能错过!

明清玉器吸收了西域痕都斯坦玉器的长处,融会贯通,显示出玉匠炉火纯青的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琢玉水平的最高成就。最能代表明清玉器的主要有明玉“合卺杯”、神宗定陵出的玉锰以及清乾隆年间的桐荫仕女图玉雕、大禹治水图玉山子等。

清代礼器以璧、圭居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也充当陈设品使用。古之帝王多以玉为美,但真正做到爱玉成癖、乐此不疲的当首推乾隆。

广泛意义上的古典的玉:或称之为广义的玉。它不仅包括和田玉、独山玉、翡翠玉(石英岩)、岫岩玉(蛇纹玉)、汉白玉(细粒大理石)、玉髓(石髓)等,后者在现代地质矿物学界仅被认为是美石。不属于玉的范畴。

和田玉:因产于新疆和田而得名,属角闪石类,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等,比重2.9~3.1,硬度6.0~6.5,结构以纤维状为主要特征,表面经琢磨后呈现强弱不等的光泽,色泽以白为好,质愈纯则色愈白,久享盛誉的羊脂肪白玉就是和阗玉中之精品。另因含不同的微量金属元素也会使其呈现出黄、绿、青、墨等色调。和田玉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玉料,它是我国古代玉器原料的重要来源。我国现存的秦汉以后的玉器珍品中,大部分是采用和田玉为原料的。和田玉,色泽以白为最佳。

新石器时代玉器种类及风格特征:新石器时代玉器种类主要为礼器、象征性武器、工具及装饰品等,多为片状,形制较简单,薄厚匀,造型不很规则,以素面居多,有些有较繁褥的阴线刻纹。人物、动物形玉器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商代后期常见的纹饰有重环纹、菱形纹、同心圆弦纹、龙纹、兽面纹等,双线勾勒技法普遍。

三星他拉村红山文化玉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龙的形象。此玉龙呈墨绿色,体卷曲呈“C”字型,高26厘米,昂首、弯背、卷尾、颈背起长达21厘米的鬣,呈扁平片状,吻部前伸,鼻端平且有对称两圆孔似猪鼻,眼为梭形,额及颚底刻有细密的方格网状纹,龙身截面大致呈椭圆形,龙背重心处有一小穿孔,琢磨极为精细,光洁圆润。

镶嵌件:是指将众多细小无孔的玉粒及某些玉件采用特殊的方法附着于器物之上。目前我国发现最早镶嵌工艺是在良渚文化。

商代后期玉器的特点以及常见纹饰:商代后期玉器数量多、体积大、纹饰繁缛、线条流畅,表现出相当发达的琢玉工艺,以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例,立体圆雕作品在妇好墓玉器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艺术魅力比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类伤口主要有琮、簋和一些人物、动物形象。

西周柄形饰:西周时候的玉柄形饰发现较多,长短、粗细各不相同,多数在柄上饰有平等的凸棱和阴线刻纹,少数雕有精致的凤鸟纹图案,并有镶嵌件使其组成一完整器物,宝鸡弓鱼国墓地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

玉组佩:玉组佩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经春秋时期的初步发展到战国趋于全盛,成为东周最具特色的玉器种类。

玉简册:是指连缀在一起雕刻或书写有文字的玉片。在战国中期的辉县固围村魏国王族墓地曾出50支,系由带有白斑的青玉片编组而成。

巴蜀文化中的刀形端刃器: 是巴蜀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这种柄部有锯齿状扉棱、端部呈凹刃的刀形器在神木石峁龙山文化、器形薄,器身长,顶端弧刃或分叉,有些在扉棱间饰以平等线纹或云纹,其长度10多厘米到100多厘米不等,可能是作为特殊权力和显赫身份的象征。

汉代时,玉琮和玉璋几乎不见,偶尔出现一、两件也是由旧物改制而已,原来的祭祀礼仪功能已经丧失。

汉代玉舞人:这是汉代常见的一种佩饰,扁平状,透雕或阴线刻出一甩袖舞人形象,上下端均有穿也,既可单独佩饰,也可作为玉组佩饰的构件。

汉代玉铺首:铺首一种镶嵌在门上起装饰作用的建筑构件。玉质铺首是汉代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玉器,在满城汉墓、广州南越王墓和咸阳茂陵均有发现。一般为扁平长方形,正面中央饰一兽面纹。充分融合透雕、浮雕和线刻的技法,将铺首表面纹饰表现得凸凹起伏,立体效果极佳。

玉衣:又称玉匣、玉柙或玉木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戴的敛服。

刚卯:刚卯是汉代人佩带在身上用以驱逐疫鬼之物。形呈长方体,中空穿孔,四面刻有辟邪的四字句。

宋吕大临的《考古图》(1092年)第8卷为玉器,列举13件,实际收录了9件,开玉器研究之先河。

明代玉盒:明代玉盒多为方形,形制古朴,盒四壁多饰以花鸟、山水图案,有些还题有诗句,意境高雅充满诗情画意,侧画或饰以花卉,或饰以云雷纹。

明代玉执壶:明代玉执壶形式多样,有荷花式、竹节式、八方式等,装饰丰富多彩,多为吉祥、祝福的图案,如八仙庆寿、松鹤寿星,有些壶上还雕有“寿”字,一般在壶盖上均立雕出寿星、仙桃等装饰。

玉璇玑:这是一种圆形片状璧形器,周边向外顺向突出角形,突角多为3个,个别为4或6 个。

玉钺:源于穿孔石斧,呈宽扁宽片形,多为两面对削的弧形刃,近肩处有穿孔

玉铲:直接脱胎于石铲,形制较玉铽窄,较玉斧薄。在良渚文化、齐家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中均有发现。

:是含在死者口中的美玉。

:是指死者握在手中的玉器,西汉时多为璜形,东汉以后以豚形握发现较多。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玩收藏的一定不能错过!

:汉代的经学家们谓琥是虎纹或伏虎形的玉器。根据文献记载,琥有“礼西方”和“祈旱”之用,同时也可作为发兵的凭证——虎符,但从考古发现的材料来看,这类器物多是充当装饰和陈设艺术品。虎形玉器既可当玉佩,亦可为玩物或陈列品,就妇好墓出土的玉虎来看,应属装饰品和艺术品类,并非作为发兵或祈旱之用。

觿是一种角形器,可能是从原始社会佩带兽角或兽牙的习俗演变而来的,作为一种佩饰具有解结的实用功能。

:又称扳指,古代射箭时用作勾弦之用。妇好墓出土一件,中空恰好可套入成年人拇指,前面下端有一道凹下用以勾弦的槽,正面雕一方眼长眉的兽面形象,双目下各有一孔可供穿绳缚于手腕。

玉璧:璧 是一种扁平圆形、正中有孔的器物。《尔雅·释器》云:“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瑷,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周围的边郭,“好”指中心的孔。璧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玉器之一,新玉器时代广泛出土于全国各地,在东北的红山文化、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陕西神木石峁龙山文化、甘肃、青海齐家文化等处均有发现,早期形制较小,到后期则形制渐大,已成为权力、财富的象征和祭祀的礼器。精美的玉璧是良渚玉器的典型特征之一。器形大、数量多、体厚重和光素无纹使良渚玉璧独具特色而与众不同。有些学者认为璧可能最早起源于用作装饰的环。根据文献记载,璧的用途非常广泛,礼天是玉璧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此外,还用于敛葬、辟邪、装饰等。

玉琮:琮 其基本形状是外形呈立方体,中穿一圆孔。其特征是内圆外方,有如一中空的圆筒套在方柱中。玉琮最早出现在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是良渚玉器的典型代表。广东曲江石峡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墓葬中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且形式简单,可能是受到良渚玉琮的影响而出现的,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琮是由用于装饰的镯演变而来的。琮作为礼器,最重要的作用是用于礼地。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对琮形制的研究,并结合文献记载,认为琮不仅仅是用于祭地,而应该是贯通天地的重要礼器。

玉璜:璜,作片状弧形。璜是出现最早的玉质装饰品之一,主要发现于东南地区,在河姆渡、马家浜文化时期即已作为太湖地区最早的玉璜出现。关于璜源于何物目前尚无定论,有些学者认为可能与新石器时代的石镰有关。璜在后代一度成为重要礼器,“以玄璜礼北方”。但在石器时代璜是装饰用品,从出土墓葬的材料来看,多是作为女性饰物,男性较少用。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玩收藏的一定不能错过!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