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易之
人到中年,大喊一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并不容易。
《三字经》里有一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一段的意思是,苏洵(自号老泉),二十七岁,终于开始发愤读书了。
27岁还没读书,放到今天简直不可想像。27,发际线都开始后退了,硕博连读都该毕业了,苏洵终于看起了考试大纲。对比一下他儿子苏轼,20岁就已经考上了进士,苏洵的起步有点晚。
那么27岁之前的苏洵在干什么呢?“终日嬉游”。这个样子,是不是像极了手机前的自己。欧阳修在苏洵的墓志铭里写:“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苏洵父亲)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苏洵不学习,他父亲还不闻不问。对自己儿子的智商信心百倍,仿佛平时默写背诵、一模二模通通不用,直接报个复读班,必定一鸣惊人。
到27岁,眼看着接近而立之年,苏洵开始学习了。他把平时嘻嘻哈哈的好友拉黑,课外活动一律谢绝,闭门读书。人到中年,他决定乘风破浪了。
人生不是综艺,哪有背景音乐一换,就来一个高光时刻。苏洵考进士,没考上;又去考“茂材异等”,又没考上。
“茂才异等”没考上,对苏洵的刺激特别大。他把自己昔日的文章搬出,越看越难受,越看越气,一把火烧掉。
中年人比较害怕摧毁信心,自己的半生积累,对自己才智的信念,这些包袱其实最难放下。人到中年,或许就怕那句直击心灵的追问:也许,我就是个普通人?
苏洵把自己的旧作一把火烧掉,大概也能看出来他的个性。他的文章,可能是自以为纵横捭阖、气势磅礴,排比、引用、首尾呼应,每个拿分点都照顾到了,但那种浮薄与浅白,无法掩盖。毕竟错过了那么多年,不是一发狠、一跺脚,人生就起飞了。
苏洵自此以后,更加努力,而且“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着重积累,不写文章,不轻易地锋芒毕露了。
在好几年的苦读之后,有一天他仿佛灵光一闪,嘴里说道:“可矣。”随后落笔,文思泉涌,顷刻数千言。在苏洵眼中,这文章终于可以看了,他也四处游学,增长见识。
终于在嘉佑元年(1056年),苏洵做出了乘风破浪的重要一步——上船。他带着儿子苏轼、苏辙,顺岷江而下,前往汴京应试。而此时的苏洵已经47岁了,从27岁励志读书,已经过去了20年。
中年之后,不是什么劣势都可以弥补。此时的苏洵,已经放弃了考试。他估计自己,已经考不过年轻人了。他眼看着两个儿子考上,扎心地写了首诗: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于是他转而给大人物写信,把自己的文章寄过去,希望得到推荐。韩琦、富弼、欧阳修,都没落下。
终究还是好人欧阳修,十分欣赏他的文章,还将文章献给朝廷。一时间,苏洵名动天下。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复读生,文章竟如此惊人。
苏洵的高光时刻终于到来,那失去的时光,似乎可以补回来了。
中年人的心酸,大概只有自己才懂。相比于苏轼进京时的意气风发,在应试作文里编典故的潇洒不羁,苏洵则饱尝人间冷暖。
他给欧阳修写信,说自己“于今世最为无用”,是“堕在草野泥涂之中”,非常失意,只能是放下身段,请求一个机会。
而欧阳修呢,其实也挺忙。苏洵自己说,他不停地拍一拍欧阳修,希望欧阳修能回个信息。结果欧阳修只说了句:“吾未暇读也。”欧阳修没空看,可以想象苏洵收到这些回信时的心情。
当然,苏洵最后被大力推荐,好在士人君子,有成人之美的善良。但我们也能脑补出,在当时汴京城,有一位中年人,凄凄惶惶地等待消息,希望自己迟到的人生,能有一番转机。
苏洵后来再也未应考,别人推荐,他都拒绝了。后来,他参与编修《太常礼》,编成后没过多久即病逝。
错过的时间,其实补回来并不容易。像苏洵,虽然说他励志,但他终究失去了应考的机会,没法走最主流的途径,最后只是个“霸州文安县主薄”。
但苏洵终究耐得住性子,在数十年的时间里积蓄力量,在常规途径之外收获认可。据载他到汴京之后,“名动天下,士争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看来还是个引领潮流的人。
人生光阴易失难得,中年再想乘风破浪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至少从苏洵的经历看,人到中年,要想破浪,先得深潜。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祈年文潭:中年开始乘风破浪,他懂的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