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个村子里白白地活着,白白地老去,我的后半生在你的袖口里,从来不敢示人。——《不可说》余秀华
婚姻,是两个相爱的人组成家庭的起点,如果只是为了搭伙过日子,这样的婚姻必定是备受煎熬的。
自由恋爱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家都想要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爱情,然而在过去,父母指配才是婚姻唯一正确的途径。
被婚姻强行和自己不爱的人捆绑在一起,这样的日子过去很少有人拥有反抗的力量。
然而,却有这么一位女子,她出生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村,天生就患有脑瘫,被父母强行婚配给了一个光棍男子。
但是,她却通过自己在文学上过人的天赋,成为了一代优秀的诗人,拥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后,她又是如何抉择的呢?
一、悲惨童年
“我被秘密击中,流着泪,但是守口如瓶。”
单看上面的文字,你们肯定无法想象,它出自于一个农村妇女之手。写下这首忧郁而又富有意向的诗句的,正是当代诗人余秀华。
余秀华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中,因为镇医院的医疗技术的落后,出生时的倒产导致了余秀华的脑瘫,本来女孩在当时的农村就不受待见,再加上孕产意外导致的行动不便,口齿不清,这样以来更是使得她不受父母的宠爱。
不仅如此,余秀华从小几乎就没有感受过人间的温暖。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余秀华每天只能杵着拐杖上下学,同学们纷纷叫她“小瘸子”。
但是,余秀华打小,内心中却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她干脆直接扔掉了拐杖,自己用双腿支撑着上下学,尽管路途上她会因此摔倒很多次。
这不是她需要克服的唯一困难,因为脑瘫导致她的手经常颤抖,所以,她写出来的字笔记模糊,根本无法阅读。
期末考试时,老师给她的试卷画上了大大的鸭蛋,这彻底击垮了余秀华心中最后的防线,“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没有一个好的结果?”余秀华不甘心的想着。
读书这条道路显然已经走不通了,结束了义务教育后,余秀华只能去找工作,可是,没有企业愿意收留一个连基本行动能力都没有的人,她在职场中碰的头破血流。
即使是最基础的体力活,也没人愿意收留她。所以,她只能乖乖待在家里,偶尔给家里帮帮忙,面对父母的责骂和差遣,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二、指派婚姻
19岁,正是当代许多女孩追求甜美爱情的年纪,然而在那个年代,女孩们在19岁时大多都已经和男人搭伙过日子了,余秀华也不例外。
父母把余秀华嫁给了村里31岁的“光棍”尹世平,秀华心里是有一百个不愿意,但是“父母之命,媒婆之言”,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余秀华根本就没有反抗父母的权力。她只能在婚姻问题上妥协。
强扭的瓜不甜,这句话非常是用余秀华和尹世平的婚姻,结婚后,丈夫在外地打工,维持家庭的生计,他一分钱都不愿意给秀华,显然,在他眼里,秀华只是一个用来“延续香火”的工具。
而且,他对待秀华非常的粗鲁,有一次,工地的老板拖欠尹世平的工资,他竟然直接把余秀华推到了老板行驶的车跟前,还好老板即使刹住了车,不然等不到余秀华成名的那一日,她就早已经化为山间的枯草了。
事后,面对秀华的质问,尹世平道貌岸然的说:“你是残疾人,他们不敢撞你,我也是为了咱这个家。”
秀华随后又质问道:“那如果真撞上了怎么办?”尹世平哑口无言,憋了半晌,突然一巴掌打到了秀华的脸上“一个婆娘别操心这么多事。”
事后,余秀华回忆:“在这场婚姻当中,我可能还不如一头猪。”
三、我命由我不由天
面对生活的苦涩,余秀华只能选择在虚拟的世界中迷失自己,她爱上了阅读书籍,无论什么书,只要能让她暂时忘掉生活的苦恼就行。
一次,秀华无意间翻出来了一本破旧的诗集,诗歌优美忧伤的文字令余秀华泪如雨下:“这不正是我的生活吗?”于是,她开始尝试模仿诗集里的诗,用文字描绘自己的苦涩,并且寄托自己追求美好的向往。
这个世界对于余秀华来说,始终都是灰色的。结婚前,她在一个叫做家庭的牢笼之中,每天都被自己的父母视为负担,结婚后,她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转移到了另一个牢笼,表面上看,她始终都和最亲密的人在一起。
但事实上,无论是父母还是丈夫,他们都不是余秀华亲人,而是仇寇,可是,自己只是一介没有自力更生能力的女子,根本不可能从这样的牢笼中挣脱,只能让时间一天一天的流逝。
余秀华夹杂着热泪,控诉着生活:“天亮了,危险过去了,我把这深渊横过来,把破碎拼好,把衣服穿好。”
余秀华把写好的诗拿给朋友看,却被朋友嘲笑不要弄这些有的没的;丈夫发现了她的诗集,里面有很多对于丈夫抱怨的句子,这直接惹怒了丈夫,把写满了诗歌的本子撕的粉碎。
面对自己改变命运的热情一次又一次被现实无情的破灭,但她又始终不愿屈从于现实,她写道:“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余秀华或许不会料到,不久之后,她真的可以接触到人生的春天。
余秀华偷偷的用电脑,把自己的诗歌上传到网络,一经上传,就引发了网络的巨大轰动,她的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大量转载,一时间成为了现象级的网络作品。
显然,她虽然不是一个专业的诗人,但是她的文体大胆创新,情感表述强烈,文字风格独树一帜,写出了很多别人想说又不敢说的东西,这正是她诗歌魅力所在。
随后,她更多的作品被陆续传开,人们发现,她的作品风格多变,文字时而俏皮,时而犹豫,再加上她不屈从现实的反抗精神的人设,她获得了网友的热烈追捧。
不久后,她荣获中国农民文学奖,这在当地是头一遭,被当地的作家协会聘请她出任作协副主席,至此,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已经完全转变成为了一个德高望重的文学家。
她拥有了谈判的资本,第一次掌握了人生的她,立刻提出了和丈夫离婚,此时,丈夫破皮无赖的本性尽皆显露,他威胁道:“要钱,不然不离婚。”
余秀华也是爽快:“今天离婚给你15万,明天离婚给你10万,再不离婚一分没有。”如此,气的丈夫青筋爆裂,擡起手来就想打余秀华一巴掌。
可是,巴掌还没落下,丈夫才想起来,余秀华已经是当地作协的副主席了,打了她,可得吃不了兜着走了。便只能忍气吞声的选择了离婚。
至此,余秀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结语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生活把我们逼迫到了怎样的窘境,我们都应该心存希望。面对父母的耳提面命,面对丈夫的拳脚相向。
余秀华选择了暂时的隐忍,但是她厚积薄发,最终成功逆袭,狠狠地打了丈夫的脸,如此,也令人感到解气。
余秀华最令人感动的一点是,即使她身处在深渊之中,也不忘擡头仰望星空,她打小就有的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一直都在他身上,所以,她才能一举击破缠绕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迎来属于她自己的命运转折。
枷锁是用来打破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想要活成的模样,我们或许无法成为像余秀华一样的诗人,但是,她身上的这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阳光总在风雨后,历尽艰难险阻过后,才能够品尝到胜利果实的甘甜。
参考资料:《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余秀华成名后,给丈夫下最后通牒:今天离给15万,明天只有10万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