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第五届中国诗词大会地区选拔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诗词大会淮安市推优选手、第六届中国诗词大会江苏赛区通关选手……近日,在南京财经大学第九届“南财好青年”评选中,财政与税务学院曾卓尔的参赛宣言也是她的原创诗词“暮笔斜微光,星垂烛火藏。何日挽弓月,一箭飞穹苍”,让大家对这位才女留下深刻印象,19岁才大二的她在众多参选的大三大四学长学姐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十强。
曾卓尔
结缘诗词,登舞台巧对飞花令
曾卓尔的父亲曾宁江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师,但却对古诗词情有独钟,曾卓尔的诗词启蒙便来自于父亲。“我爸爸喜欢把诗词抄写下来贴在家里的墙壁上,我从小在诗词的环境中长大,久而久之便对古诗词有了兴趣。”除此之外,曾卓尔对诗词类节目的尝试也是源于父亲的引导与支持。参加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是彼时高二的曾卓尔第一次登上诗词类节目的舞台,那一次,曾卓尔所要做的就是为台上作为主要答题人的父亲提供助攻。曾卓尔回忆当时的心情:“虽然只是起辅助作用,但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节目,所以心情非常激动和紧张。”但当曾卓尔触碰到父亲那充满信任与鼓励的眼神时,便以最快速度调整好了心态,沉着应对各种问题,帮助父亲一路“过关斩将”。因为在节目上的优秀表现,曾卓尔被河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吸纳成为了会员,为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献一份力。
与父亲同台参加《中华好诗词》
自那之后,曾卓尔对诗词的挑战一发不可收。曾卓尔自认为记忆力不好,但古诗词是个例外。“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一幅画或者一个故事,读起来十分流畅豁然,自然而然便就记住了。”在更丰富的诗词积累和和更深入的学习之后,2019年,曾卓尔报名参加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通过了淮安赛区和南京赛区选拔,并获得了淮安赛区一等奖;今年,曾卓尔马不停蹄,又报名参加第六季《中国诗词大会》,并通过了接连两轮选拔,在10月份站上了江苏赛区选拔赛舞台,并成为江苏赛区通关选手。提到省赛,曾卓尔直呼:“省赛的飞花令环节是真的刺激!”评委出字——“月”,台上五名选手需要依次说出一句含有“月”字的诗句,往返以复,不得有停顿。“会有脑袋短路的时候,但也有猛然想到诗词的时候,飞花令对选手的诗词积累量和现场应对能力考验较大。”曾卓尔回忆起比赛现场,仍是意犹未尽。
参加第六季《中国诗词大会》
诗词创作,推敲字句直抒胸臆
高三毕业,曾卓尔考入南京财经大学,攻读税务专业。尽管课业繁忙,曾卓尔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习惯——把诗词写在字条上,空闲时便拿出来品味一番。她认为,诗词是她生活的调味品,每每读诗,她的心便可以沉静下来。除了读诗背诗,曾卓尔还进一步开始尝试诗词创作。所玩游戏中的人物故事、生活中的所感所想、课程命题作业······都可以成为曾卓尔创作诗词的灵感来源。用词、平仄、韵律都需要百般斟酌,一首诗从灵感乍现到推敲定稿往往要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但曾卓尔乐在其中。大学一年半,曾卓尔已创作了十余首体裁各异的诗词,并在今年凭借这些诗词与长河文化网长河诗刊签约,成为了一名实实在在的“小作家”。
曾卓尔的习惯——把诗词写在纸条上
“有道狡子,寻之无以。有梅勿采,有蟀晞晞。有道狡子,求之无以。有梅勿嗅,有鹤唳唳。有道狡子,信之无以。我赠木樨,弃之虽喜。有道狡子,寻之无以。怅然转之,有梅熠熠。”一首古体诗吐露出曾卓尔欣喜羞涩的少女心思;“与侠缘断锁于金陵,以广寒九十八入梦别赠之,以示意绝。上元夜,烟花难解千千结。千千结,柔肠百断,欲语还歇。陵城里乱飞叶,既是无情何须别。何须别,纵马狂笑,泪满霜月。”韵律动人的词作又写尽忧愁与悲尽之后的洒脱。将所思所想揉进诗词,这是“小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
对曾卓尔而言,古诗词有一种“复刻”的感觉,诗词写作时用的每一个字句,踏下的每一个脚步,都能在这条从远古延伸至今的路上找到共鸣。她在这条路上走,会感觉有许多眼睛都会在背后默默看她。“我写诗的时候常常想着,我的感叹或许就是前人的感叹,我的诉求就是他们的思索,我的呐喊,也会咕咕哝哝地从远古传来回音。所以有时候会感觉到忧愁很小,因为我经历过的,前人早就经历过。有时候忧愁很大,是因为有那么多的人都在曾经喊着同样的痛苦。”曾卓尔对诗词的意义思考颇深。
精于篆刻,艺术审美薰陶出多样兴趣
除了诗词,篆刻也为曾卓尔所钟情。不同于传统的玉石篆刻,曾卓尔更擅长使用滴胶、橡皮章等新兴材料进行篆刻。曾卓尔创作的以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为内容的篆刻作品《大眼睛》还在2020年“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书法比赛中获得了特等奖。
在曾卓尔看来,篆刻意味着对规范和完美的追求。将材料雕成精致的作品,整个过程中的每一次运刀都不是空穴来风,都要经过百般斟酌和思考。练习篆刻多年,一刀一痕都是曾卓尔对美的理解。诗词里的语言美、篆刻里的艺术美,都让这个年仅19对的女孩对美学有了比同龄人更为深刻的体会和更为独到的理解。曾卓尔认为,美学给人最重要、最珍贵的一个作用,就是它允许你在现实生活中空出一小块地方,让你可以暂时无视周围,进入你最想进入的那种状态。
篆刻作品
正是因为诗词、篆刻等传统文化对曾卓尔艺术审美的薰陶,高中时,曾卓尔又开始涉猎于绘画、科幻小说写作等艺术领域,并在其中大展身手。她以“科几”为笔名在“科幻世界”公众号发表奇思妙想的科幻小说,幻想宇宙间的故事;她包揽了高中班级的黑板报,美轮美奂的板报画作引人啧啧赞叹;她在多个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精巧的手绘漫画作品,得到大量网友点赞。
“暮笔斜微光,星垂烛火藏。何日挽弓月,一箭飞穹苍。”这是曾卓尔颇为满意的原创诗词,是她参与“南财好青年”人物评选时的宣言,更是她的人生态度。曾卓尔说:“半山腰人总是很多,我梦想着去山顶看看。”有理想,有担当,有诗词相伴,曾卓尔正在步履不停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
通讯员 邢冲 施卫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一箭飞穹苍!南财才女登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