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是什么样的作品?但凡上过学,读到这首诗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激荡豪迈之情,仿佛看到千年前李白醉酒踏月间神态不羁,内心的忧闷与豪情无处抒发,将其倾于笔墨之间一吐为快,全诗大开大阖,尽显太白豪纵狂放个性。
引用严羽所评:“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
《将进酒》属于乐府诗体裁,“将进酒”3个字便是乐府古题,《乐府诗集·卷十六》引《古今乐录》记载:“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九曰《将进酒》。”用大白话说起这3个字意思非常简单:请饮酒,乐府本是一种官署,乐府的存在源于我国古代官方有采诗的制度,这样的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
《汉书·艺文志》记载“孝武帝(也就是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大大增强,乐府官署兴盛起来收集了大量的汉语歌辞,汉、魏、六朝乐府对我国文学史的影响力不容小看,无论五言诗、七言诗、歌行体还是绝句和律诗都从中取优,唐朝时的“新乐府运动”便是一场诗歌的革新运动。
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在强调乐府诗的创作看似简单,实则源远流长、对艺术表现的要求非常高,不少基于民歌而来的乐府诗都具备回环往复、音韵和谐特征,让今人沉浸古典文学韵味,对比之下,现代人创作的《将进茶》就透着一丝古怪了。
《将进茶》的作者是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看标题便可知这是模仿李白《将进酒》之作,周啸天凭借其诗集作品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引起了巨大争议:
作品水平究竟如何各方说法不一,但毫无疑问,《将进茶》的文学艺术价值是完全不能和原版《将进茶》比较的,如果杜甫在世,不知道他会对这篇作品打出什么分数,会不会像嘲讽文坛后辈“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样再发惊人之语。
有《将进酒》珠玉在前,网友们对《将进茶》获奖之事极尽嘲讽,但也不乏如著名作家王蒙一样评价《将进茶》“亦属绝唱”的人。从这首诗内容上看,《将进茶》的构思显然不像《将进酒》一样是豪情所至转瞬倾于笔墨之间,读来读去读不出什么清晰的脉络,有碎碎念嫌疑;
好的诗作可以将读者带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将进茶》主旨却十分模糊,引用典故、穿插生活细节也让人感到莫名,就拿“妙公垂手明似玉,宣得茶道人如花,如花之人真可喜,刘伶何不怜妻子”来说,妙玉在《红楼梦》中请宝钗、黛玉喝茶是一个经典情节,妙玉很懂茶道,用在写茶的诗篇里本来没有问题;
但《将进茶》中提到的妙玉却丝毫不见如何精通茶,没有任何与茶有关的细节描写,平铺直述说妙玉的手长得好看、精通茶道,人也和花一样美丽,更像是写人,而不像是写茶;后面说刘伶不怜惜自己的妻子更让人摸不着头脑,茶的底蕴丝毫不见,只见大篇的琐碎铺陈,离题万里。
而周啸天形容茶的“妙”时写出的句子是“佳境恰如初吻余,清香定在二开后”,未免有将高雅茶道加上情色想象的嫌疑(虽然初吻不算情色,但与茶道之美联系在一起还是怎么看怎么不忍直视),好诗忌堆砌,但诗中的“宁红婺绿紫砂壶,龙井雀舌绿玉斗”明显是毫无营养的华丽堆砌之辞藻,看不出与茶道如何相关,顶多是在讲茶的器具而已,流于表面。
此外,《将进茶》在乐府诗的长处——押韵灵活方面也远不及《将进酒》,无怪乎网友纷纷评价其为“口水诗”、“看到这样的诗,李白杜甫都泪流满面”、“这也是诗?我随便写写也能得奖”之类的话。对于经典之作和后续之作的对比,你如何评价呢?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教授模仿《将进酒》写《将进茶》斩获鲁迅文学奖,网友却极尽嘲讽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