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有只石猫,张着大嘴,望着远方,静静地坐在那里,它是云南极具代表的民俗物件——瓦猫。在云南很多地方,人们喜欢把瓦猫设计成猫形似虎的模样,高居屋顶。在很多云南人的记忆里,都有瓦猫的影子。但随着瓦房逐渐消失,失去了“栖身之所”的瓦猫也走下了屋顶,曾一度与我们渐行渐远,它将去向何处?又将如何应对变化与未来?
文化的流失 “老”瓦猫随瓦房一起消失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都储存着一段关于瓦房的记忆。如今,不仅城市高楼林立,农居建筑也在发生变化,昔日的瓦房已淡出视线。站在屋顶上的瓦猫,也随楼房的城市化逐渐消失,留给人无尽的遗憾。幸运的是,有人注意到了“老”瓦猫的处境,并将它们的形象进行创新后,让它们重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王子强和李萍是一对90后夫妻,7年前,两人同在玉溪师范学院学习雕塑专业,一堂介绍瓦猫的陶艺课,让二人从此与瓦猫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萍说,那堂陶艺课上,老师对瓦猫的介绍勾起了她儿时的记忆,然而,当老师说到瓦猫正在逐渐消失时,她感到无比惋惜。为了对瓦猫有更全面的认识,古董店、老宅、书本、画册……无论在哪,只要看到瓦猫的形象,她都会拍照留存,仔细研究。
“瓦猫是云南民间的瑞兽,是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也是很多人童年记忆里抹不去的情愫。”李萍说,瓦猫的消失也是一种文化的流失,在对瓦猫有了充分的认识后,她一直在思考该如何把瓦猫重新带进生活。
怀旧不守旧 艺术创新后“重出江湖”
2015年,两人从玉溪师范学院雕塑专业毕业后,便在红塔区经营了“陶吧”,之后开始了瓦猫的创作。如今,两人几十平方米的“陶吧”已经变成了一个400多平方米的陶瓷文化创意工作室,瓦猫就是他们的拳头产品。
李萍介绍,2015年,他们开始了对瓦猫的创作。“刚做瓦猫时,很多同行不理解,他们认为瓦猫是放在屋顶用来怼人的。”李萍说,他们并未看到瓦猫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魅力。
怀旧但不能守旧。“直齿弯一点,增加俏皮的元素,看起来猫在笑。”平日里,只要想到瓦猫的新形态,李萍和王子强就会做出来。李萍说,他们创作的瓦猫是基于“老”瓦猫本身的形象,既遗留“老”瓦猫朴素的气质,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让人一看到就知道是瓦猫。
2016年年底,李萍和王子强将自己创作的瓦猫形象推向市场后,供不应求。在参加展会时,展区前总是围满了人,询问、购买……大家对“重现江湖”的瓦猫充满了好奇。此后,市面上开始出现仿制李萍夫妇设计的瓦猫形象产品。2018年,二人就自己创作的“青花瓦猫”和“瓦猫摆件”两款瓦猫形象的外观,申请了专利。
走下了屋檐 出现在各式生活用具上
进入王子强夫妇的工作室,二人创作的瓦猫形象生动地出现在各种生活用具上。
李萍说,“老”瓦猫的消失,是因为人们已经逐渐搬离了它栖身的瓦房,要将瓦猫带入现代人的生活,除了要有观赏性,还要具有实用性。所以,李萍夫妇将申请了专利的瓦猫形象制作在茶叶罐、香炉、青花摆件、时钟等人们经常用到的器皿上。为了让瓦猫走进年轻一代的生活里,他们还将瓦猫的形象设计在衣服、帽子、袋子上,并制作年轻人喜欢的瓦猫形象吊坠。
产品供不应求,李萍和王子强整天“泡”在他们的工作室里,他们自称自己为“007”,7天无休。今年7月,王子强获得“红塔区青花瓷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如今,很多人慕名而来了解瓦猫文化,也有团队会就地学习制作瓦猫。
本报记者 李春丽 摄影报道
来源:春城晚报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让瓦猫走下屋顶走进年轻人生活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