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人类的发展始终都是一个纵向的过程,我们不需要和任何生物竞赛,只需要与自己对比,所以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展望未来,又要时不时地停下来回头看看。
有了对比,才能知道是进步还是退步。因此人类想要积极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看清历史、读懂过去,各国在这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尤其是拥有5000余年悠久历史的中国。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从不会欺骗人,因此文物的发掘和考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环节。
然而通常来说,文物都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它们很多都深埋地下,难以勘测到。有意思的是。
数十年前,曾有位老汉干活的时候突然肚子疼,随便找了个角落方便,没成想发现了“国宝中的国宝”,拉出了2项“世界第一”。
一、意外的“手纸”
时间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甘肃的某个林场常年有护林员来回巡逻,他们日夜保护着林场的安全,一次次让生长在此地的数十万树木免遭火灾的威胁。
巡逻林场是个辛苦的工作,转一圈下来常常要花上两三天,中间需自己带着干粮,穿梭于丛林之间。
其中有位巡逻队员年纪比较大了,他已经在这片林场工作了很多年,对这里的每一条路、每一棵树都知根知底。
然而某一天,正当老汉像往常一样在林场里巡逻的时候,或许是由于刚下过雨天气有点凉,他肚子突然很不舒服。
俗话说人有三急,老汉无奈之下只好在林子里随便选了个角落就地解决。本来这也不稀罕事儿,更不会对林子造成污染,可刚蹲下老汉突然想起来自己没带手纸,然而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决定随便找点树叶将就一下。
刚刚被雨水滋润过的林子弥散着泥土的微腥,地上的落叶都湿哒哒的。不过就在找叶子的过程中老汉发现,离他不远的地方分明有张“手纸”。
他赶忙小心取过来,定睛一看发现这手纸的样子似乎并不寻常,颜色微微泛黄,而且上面还画着奇怪的线条。老汉多了个心眼儿,并没有用这张纸,而是把它带回了休息室让大伙瞧瞧。
二、意外发现两项“世界第一”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后来人们发现老汉在林子里找到的这片“手纸”,根本不是普通的纸,而是一件文物。
当地相关部门收到消息后火速前往林场勘察,果然在此地发现了一座古墓,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放马滩古墓。
此地曾是秦汉时期人类的重要聚集地,据说是因为秦始皇的先祖,曾在这一带放马而得名“放马滩”。
经过专家的鉴定,林场发现的放马滩古墓建立于西汉初期,年代相当久远,然而由于这一带连年雨水丰硕,墓中的随葬品大多已经被腐蚀,只有少数保存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专家在墓中也发现了与“手纸”相似的物品,严格来说这种东西应该叫地图,因为上面点线结合,似乎画着道路、关隘、山脉等重要的地理信息。
其实在此之前,专家们曾在著名的马王堆汉墓中发现过纸质的地图,上面对道路、山脉的标注方式与放马滩古墓中的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马王堆汉墓的年代要比后者晚一个多世纪。
由此专家大胆推测,放马滩古墓中出土的这些纸质地图,正是后世地图的典范,也就是说后来的地图绘制方式都是以它为标准的。
之前马王堆汉墓中的纸质地图,已经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质地图,如今放马滩古墓中的地图将刷新这一记录,成为新的“世界第一”。
其次,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造纸术,在历史上领先了世界一大截,但造纸的蔡伦是东汉人,也就是说在他之前可能并没有纸,这就跟放马滩古墓中纸质地图的出现造成了矛盾。
对此专家特意对放马滩古墓地图的材质进行了研究,最终惊讶地发现,这种纸在制作过程中也要经过切割、成浆、去水等工序,所以纸张虽然表面粗糙,但内里的纤维交错,清晰可见。
这说明中国人早在西汉初期,就已经开始掌握制造纸张的技术,因此放马滩古墓地图也成为了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类纸张,再次登顶“世界第一”。
结语
在林场巡逻的老汉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野外只是想方便一下,没成想意外刷新了两项“世界第一”,真是造化弄人。
当然,老汉一开始发现的纸质地图已经主动上交给了相关部门,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也对他进行了奖励和表彰,这件事儿至此就算圆满了。
不得不说,生活有时候总是充满惊喜和巧合,曾有多少人费尽了心思想要得到古代的文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甘肃这位老汉上个厕所就轻易得到了。可见我们都应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说不定某个时刻自己也能有些意外发现。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老汉干活肚子疼,方便时意外发现张“手纸”,如今是国宝中的国宝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