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从12月8日到12月10日,由四川省作协、四川省文联、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等支持,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文广旅局等主办,成都市文联《草堂》诗刊社等承办的2020·第四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成都成功举行。出于防控疫情的需要,取消了采风活动。诗人们更加安静了,就“我们共同的星球 见证诗歌的温暖和力量”和“成渝诗歌沙龙”为主题,在酒店展开研讨和交流。关于疫情后时代,诗歌何为?以及川渝诗歌未来的发展,诗人们分享了各自对人类命运、诗歌未来、地域文化的深层思考。
10日下午,诗人们还移师杜甫草堂,继续他们在成都的诗意之旅。在“世界同吟一首诗”——第四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朗诵会上,以朗诵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伟大诗人杜甫的敬意。人类不能完全预知灾难,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诗意也给生活带来了光亮和温暖。诗人们用头脑风暴的方式,用在场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成都的热爱和信任,对诗歌的热爱,对时代的责任感。
疫情后时代,我们该如何更深思考我们的存在?诗人应当如何进行书写?要以怎么样的意识才能写出不愧于时代的作品?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人吉狄马加,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诗人梁平,鲁奖获得者、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诗人阎安,《中国艺术报》总编辑、诗人康伟,安徽省作协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诗人李云,《诗潮》主编、诗人刘川,《上海文学》副社长、诗人张予佳,《花城》编辑安然,邰筐、木布木泰、施施然、包苞,以及俄罗斯诗人鲁登科·瓦列里、伊琳娜·丘特诺娃、哥伦比亚诗人李戈,美国诗人小易,斯洛伐克诗人马里昂·马霍等人,在本届诗歌周上,都各自分享他们对疫情后的世界和诗歌何为的深度思考。
疫情将全球化对汉语修辞表意功能的冲击放到最大
肆虐全球并还在蔓延的新冠病毒已经从整体上改变了世界。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生活在这个地球不同地域的人们都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巨大的变化。在吉狄马加看来,“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并不亚于上一个世纪至今所爆发过的两次世界大战,这场疫情所带来的国家间的关系、地缘政治的关系、不同族群的关系、不同价值体系的关系、不同经济体的关系,实际上都已经被深刻的重塑。而诗人不能在此严峻的时刻缺席!”梁平说,一个诗人能对人类情感,公共事件愿意表达,有表达情感的冲动。这非常值得尊重,因为诗人有表达的权利和责任。但他也提醒,“不要写得花枝招展,因为那是极其不合宜,跟事件不匹配的。”
阎安直言在这样的一个非常时期,坐下来讨论诗歌,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新冠疫情证明了人类无论民族、国家、信仰多么不同,归根到底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们应该像伤痛自己一样,为人类的伤痛而悲哀。”在阎安看来,疫情的突发,将全球化对汉语修辞表意功能的冲击放到了最大,疫情成为一场深刻的革命,“包括对人的一切,人的最本质属性的,语言属性的,这样一场革命。”
面对全人类的共同的灾难时,诗人要有全球意识
疫情以来,身为《诗歌》杂志编辑的李云,接触了大量书写疫情的诗歌作品,其中不乏精品,但也存在大量泥沙俱下的作品。他从编辑角度,建议诗人对疫情的写作要力求逼近真实、道出真言、抒发真情。唯有坚持“真”的根本立场,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诗人要有超敏感意识,对稍纵即逝的过程进行敏锐的捕捉,从生活中捕捉诗意。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场全球流行病,只聚焦一个点写不出来好的东西,面对全人类的共同的灾难时,诗人要有全球意识。”
新冠疫情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它不仅考验全球各个国家应急处置的能力,还考验着道德考验着人性。诗人邰筐提醒大家,“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一想,这也许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警告呢?让你不再那么自信,不再那么狂妄,不再那么疯狂,不再斗天斗地,让你学会和大自然和平相处,让你更珍惜生活,更热爱这个世界。”
诗人观察世界,也记录人类心灵的沟壑
一场新冠疫情,把人类从自负的高地拉到了茫然的现实中。在诗人包苞看来,诗,是人类前行的“进行曲”。“一场新冠疫情,把人类从自负的高地拉到了茫然的现实中。回顾过去,每遇大事,诗歌总会冲锋在前。这次也不例外。面对举国封城,人人自危,诗歌再次唱响了人类前进的“进行曲”。这或许是诗歌的形制使然,只有它,更能唱出灵魂的回响。在这期间,我也一直在用诗歌记录我的生活。有了诗歌,就有了对美的向往,有了活下去的无限可能,有了人类抵御兽性的坚强盾牌。无疑,诗歌,是上帝唯一分发给人的一面旗帜,它指引我们前行,号召我们团结起来,对自己说不。没有一首好的诗歌是属于自己的,它都属于人类大众,属于人类的共同未来。感谢诗歌。”
诗人施施然回忆起今年春天,“我们在封闭中度过了整个春季。窗外,柳枝绿了,桃花、杏花、玉兰、海棠渐次绽放出鲜丽与芳香。燕子在檐下翻飞,鸽群在空中翱翔,猴子和梅花鹿堂而皇之奔走在没有车辆和行人的街道……一切仿佛都是自由的,只有人类被禁锢在玻璃窗内,一步也不能离开。疫情期间,除了力所能及地为抗疫做些捐款捐物的实事,隔离在家也是在为抗疫做贡献。诗人观察世界,也记录人类心灵的沟壑,我想说,这就是诗歌的力量,也是诗人的担当。”
疫情带来的精神壁垒和偏见,还是要依靠文学和诗歌来解决
疫情之下,很多的个体“我”被分裂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远方有关、和世界有一种互相影响的总体性的“我”,一部分是由于疫情的隔离,与世界切割开来作为个体的“我”。
如何处理好这两个“我”在疫情中的写作?刘川认为,还是要回到对“文学”“文化”的本质理解上去。他从“文”字的词义演变进行了分析,“文”最基础的意思是纹路、花纹,有装饰的作用,代表了文学修辞的一面,后来,“文”字又有了思想的意思。“抗疫和疫情之后的诗歌写作,关键看诗人如何运用诗作为‘思’的工具,”刘川说,要让诗歌在修辞之外,更多地发挥对人的激励作用,使人既成为总体的人,又成为个体的人。刘川相信,诗歌中蕴含有让人超脱个体的局限,成为总体的人的能力。疫苗、治疗只是从形而下的角度解决了疫情,“但具体到人们的精神层面上,疫情对人的各种改变、带来的精神壁垒和偏见等,还是要依靠文学、依靠诗歌来解决。”
诗人林雪首先分享了疫情以来,自己经历的变化。基于疫情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这些细微但深刻的变化,林雪提出“诗歌如何表现灾难的意义”的问题。林雪表示,灾难与人类相伴相生,远古时代人们的认知有限,地震、海啸、战争等灾害往往会深刻刺激人类心灵。与此相伴随,文学和写作在灾难上从未缺席,古今中外文学介入灾难、介入公共生活的例子不胜枚举。用笔记录和描绘灾难,是诗人对公共生活担负的义务,文学应当为人类的灾难构建记忆档案,并且提供安抚、希望与救赎。结合自身对乡村的观察,林雪也指出,当前文学在表现城市和乡村的抗疫上存在较明显的不平衡,乡村基本处于空白,她希望接下来诗人、作家们能够把乡村纳入文学、文化的命题里,丰富文学资源,也增强对乡村的文学表达。
诗人描述今天怎么面对新的情况、人类呈现怎样新的状态,在历史上会有价值
俄罗斯女诗人丘特诺娃在诗歌周期间向大家分享了一本名为《被时间看到的人》的市集,这本诗集收录了分布在9个国家、50多座城市的俄语诗人的诗歌作品,内容很多都与疫情相关。
疫情期间,很多文化活动都改成线上方式进行,这客观上使身处中国的俄罗斯诗人伊琳娜·丘特诺娃有了更多机会参与全球各地的诗歌活动。“疫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活,原来无法参加的活动现在可以参加了,也使我不断思考这个因为疫情到来的全新的时代,”丘诺特娃提出了“诗人为谁写诗”的问题,认为优秀的诗歌是具有历史价值的,“诗人描述今天怎么面对新的情况、人类呈现出怎样新的状态,在历史上会有价值。”
斯洛伐克诗人马里昂·马霍认为,由于全球化,任何国家都无法在闭关自守中实现繁荣昌盛,任何国家都无法自行解决诸如贫穷、战争和环境灾难等全球性问题。“我们需要真诚的对话来理解彼此,讨论必须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为了世界和平、全球发展和环境保护,所有国家都必须采取行动。”
作为本次主题讨论活动的主持人,诗人康伟点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再来回顾今年我们共同走过的抗击疫情的历程,特别是在诗歌领域中来反思、探讨、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康伟表示,疫情的发生深刻影响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回头再看诗歌和诗人的表现,康伟认为中国的诗歌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很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景观。他表示,由此引发的关于诗歌写作伦理,诗学项目,诗歌的社会现象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具有特殊意义。“今天这个论坛,正好可以对我们抗疫诗歌写作,进行一个很好的总结和交流。同时对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创新型的深度的写作,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康伟表示期待,“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期间,可以出现经典性的作品。”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第四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丨中外诗人深度思考:疫情后时代,诗歌何为?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