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诞生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之久,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文化、物质遗产。这些遗产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民族后人的财富,应该永远地传承下去。
中国最为引以为豪的还要数歌词诗赋,那一首首千古绝唱,一篇篇旷世佳作都饱含着每一位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和自己对一件事物的独特见解。到我们现在学习时,那些作品依然还是颇有韵味,还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或滔天骇浪亦或是情意绵绵的情感,不仅让我们对古人心生敬畏,感慨古人的才智。可能这些诗词歌赋并不能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但是中国还有一些"事物"比起这些要更接地气一些,这便是"俗话"。
"俗话说俗话说"我们常常能听见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起这样的"俗话",这又是怎样的俗话呢?这些俗语大多只是几个简单的字词组成的一句话,富有地方特色,比起有些晦涩难懂的诗词要通俗易懂的多。这样的俗语一般都是用来警戒家里的孩子或是不懂事的人,因此大多都出自老人之口。千万不能因为这些俗语所用的语句顺序或词汇简陋便小看它们,这些俗语同样也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虽然俗语都比较接地气,但是每一句俗语的诞生却都是由我们的先辈们早已经亲身历过的真实事件之后做的教训总结。好比良药苦口利于病一般,虽然语言粗俗,但是并不影响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有一个我们能耳熟能详的俗语:"人到四五十,正是出山虎"。这句话我们能很流畅地读出来,但是它究竟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初次听到这句话时,人们可能会想起另一句名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人一旦到了三十岁之后便要逐渐走向沉稳,而到了四十岁就不要再为自己的未来的方向而感到迷惑,应该早已确立目标。这句话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颇为相似,但是在俗语中,将人比喻为虎狼,而在古代只会有将男人比作虎狼一说。因此这一句俗语是针对于男子而作的,而且是四十到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另一方面,在这句俗语里提到了老虎,像老虎这类动物还有狮子、狼等,这些动物都是凶狠的食肉动物,充满着力量,而且有着很强的领地意识。在自然界中,这些食肉动物群聚在一起都是有着简单社会关系而生活在一起的,如同人类一般,只不过人类的社会意识更加复杂多样。还有"出山"这一词,这个并不难理解,常常用作来比喻某人前往一个远离世俗的地方潜心修行或者发狠修炼过后,有所突破决定再次回归尘世以检验自己的修行成果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剖析,我们对于这句话的意思便不得而知。这句话是告诉了男子要在四十岁时要有狼的脾性,要知道自己的内心究竟想要什么,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或者确定目标。而到了五十岁以后,在确定好人生方向后经过十几年的闯荡磨砺,男子已经如同山中猛虎经过了千锤百炼,正是要下山检验自己的磨炼成果时刻,因此便有"出山猛虎"之称,这时的男子已经有足够的沉稳和从容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风浪。
这就是这句俗语的意思,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其中富含着深刻的意义,仔细解读甚是能有所收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听过许许多多其他的俗语,其实每一句俗语都是通过先辈们用实际经验总结出来的警句,以此来告诫下一代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或者走上弯路。久而久之,这些俗语便得以传承至今,成为古人智慧的结晶所在,这些俗语真当不是"俗话"!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俗语“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啥意思?老祖宗说的话句句在理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