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一词中,感叹于自己无可奈何四处飘零的境遇,于是便写了“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要知道他好歹是一位男子,尚且有如此的感叹,那么处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下的女性,又该是如何的身不由己?
古代普通女子倒还好说,如果正常嫁人有了归宿,命运和夫家紧紧绑定在一起,也算是有了依靠。但如果是风尘女子,那真就是处处身不由己了。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又有几个真心对待她们的?她们流落红尘很多都是生活所迫,或出生贫寒早早被卖身青楼,或家道中落为了生活只能委身欢场,其中的辛酸多到不可言说。
只是风尘中的生活又能混迹多久呢?终究会青春不再,年华逝去。所以她们其实都有着挣够赎身和安身立命的钱财从良的打算。但是在封建社会人们对这些女子普遍是瞧不上的,她们即便是想从良也并不容易,想要嫁得良人更是难上加难。历史上那些小有名气的风尘才女,大多晚景都颇为凄凉,每每看到她们的故事都让人扼腕叹息。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风尘女子最后结局都满是凄凉,也有一些能够收获幸福。就像宋代才女聂胜琼便凭借《鹧鸪天·寄李之问》一词,嫁得良人,余生幸福。而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这位风尘才女,也是凭借一首妙词,俘获了一位过路才子的真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在清代著名文人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话说有一位广东那边的才子赴京赶考,一路风程仆仆。某日中午在途中遇到一间客栈,便停下脚步在客栈休息吃饭。期间见一位女子也进了店中,而且就在他对面的房间歇脚。
初时才子也并没有在意,只是兀自吃完自己的饭,在院中散步消食。在散步的时候正好遇到这女子休整完毕又出发了。等到才子散步闲逛回去时,不自觉便走到了那位女子之前休息的房间,四下打量,在墙壁上看到下面这首词。
《秋波媚》
垂杨袅袅映回汀,作态为谁青?可怜弱絮随风来去,似我飘零。
滚濠乱点罗衣袂,相送过长亭。丁宁嘱汝,沾泥也好,莫化浮萍。
这首词写得很是简单直白,但是其中却流露出满满的无奈和辛酸。上阕看似写的是柳树柳絮,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其实是女子的自述。自己便如同亭亭玉立的垂柳一般,看似大家都喜欢,但是又有谁是发自真心的呢?自己又能为谁而青?自己无奈飘零如同柳絮,随风四散,无所依靠。细细品读上阕,其实女子的身份已经点明,就是无奈流落风尘的苦命人,满是身不由己的感叹。
下阕则是对于离别场景的描述,离别的对象没有说明,根据全词分析或许是写给女性友人或者是家中晚辈女子。离别的时候泪滴如雨打湿衣襟,依依不舍中送别离人过了长亭。在这离别的时刻,细细叮嘱对方,即便将来生活艰难如身处泥泞,也不要像她这样,化作无依无靠的浮萍,落得身不由己的处境。其实这里就是嘱托对方,生活再不容易,也不要像她一样流落风尘。这嘱托中既有对对方的关心,也有对于风尘生活的厌倦。
能够上京赶考的才子自然也是有些学问,读完这首词便暗自道:这是风尘女子所写,有厌倦风尘想要从良的意味。而且词中表达的那种无奈感伤也是深深触动了他,让他对这位风尘女子一见钟情,下定决心要娶她为妻。于是他立马收拾行囊启程,一路追赶跟着对方。等到了京城,他吩咐仆人查明了女子的居所,亲自登门求亲,最终抱得美人归。而女子也算是得遇良人,自此脱离风尘。
不得不说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即便此刻的你或许身处泥泞,但说不定下一刻便是拨开云雾见日月。所以,对于生活,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对于这位风尘女子的这首妙词,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风尘女欲从良,在墙上写妙词,过路才子读完一路跟着,要娶她为妻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