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众多古代建筑中,圆明园被称为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这座凝结了几千年文明的园林,象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的顶峰。但可惜的是,1860年攻占北京的英法联军,亲手毁掉了这座艺术博物馆。他们在洗劫了圆明园里几乎所有金银财宝与珍贵文物之后,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责,用一把大火将圆明园付之一炬。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各界人士都想要重新修复圆明园,但因为各种社会原因,一直都没能实现。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国家的高度重视,考古工作者们终于得以对这座园林进行考古发掘与修复。不过后续因为国家的发展与生产,有关圆明园的相关工作也被暂时停止。直到八九十年代,国家才正式组织一大批考古工作者对圆明园进行正式的考古发掘。而这项庞大的考古工作,一共进行了三次,总共耗费24年才最终完成。
很多外界人士都认为,因为英法联军的不择手段,圆明园可能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所谓的发掘只能是通过现代手段来进行修复。
但没有想到的是,在这7000平方米的园林里,考古工作者们依然发掘出了5万多件珍贵的文物。虽然其中有些文物已经变成了难以修复的碎片,但它们依然具有非常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也让我们得以窥探当时工匠巧夺天工的技术。
不过这5万多件里也有保存非常完整的文物,而其中最让专家们惊喜的就是铜鎏铜象首。它是2014年在对圆明园大宫门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的,因为整个象首都掉落在了河底之中,才没有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在经过各方专家半个月的仔细清理之后,这只象首终于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模样。
据考古专家表示,这只象首体现了清代顶级的铸造技术与鎏金工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制作工艺要远远高于现在被称为国宝的十二生肖铜兽首。如今的圆明园虽然依旧让人心痛,但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之下,总有一天会让圆明园重现当年辉煌的景象。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150年前圆明园被毁,如今对其修复,专家:废墟下还有5万多件文物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