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勤劳智慧的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到了清朝末期,因为国力衰弱等原因,无数古代珍宝也随之流入海外。仅仅是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就两万多件来自中国的文物,这些文物有很多都是大英博物馆当初以不光彩的手段所获得的。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了清朝的皇家林园圆明园,从其中抢掠了数不清的文化艺术珍宝。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园中可抢的东西实在太多。在闯入圆明园的英法联军中,有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国二等带兵官,因为在圆明园劫掠了数不清的文物,回国后一夜暴富,还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圆明园究竟被抢走了多少珍宝?现在已经很难说得清了。这些被英法联军抢走的珍宝,后来都从海路被运回了英法两国,其中绝大部分圆明园文物都被收藏进了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还有一部分文物在途径南海水域时沉没。
前些年我国的水下考古专家曾经在南海水域发现一艘英国沉船遗址,船上装满了圆明园宝物。当考古专家公布了这个消息后,却被英国专家喊话称这是我们的。南海海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线,海面之下埋藏着无数古代沉船。这艘沉船虽然是英国当年沉没的,但是根据我国的水下文物保护条例,无论是沉船还是上面的文物都是属于我国的,和英国一点关系也没有。
同样是在南海海域,当年就曾经有过属于中国的沉船被外国探险者打捞的例子,船上价值连城的古代文物也被盗掘一空。在盗掘南海古代沉船的外国探险者中,最出名的就是迈克·哈彻,这个人可以说是中国水下考古专家最痛恨的一个人。
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的水下考古专家宣布“南海一号”沉船考古项目正式圆满结束。很多人都知道,“南海一号”沉船挖掘工作从2001年开始,一直到2019年才结束,一共持续了将近20年的时间。但是,绝大多数人们不知道的是,早在1987年夏天,“南海一号”就被发现了。
1987年夏天,水下考古专家们就在阳江海域发现了“南海一号”沉船遗址,可是一直到2003年之前,考古专家们都没有对外公布这个信息,阳江边防支队也一直在暗中守卫着“南海一号”沉船的遗址。考古专家之所以不对外公布消息,就是为了防止沉船遗址被那些疯狂的国外探宝人盗掘。
在南海海域盗掘沉船遗址的国外探宝人中,盗掘数量最多也最出名的人就是迈克·哈彻。上世纪七十年代,迈克·哈彻在澳大利亚成立了一家海洋打捞公司,专门打捞二战中沉没的战舰和商船,回收船上的橡胶和废金属。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打捞出来一艘来自中国的明朝沉船,船上满载着2.2万件明朝瓷器。这些数百年前的古代瓷器,让迈克·哈彻一次就赚了数百万美元,比他打捞废金属3年的收入还多。
从此之后,迈克·哈彻就不再打捞二战沉船了,而是将目光瞄向了南海海域中的古代沉船。他通过查阅古代资料,专门寻找古代沉船踪迹。1984年,迈克·哈彻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尘封了数百年的档案里,找到了“哥德马尔森号”商船的线索,这艘满载了瓷器和黄金的商船,就沉没在南海海域。
迈克·哈彻偷偷潜入南海海域,从“哥德马尔森号”沉船遗址盗掘出了23.9万件青花瓷器,45公斤重的金锭还有其他一些珍贵文物。他将这些文物隐藏在公海一年的时间,一年后拿出“无人认领的沉船允许拍卖”的国际公约,将这些文物送到佳士得拍卖行,赚回了2000多万美元。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99年5月,迈克·哈彻又一次在南海海域盗掘了“泰星号”号沉船遗址。在“泰星号”沉船上,迈克·哈彻发现了上百万件古代瓷器。可是,为了压高出土瓷器的价格,他竟然将60多万件瓷器打碎,然后将剩余的35万件瓷器运往德国拍卖,后来又在澳大利亚、亚洲、欧洲和北美的11个城市巡回拍卖。
迈克·哈彻从南海海域至少盗掘了百万件古代瓷器,在“泰星号”上更是一次就打碎了60万件瓷器,可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保护手段,我国的文物专家对此也是无计可施。当初,我国的文物专家们也对迈克·哈彻在南海盗掘的古代沉船遗址的行为进行了抗议,然而却收效甚微。后来1987年“南海一号”沉船遗址被发现时,考古专家才不得不隐藏消息,并且派人进行保护,就是怕被迈克·哈彻这样的人盗掘。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中国水域发现英国沉船,装满了圆明园宝物,英国喊话:那是我们的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