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竞欧
最近半年,一本《答案之书》频繁出现在各大综艺节目中,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无论是《向往的生活》中何炅对彭昱畅感情的疑问,还是《快乐大本营》中李维嘉、杜海涛之间的调侃,该书似乎都能给出答案。这本被誉为“现象级畅销书”的读物,现已风靡多个国家,仅在当当一家店铺就有近20万条评论。全书由“学会珍惜”“不要刻意压抑”“此时不宜”等一个个短句构成,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提出问题,然后随意翻开其中一页寻求答案。
书里的答案有很多类型,例如“谁都不能保证”之类的模棱两可型、“享受生活”之类的答非所问型、“风险与机遇并存”之类的左右逢源型等。与这些相比,有一种答案更易让人大呼精准,诸如“此时不宜”。一方面,带有明确的表态,给出肯定或否定的建议;另一方面,将时间限度缩小具体到此时、此地、此人。但实际上,这种看似最为具体的答案,往往也是哲学上所认为的最普遍、最抽象、最不会出错,也最能回答任何问题的答案。
与白天、黑夜这样的限定相比,“此时”“这里”之类的词是更具体还是更抽象了?当然是更具体了,因为所涉范围更小。但如果从哲学角度分析,这种确定性所提供的,也可以说是最抽象、最贫乏的“真理”。因为它除了表达出一个事物是存在着的之外,什么也没说出来。
我们通常会说,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通过经验得来的,在发展中又会上升到理性认识。黑格尔的哲学著作《精神现象学》以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对我们的认知进行了一番考察,这个考察过程分为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等三个部分。虽然黑格尔最终要建立的形而上学体系是一种理性主义的,但他并不会不顾及理性所反对的东西,也就是感性确定性。或者应该说,黑格尔是把感性确定性作为一个出发点,进行辨析,从而将其纳入他所构建的体系中。
《答案之书》中出现的“此时”“此地”“这一个”等,其实就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意识”一章开篇中谈到的——感性确定性。所谓“此时不宜”,什么是此时?例如,是下午三点一刻,我们可以写下来。因为如果说“此时不宜”是一条可以回答问题的真理,那么就不会因为把它写下来就失去有效性了。但显然,当我们花费几十秒写下这个回答时,三点一刻可能已过,“此时”已经失效。换言之,三点一刻的“此时不宜”已经被三点十六分的“此时不宜”否定掉了。这样,“此时不宜”甚至连最基本的确定性都没有表达出来。
但是,为什么当我们在三点一刻时心里想了一件事,翻到某页答案,有茅塞顿开之感呢?这是因为,“此时”就像一位非常好的演员,会被我们当成它所扮演的东西,一个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也就是本质。我们随时随地翻出来,它会相应地扮演成白天、黑夜,或者三点一刻。为什么随着变化而过时的,只有白天、黑夜、三点一刻,“此时”却可以始终保持,并且看起来永远合理?
答案是,“此时”恰恰什么都不是,它是作为一般否定之物而保持下来的。如果现在是白天,那么“此时”就不是夜晚。一个通过否定而得以保持自己的东西,会是直接的、可感的吗?如果是直接、可感的,比如白天、黑夜,那么它一定是不稳定的,会随时发生变化。经历过一个过程才被确定下来,经历过既不是白天也不是黑夜,既不是三点一刻也不是三点十六,“此时”变成了一种否定的肯定,一种不存在的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的东西,当然可以回答所有问题,因为毕竟实际上,它什么都没有回答。
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答案之书》可能仅供娱乐消遣,并没有谁会真的依靠它做决定。如果我们跳出“答案是什么”的思维模式,站在这种模式的反面去思考“答案不是什么”,或许会收获超越答案本身的更多意义。
(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关于《答案之书》的哲学思考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